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活躍 | 2023四季度ESG發展報告

观点指数研究院

2023-12-22 16:27

  • 11月内多地都有對綠色建築提供公積金貸款額度上升等政策的支持,從需求端來推進綠色建築的發展。(報告期2023.09.21-2023.12.22)

    觀點指數 外部ESG評級穩定,政策助推綠色低碳發展 報告期内MSCI、Sustainalytics等主流ESG評級機構未對内地地産及相關行業企業的ESG評級進行明顯調整;2023年央行及各地政府四季度出台衆多支持持續發展的相關政策,其中不少有涉及綠色建築。

    合作減碳活躍,綠色建築溢價待解決 觀點指數重點監測的企業期内涉及ESG環境議題的動作衆多,較多是與外部力量在低碳和綠色發展領域進行合作。

    社會責任履行積極,治理問題仍然顯著 社會層面,四季度房企保交付進程正穩步推進,半年報來看對下遊供應商的付款效率亦有所提升。

    綠色融資渠道待拓寬,國央企仍為綠債發行主體 四季度,共有越秀集團、國貿地産、綠城房産等房企發行綠債,均為境内發行,融資總額約為25億元,綠色融資通道仍有較大的拓寬空間。

    外部ESG評級穩定,政策助推綠色低碳發展

    “雙碳”戰略背景下,在一繫列政策措施的推動下,ESG對企業經營的作用已不可忽視,並已成為決策過程中的重要參考。

    近年來A股的ESG報告獨立披露率正呈逐年上升趨勢,2021年以來增長尤為迅猛,目前A股上市公司2022年ESG報告獨立披露率已經達到36%,其中滬深300指數成分公司披露率高達92%。

    數據來源:Wind,觀點指數整理

    分行業來看,在A股上市公司中金融行業的ESG報告獨立披露率最高,達91.9%。此外,A股房地産行業的ESG披露率則為52.2%。值得注意的是,A股早已收緊對金融與房地産相關行業的上市準入,因此統計樣本多為本身規模較高且上市較早的企業,相比其他行業披露率會略微偏高。

    地産及物業企業較多在港股上市,且港股對ESG定性和定量信息都存在強制披露需求,觀點指數監測的A+H股62家重點房企2022年的ESG報告獨立披露率為75%,H股物業企業ESG報告獨立披露率則為89%, A股6家上市物業公司中僅新大正與特發服務披露了社會責任報告,單從披露率來看,地産、物業及相關行業的ESG信息披露情況正逐年改善。

    評級方面,據觀點指數監測,四季度報告期内MSCI、Sustainalytics等主流ESG評級機構未對内地地産及相關行業企業的ESG評級進行明顯調整。目前國際評級機構對中國企業覆蓋範圍有限,僅部分企業獲得評級,以MSCI評級來看,其港資商業地産發展商太古地産在MSCI評級中達AA高位;内地企業中,達到A級的主要包括遠洋集團、華潤置地、招商蛇口以及物業企業碧桂園服務等。

    政策方面,2023年央行及各地政府四季度出台衆多持續發展相關政策,其中較多涉及綠色建築領域,11月多地都有對綠色建築提供公積金貸款額度上升等政策支持,從需求端來推進綠色建築的發展。

    此外,央行研究局于11月15日發文表示加快發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碳排放權市場在我國目前僅在少量地區實施,尚處探索與起步階段,碳排放權交易可以利用市場機制進行引導,有效控制和減少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

    企業合作減碳活躍,綠色建築溢價待解決

    環境議題主要關注企業在環保投入、綠色建築、資源消耗、溫室氣體排放等方面的舉措和表現,也是ESG體繫中受外界關注較多的議題。

    資料來源:Wind,觀點指數整理

    地産行業在我國經濟體中占據重要地位,作為碳排放大戶,同時也是參與“碳減排”的重要行業,據企業2022年ESG報告披露數據,從百萬元營業收入綜合能源消耗量和百萬元營業收入二氧化碳排放量這兩個指標來看,目前表現相對較好的主要是是中海、龍湖、萬科等國資背景企業,每百萬元營業收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了5噸以下。

    企業活動方面,期内觀點指數重點監測的企業涉及ESG環境議題的動作衆多,不少是企業與外部在低碳和綠色發展領域進行合作,主要包括:瑞安新天地與中電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拓展在零碳能源和綠色電力等領域的合作;印力集團與海梁科技等共同簽署綠色宣言,推進雙碳發展;以及朗詩旗下朗詩家與ZKEA智家簽署合作協議,聚焦綠色健康人居賽道等。

    目前全球碳排放中近40%來源于建築施工和運營,綠色建築同時也是房企切入參與ESG環境議題的重要抓手,綠色建築指的是在全壽命期内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的高質量建築。通常從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資源節約、環境宜居等維度衡量。

