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報告 | 高合退場的無奈

观点指数研究院

2024-03-04 18:19

  • 對于越來越“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來說,未來的價格戰以及各家車企針對市場份額的激烈争奪,還會帶來更多關于退場的故事。

    觀點指數 2024年開年,正當各大車企發布旗下品牌上市計劃之際,高合卻宣布停工停産六個月。

    過去的一年對高合來說可謂是歷經磨難,年末甚至傳出高合汽車“所有工作暫停”。但2024年1月2日,高合發布聲明表示公司運營一切正常,研發、生産、營銷、交付等各項工作正常推進。

    直到2月18日,高合内部大會宣布即日起停工停産六個月,坐實了高合停擺的消息。

    高端市場需求有限

    高合汽車是華人運通旗下的高端智能純電品牌,成立于2019年,是造車的新勢力之一。高合曾經與蔚來、小鵬和威馬並稱“四小龍”。該車企定位豪華電動車,其首款量産車高合HiPhi X售價最高達80萬元,售價最低的車型HiPhi Y價格也在33.9萬元至45.9萬元。

    由于中國的高端純電市場體量較小,高合對自身高端純電的定位就注定了只能面向小衆市場。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前10個月,40萬以上的銷量只占新能源銷售總量的3.3%,且50萬以上的超豪華汽車只占大盤的1.34%。

    結合市場銷售情況來看,中國高端純電市場被特斯拉占據了半壁江山。據統計,2023年Model Y的銷量占整個高端純電市場的54.62%。所以高端純電留給國内車企發揮的空間有限,剩下的市場份額也幾乎被極氪、深藍和蔚來瓜分。

    數據來源:公開市場信息,觀點指數整理

    極氪、深藍分别為吉利、長安主打高端新能源的子品牌,相比高合這樣自主成立的新勢力,得天獨厚具有母公司的技術和供銷鍊優勢。

    另外,在2月26日的理想汽車業績會上,李想表示,“五年内沒有推出20萬元以下車型的計劃,到2030年計劃占據20萬元以上市場三分之一的份額”。

    雖然高端純電市場體量只占新能源市場總量的十分之一,但是仍然擋不住各大車企的進場熱情。一家獨大的外資品牌以及來勢洶洶的自主品牌,注定了高合作為高端局“萌新”的開局不利。

    産品策略舍本逐末

    高端品牌的核心在于時間底蘊和制造技術,而高合是近幾年創立的新勢力,跟保時捷、賓利等傳統豪車品牌相比,缺少了時間沉澱。同時,在技術突破方面,高合也沒能給出亮眼的成績。

    頭部車企及新勢力在三電技術、智能駕駛等方面瘋狂“内卷”時,高合並沒有拿出能夠與之匹敵的技術亮點,續航方面也沒有太多優勢,而那些看似高端的設計和配置,在外界看來或更像是無意義的堆砌。

    由于高合創始人丁磊是燃油車出身,因此相比起三電、智駕以及智能座艙的技術,更加重視車身研發設計以及底盤的調校。

    但是三電、智駕以及智能座艙恰恰是新能源車的核心所在。

    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素是續航,而三電繫統與續航表現有直接關聯。目前除了比亞迪和特斯拉擁有比較成熟的三電技術之外,正在進行轉型的傳統車企以及新勢力都大力投入自研三電,與高合同樣是面向高端新能源市場的蔚來,為研發三電建造了自己的XPT,專門負責電驅動繫統和電池的研發與制造。

    而高合在三電技術上選擇聯合研發,自主核心技術的缺失導致後期Hiphi Y在開賣不到半年之後即因為供應商擠兌等問題徹底“熄火”。

    在新能源車主更能切身感受的智駕和智能座艙方面,高合也並沒有給予足夠的投入。

    高合Hiphi X采用的是博世+安波福智駕方案,但並沒有采用激光雷達,在真正實現無圖智駕之前,激光雷達才是能否實現高階智駕的標志。後面推出的HiPhi Z和Y才配備了1個激光雷達,5顆毫米波雷達。

