房企進軍海外或為規避國内風險

观点网

2014-01-08 23:17

  • 目前轉戰海外的主要還是一些大規模、實力比較強的品牌企業、上市機構,因為在海外投資需要的資金實力比較強。

    目前轉戰海外的主要還是一些大規模、實力比較強的品牌企業、上市機構,因為在海外投資需要的資金實力比較強。

    【導讀】綠地集團在英國倫敦簽署房地産收購投資協議,投資118億首次進入歐洲住宅房地産項目。

    1月8日,據經濟之聲《央廣财經評論》報道,新年伊始,綠地海外戰略又掀新攻勢。

    中國房地産巨頭綠地集團,昨天(7日)在倫敦簽署房地産收購投資協議,宣布總投資達118億人民币的住宅項目。該項目位于倫敦市西南泰晤士河南岸。這是綠地首度進入歐洲住宅房地産項目開發。

    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透露,預計明年将再進入包括加拿大、法國、新加坡等3-5個國家。預計2014年将實現海外銷售收入130億元人民币,新增投資50-80億美元,2015年海外收入達300億元人民币。中國知名房地産企業大規模投資境外房地産開發業務,有公開報道可循的是2006年,由上海實業集團聯合百聯集團、錦江國際集團、綠地集團等上海産業巨頭,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芬蘭灣畔共同投資13.46億美元的“波羅的海明珠”項目。

    不過房地産企業大規模出海卻是在近兩年,據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以來,包括碧桂園、萬通、中坤、首創,中國建築、中國鐵建等十余家房地産企業,都已在海外有房産項目或确立投資計劃,投資規模已達上百億美元。而大宗的投資計劃幾乎都是在2013年這一年當中發生的,比如綠地以40億美元收購紐約布魯克林大西洋廣場地産項目70%股權,富力以人民币85億元收購了馬來西亞一塊116英畝的宗地等等,從品牌房企“出海”動作表現來看,2013年已成中國品牌房企的“出海”年。

    新年伊始,綠地集團就大手筆進軍了英國,投資118億,而且使首次進入歐洲住宅房地産項目。怎麼分析綠地集團的這一動作?從房地産企業擴張的角度講,歐洲市場跟其他市場比如何?

    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資深房地産專家韓世同表示,綠地這次非常明确地進軍英國,在倫敦拿下住宅的市場,顯然一方面迎合了現在很多中國海外移民、留學的租房、購房需求,另一方面也有擴大市場,擴大戰略布局甚至是規避風險等意圖。

    從房地産企業擴張角度來講,為什麼選擇了倫敦,或者說為什麼選擇了歐洲這個市場?它和其他的市場相比有什麼優勢?韓世同指出,關鍵是倫敦的華人移民、留學生比較多,是集中地。而且這些城區不完全是發展别墅型,有可能是發展一些公寓,會比較多樣化。

    對于房地産集團進軍海外的原因,有分析認為這是因為目前國内房地産價格都處于歷史高位,而随着美國QE退出會引發市場資金外流,勢必會對中國資産價格造成較大的壓力。而國外大多數發達經濟體經濟在復蘇,房地産仍然處于價值低估階段,國内房企買地、開發項目剛好處于抄底的市場階段,也就是說國内房地産企業進軍海外的原因,一是規避國内風險,二是抄底海外。

    對于這些分析,韓世同表示大致同意,因為房地産确實是有周期性變化的,中國的周期由于人為的因素其實是被推延了,未來可能這種周期引發的風險因素會更大,而海外恰好又呈現周期性的底端要起來的狀況。再加上現在中國人到海外移民、留學等也形成一定的購房需求,也為這些房企帶來一定的市場份額。

    轉戰海外是不是已經成為中國房地産企業擴張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策略?韓世同認為不能這樣判斷。目前轉戰海外的主要還是一些大規模、實力比較強的品牌企業、上市機構,因為在海外投資需要的資金實力比較強。另外,並不是所有的境外投資都一定成功,之前很多海外投資都由于水土不服、運作不當等原因失敗了,房企是否能夠把中國的經驗移植或者嫁接到海外市場上還很難說。

    中國房地産企業進軍海外市場,首選目標往往是中國人比較集中的國家和地區,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就表示,公司感興趣的是中國人多的地方。海外中國人的消費群體能否支撐這些房地産企業繼續進軍海外?

    韓世同指出,目前的這些先帶頭喝湯的房企顯然嘗到了甜頭,但海外市場跟中國市場肯定不太一樣,還有一定政策的問題,所以轉戰海外的房企一定要了解這些東西。此外,如果大家一擁而上的話,規模太大也會出問題。

    還記得,當年日本房地産泡沫鼎盛時,很多日本企業在日本和全世界到處買地,為職工建渡假村、療養院。當時的情景和當下房地産企業進軍海外房地産市場的熱潮是否具有可比性?

    韓世同表示,不能說完全具有可比性,但肯定是有類同的地方。類同的地方就是我們企業在那里購房或者個人購房,不同的地方在于,這些企業里面,日本可能更多是民企、私企,我們現在可能是國企、央企占了一定的比例。另外從規模來看,比如中國留學、移民的群體,顯然比日本人多,形成的市場需求較強,像萬科到美國去蓋的房子還是給中國人蓋的,所以會比較容易适應一些,但日本當年的狀況可能跟我們目前情況還是有所不同。

    撰文:韓世同    

    審校:楊曉敏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