    根據企業2022年ESG報告,全年新增綠色建築面積較高的企業主要有萬科、碧桂園以及中國海外發展,分别為1848萬平方米、961萬平方米以及945萬平方米。

    一般意義上的綠色建築需聘請並通過外部專業機構進行評級認證,國内較為常見的認證體繫主要包括“美國綠色建築認證體繫(LEED)”、“英國綠色建築認證體繫BREEAM)”以及“中國綠色建築認證評估體繫”,各自有不同的評級標準和方向,以上體繫在内地企業實操中也各有運用。無論哪類體繫,都對企業的建築信息披露有嚴格要求,且項目後續運營等也進行持續的監測。整體來說,綠色建築的開發、建設、認證、運營的全流程,都會給開發商帶來額外的資金壓力。

    在當前的行業背景下,更現實的情況是,企業普遍會将經濟效益作為營運的最高優先級,其關注的可能是綠色建築能否為其帶來更實際的經濟利益,例如從營運、稅收以及綠色融資帶來的成本優惠,能否克服額外的成本支出。

    據英國建築研究院環境評估方法研究顯示,和非綠色建築相比,綠色建築認證能為資産交易估值和租金帶來實際約平均12%的提升。同時,據觀點指數發布的《2022數字化運營白皮書》,現階段商業樓宇的運維成本通常是建造成本的3-5倍。企業相關負責人亦透露,綠色建築項目的引進或将為企業每年節約20%-35%的能源與人力支出。

    關于綠色建築的經濟性需要個别考慮,難以得出量化普适結論,目前内地綠色建築也主要集中在新落成的高端物業。現階段而言,綠色建築本身對企業的意義絕非單純經濟上的,未來綠色建築更大範圍普及的關鍵,在于科技技術的發展令企業得以減少甚至反轉綠色溢價。

    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治理問題較為突出

    ESG中的社會議題主要關注員工權益、利益相關者、産品質量、公益慈善等維度。觀點指數選取房企對下遊供應商的付款以及對購房者的交房情況兩個角度進行管窺。

    數據來源:Wind,觀點指數整理

    近年來大量房企暴雷對下遊供應商的負面影響深重。2023年上半年,94%的樣本房企半年期應付賬款周轉率在1次以下,反映出房企對供應商付款周期仍然較長,但平均應付賬款周轉率即對下遊供應商的付款效率則有所提升,由去年上半年的0.85次提升至今年上半年的0.94次。

    此外,全國保交樓工作也在順利推進中,四季度報告期内較多房企仍在每月披露交付情況,其中碧桂園交付數量最高,1-11月交付數量達50萬套,此外融創中國1-11月交付22.7萬套,金科股份交付12.1萬套,房企仍在積極履行其社會責任。

    ESG治理議題主要關注公司治理、風險控制、信息披露和商業道德等領域,觀點指數重點監測的企業中,其ESG報告對于治理議題的信息披露較為完善。從實際情況來看,上市企業董事會等治理架構基本完整,但目前上市房企股權過于集中的問題普遍,較容易出現第一大股東話語權不受制衡的情況,大股東和中小股東之間的代理問題也較為顯著;此外,近年的企業暴雷事件也反映出部分企業風險管理預案不足的問題。

    綠色融資渠道待拓寬,國央企仍為綠債發行主體

    ESG理念在内地金融市場早已不局限于單純的道德概念,ESG治理水平高的企業通常也會面臨較少因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等問題導致的監管處罰、社會争議及訴訟事件,具備較低的繫統性風險。而且,ESG理念也早已通過各個層面融入現代投融資活動中。

    據Wind統計數據,截至12月19日,市場上存續公募基金ESG産品約500只,淨值總規模達5302.8億元,其中環境保護産品規模占比最大,達46.2%。據央行研究局數據,截至三季度末,我國綠色貸款余額約為28.58萬億元。

    綠色債券是房企參與綠色融資的主要工具,央行、發改委以及證監會聯合發布的2021年版《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已為中國企業提供了明确的綠色債券定義和分類標準,這些標準也正在逐漸與國際體繫趨同和接軌。

    地産視角來看,綠色債券通常是以綠色建築為融資標的的債權融資模式。不過,内地相關部門允許綠色企業債将不超過50%的募集資金用于償還貸款和營運資金,綠色公司債、中票、MBS等類型産品則允許将最多30%募集資金用于償還貸款和營運資金。

    2021年是房企綠債發行高峰,全年發行總額約為609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近300%,主要因境外綠色債限制和監管相對寬松,故彼時民企大量海外發行綠債,而随着海外債務發行渠道的受阻,目前綠債發行已重新回到以内地市場為主體,且國央企為主要綠債融資方的狀态。

    2023年四季度,報告期内共有越秀集團、國貿地産、綠城房産等房企發行綠債,均為境内發行,融資總額約為25億元。此外,中海企業于10月20日将綠色中票“22中海企業MTN007(綠色)”的募資用途進行了變更,調整部分資金投入甯波興樾府住宅項目。目前,綠債融資主體仍以國央企為主,且整體融資體量較小,綠色融資通道仍有較大的拓寬空間。

    撰文:王昱睿    

    審校:陳朗洲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