    缺少資源投入的高合智駕,相比其他車企的智駕方案實在不算出衆。同樣地,得不到重視的智能座艙自然落後于其他同行車企。

    目前競争最激烈的20-30萬市場,如問界、小鵬、星途等車型,在智駕和智能座艙以及三電技術方面都要比高合更勝一籌,而且還有價格優勢。

    高合在削減了三電、智駕和智能座艙上的投入後,卻砸重金在車身結構設計、内飾配置等方面。

    2020年9月24日,高合旗下第一款産品HiPhi X上市,當時高合的宣傳口徑,以及外界的關注重點集中在其獨特的車身外形結構——NT展翼門設計,獨特的結構賺足了眼球,以至于當時展翼門成為高合HiPhi X最大的賣點。

    即使如此,當時HiPhi X剛上市時,因為其車身外觀及結構與法拉第FF 91雷同而被外界稱為FF 91的孿生兄弟,是FF 91在中國的復制品。

    除了車身外觀結構受到非議之外,高合HiPhi X還傳出銷售欺詐的醜聞。

    2022年7月50名維權車主指控高合HiPhi X存在三項虛假宣傳或與宣傳不符的事實,根據當時被曝光的維權律師函文本内容,50名車主指控高合音響繫統掉包、内飾配置誇大宣傳以及電池數據造假。此外,除了上述三條外,高合汽車在随動轉向大燈、輔助駕駛繫統等其他車輛配置方面,同樣存在虛假宣傳和未能按約履行的情況。

    資金告急

    由于新勢力不像傳統車企擁有自己的産業鍊和資金鍊背景,所以除了要攻克技術關外,資金也是新勢力要面對的難題。

    蔚來汽車創始人兼CEO李斌認為“造車是一件很燒錢的事,新創企業想要造車,至少需要準備200億以上資金,否則就别想做好。”何小鵬亦表示,“我現在覺得兩百億都不夠。”

    以蔚來為例,蔚來從2015年創立至今融資金額共計約800億。

    和其他新勢力累計超百億的融資規模不同,高合成立至今公布過的融資信息非常少,根據公開市場消息,只有2021年11月交通銀行的50億元戰略投資。

    除了銀行的直接戰略投資之外,高合初期還得到鹽城、青島兩地的支持。

    2021年鹽城政府不僅入股高合汽車的運營主體公司、入股高合汽車關聯的投資基金,還為高合汽車提供了改造後的新能源車廠。

    同時期,高合汽車還有來自青島的國有資金,兩家青島地方國企與萊西市政府一起為華人運通造車提供了超50億的投資金額和生産工廠。

    對于新勢力來說,在還未做出品牌效應的起步階段,其銷量回款遠遠跟不上成本投入,只能依靠融資來平衡一切的開支。

    直到2023年9月,沙特主權基金與高合簽署56億美元的投資協議,當時被認為是高合等來了救命錢,但是卻遲遲沒有落實到位。

    2023年下半年就陸續有傳聞說高合汽車減産、裁員拖欠供應商款項,更是有多名車主付款後未能提車。

    企查查顯示,2023年以來,高合汽車母公司華人運通多次因買賣、服務以及承攬合同糾紛被起訴,于2024年1月5日曾被法院判決執行300.73萬元。

    目前高合多數門店已經關閉或者撤離,且銷售車型均為存車及展車,說明有相當一部分已付款用戶可能面臨無法交付的問題。

    在高合宣布停工停産後,2月24日高合創始人丁磊現身上海總部向員工表示“高合汽車翻身的窗口期最多只有三個月,他會積極去争取收購或者尋找投資機會。”

    2月28日傳出長安汽車收購高合的消息,後又被否認。盡管丁磊希望長安汽車考慮收購事宜,但是據長安董事長朱荣華回應:“在談,離‘妥’還遠”。

    當年坐擁鹽城、青島地方政府資源,並由前上汽集團副總裁帶隊的高合意氣風發,現在卻無奈只能喊出“不願意就此結束”。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對于越來越“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來說,未來的價格戰以及各家車企針對市場份額的激烈争奪,還會帶來更多關于退場的故事。

    撰文:鐘佳琪    

    審校:陳朗洲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