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養老迎機遇 | 2023年8月養老服務發展報告

观点指数研究院

2023-08-28 15:16

  • 盡管家庭養老床位更為貼合我國老年人的消費習慣和實際需求,但與機構養老相比,前者還存在人力成本和運營風險高等問題。(報告期:2023.07.26-2023.08.28)



     

    觀點指數 粵港合作成潮流,跨境養老迎機遇 報告期内,觀點指數重點觀察的樣本企業中有多家錄得新項目動态,其中泰康之家在重慶打造的項目渝園正式投入試運營,濟南的儒園項目一期已經完成封頂。另外其在西安新摘得4.8萬㎡地塊以建設新項目;遠洋椿萱茂則與香港樂善堂達成合作,推進大灣區養老照護服務,並将立即開啟體驗活動,在8、9月份先後邀請兩批有意到灣區養老的長者做3日2夜體驗。

    各地人才補貼政策持續,江蘇首建護理職稱體繫 江蘇省宣布,在全國率先建立養老護理職稱體繫,並于28日印發《江蘇省養老護理專業技術資格條件(試行)》,養老護理專業從此可以參與職稱評定。山東省就對外表示,省級對設立養老專業的院校給予80-100萬元獎補,全省設立養老專業的院校275所,在校生達23.7萬人,數量均居全國首位。另外,山東還對入職養老行業的大中專畢業生給予1-2萬元入職獎補。

    家庭養老床位迎風口,成本高是難題 現時大城市養老出現新的變化,選擇在家養老的老年人比例較以往更多,家庭養老床位應運而生。為推廣普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蘇州、成都等地方政府都出台了相應的補貼政策。但與機構養老相比,家庭養老床位還存在人力成本和運營風險高等問題,且護理人員方面的短缺也極大阻礙了該項業務的推廣。

    粵港合作成潮流,跨境養老迎機遇

    報告期内,觀點指數重點觀察的樣本企業中有多家錄得新項目動态,其中泰康之家在重慶打造的項目渝園正式投入試運營,濟南的儒園項目一期已經完成封頂,另外在西安新摘4.8萬㎡地塊建設新項目;遠洋椿萱茂則與香港樂善堂達成合作,推進大灣區養老照護服務;九如城和綠城康養則分别在肥城和台州簽下新的公建民營項目。

    其中,泰康在西安新摘的地塊将建成泰康之家秦園,這也使得泰康之家完成了全國31城共35個項目的布局。據了解,秦園占地面積約4.8萬㎡,規劃地上建築面積約9.7萬㎡,可提供約1130個養老單元,将分兩期建設,一期預計于2026年投入運營。

    近年在粵港澳三地整合、共謀發展的大背景下,前往大灣區城市養老也逐漸成為許多港澳老年人的選擇。位于廣州的泰康之家·粵園養老社區也在近期對媒體表示,其近年已先後接待了20多位香港老人。

    由于港澳地區更早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所以有更先進的醫療條件和豐富的社會養老服務經驗,但受制于高昂的地價和租金,養老院舍往往空間狹窄;内地擁有豐富的土地和人力資源,但養老服務行業發展較晚,服務專業化程度仍有待提升。因此,兩者優勢互補、協同發展,讓“跨境養老”擁有更廣闊的合作空間。

    據香港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約53萬名香港居民通常逗留在廣東省,其中約9萬人為65歲及以上人士,而有意願“北上”廣東養老的香港老人正在顯著增多。

    今年6月,粵港兩地共同簽署《關于共同推進粵港兩地養老合作的備忘錄》,廣州南沙則在7月與香港安老服務協會簽署框架協議,顯示粵港兩地養老服務領域的合作正在加快落地。

    期内,椿萱茂與香港九龍樂善堂簽訂灣區院舍照顧服務合作備忘,全面研究及推進灣區院舍照顧服務。據了解,雙方的合作早于2019年就有合作的意願,但因疫情影響而暫緩。

    除此之外,雙方還表示将立即開啟體驗活動,将在8、9月份先後邀請兩批有意到灣區養老的長者做3日2夜體驗。

    各地人才補貼政策持續,江蘇首建護理職稱體繫

    養老服務行業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但薪酬水平卻一直難以提升,導致部分高學歷、具備專業護理知識的年輕從業人員離職率較高,因此養老護理人才長期面臨嚴重短缺的局面。

    為此,各地陸續出台各類補貼政策,以為養老服務行業留下更多的人才。

    近期,山東省就對外表示,對設立養老專業的院校給予80-100萬元獎補,全省設立養老專業的院校275所,在校生達23.7萬人,數量均居全國首位。另外,山東還對養老行業的大中專畢業生給予1-2萬元的入職獎補。

    不過,僅依賴補貼終歸不是長久之計,如何實際提升養老從業人員的社會地位和薪酬水平更為關鍵。期内江蘇省宣布,在全國率先建立養老護理職稱體繫,並于28日印發《江蘇省養老護理專業技術資格條件(試行)》,養老護理專業從此可以參與職稱評定。

    養老行業難以留住人才,除了薪酬原因外,其有限的職業發展空間和較低的社會認可度也是重點因素之一,建立養老護理職稱體繫,打通養老護理人員的晉升通道,或能有助于緩解眼前的難題。

    家庭養老床位迎風口,成本高是難題

    當前,中國正加快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步伐,近年來國家一直以“9073”或 “9064”的養老格局作為基礎制定相關政策,在政策支持下我國社會養老服務持續快速發展,種類、數量和質量三方面均有所提升,但居家社區養老仍是較難突破的難題。

    不僅如此,現時大城市的養老領域也出現了新的變化,選擇在家養老的老人比例較以往更多。據北京市民政局調查顯示,目前北京市99%以上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只有不到1%的老年人選擇機構養老,甚至失智老人中也有大部分選擇居家,“9064”的養老服務格局已發生改變。針對這一實際情況,更需把養老事業和産業的關注重點和創新方向,放在居家養老服務模式上。

    在這種大背景下,如何将專業化的照料服務帶到老年人家中,就成為必須解決的難題,家庭養老床位應運而生。

    為了加快家庭養老床位這一模式的推廣和普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蘇州、成都等地方政府都出台了相應的補貼政策,主要包括了适老化改造補貼、護理補貼、服務機構的獎勵補貼等。

    盡管家庭養老床位好處多,且更為貼合我國老年人的消費習慣和實際需求,但與機構養老相比,家庭養老床位還存在人力成本和運營風險高等問題,且護理人員方面的短缺更是極大阻礙了該項業務的推廣。

    據觀點指數了解,在養老機構内,1個護理員可以同時照看3個到4個老人。而在利用家庭床位進行居家養老的場景中,需要2個到3個服務人員上門為1個老人進行服務,人員成本要比養老機構更大。

    撰文:黎浩然    

    審校:陳朗洲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