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難題待解 | 2023年4月養老服務發展報告

观点指数研究院

2023-04-25 17:48

  • 社區、居家養老在發展過程中的痛點、難點随着發展逐步顯現,急需更貼近實際的政策幫助。(報告期:2023.03.24-2023.04.25) 

    觀點指數 人口老齡化成為當前及今後很長一段時期我國社會的一個重要特征。為應對迫在眼前的社會難題,更需要包括政府、企業在内的全社會努力。

    報告期内,多個養老企業依托自身發展戰略,走出各異的區域化發展道路,特别是泰康之家和九如城集團有多個新項目動态。

    九如城繼續承接大量公建民營的社區養老項目,同時兩步走,兼具高端養老社區的開發;泰康之家則持續貫徹“一個社區+一個醫院”的模式,在長春、貴陽新拿地後,又實現了廈門鹭園社區配套醫院的投入運營。

    期内,各地繼續出台多項養老服務政策,社區、居家養老仍是關注的重點。社區、居家養老在發展過程中的痛點、難點亦随着發展逐步顯現,如助餐點成本受限無法送餐上門、家庭養老床位仍依賴補貼等,急需更貼近實際、更可持續的政策幫助。

    另外,養老人才的培育亦受到更多政策的傾斜。目前來看,大多政策僅停留在金錢的補貼上,對于養老人才未來的發展機會、社會地位以及薪酬水平的上升空間等,仍未有更具體可行的保障措施。

    泰康、九如城多地擴張,普惠托底與高端養老並行

    報告期内,多個養老企業依托自身的發展戰略,瞄準具有發展潛力的城市,走出各異的區域化發展道路,特别是泰康之家和九如城集團有多個新項目動态。

    九如城集團一直采用公建民營、輕重並舉的方式發展,作為一家養老綜合運營商,業務涵蓋醫、康、養、教、研、旅,既大量承接政府托底及普惠養老服務保障業務,亦積極探索中高端養老項目,希望能滿足老年人差異化的消費需求。

    比如在上海青浦朱家角鎮,在九如城朱家角鎮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沈巷分中心開業後,其在該鎮已合共運營三家綜合為老服務機構,均是替當地鎮政府打造的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項目。

    除了三家普惠性的養老服務機構外,九如城集團還在朱家角澱山湖景觀大道旁新建了九如城青蘊頤養中心,這是九如城投資的高端養老社區,規劃有旅居區、頤養區、養護區,並設有文娛活動空間和戶外花園。

    不過目前來看,盡管投資有重資産的養老社區,九如城的經營重心仍然在于承接公建民營項目,承接區和街道的社區養老服務項目上。

    期内,泰康之家動作頻頻,一周之内接連拿下長春、貴陽兩城的養老用地,分别位于長春市淨月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和貴陽市觀山湖區,将建吉園和黔園兩個項目。

    随着泰康之家·吉園和泰康之家·黔園的落地,泰康之家在全國已經布局了29個城市,合共33個項目。

    其中,吉園規劃占地面積約104畝,規劃地上建築面積10.4萬平方米,可提供約1290個養老單元;黔園項目總用地約60畝,地上建築面積約7萬平方米,可提供約1000個養老單元。在醫養結合部分,吉園将在社區内自建二級康復醫院,而黔園未公布該規劃,預料将在未來公布。

    另外,鹭園配建的二級康復醫院--廈門泰康之家鹭園康復醫院及安甯療護中心也正式開業。泰康秉承的醫養結合模式為“一個社區+一個醫院”,這也是泰康之家競争的核心優勢之一。

    據觀點指數了解,由于以往政策的不明确,醫療機構的許可證較難辦理,再加上成本的約束,現時養老機構運營商中具備“一個社區+一個醫院”能力的屈指可數,除泰康之家外僅親和源能勉強做到。其余大多數機構的醫養結合模式均采取與臨近三甲醫院簽約,以開通轉診綠色通道和定期專家坐診的方式來合作。

    政策更聚焦社區,現實痛點浮現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8004萬人,占19.8%,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20978萬人,占14.9%,距離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僅一步之遙。

    數據表明,人口老齡化成為了當前及今後很長一段時期我國社會的一個重要特征。在此背景下打造標準化、專業化、前景廣闊的養老服務行業成了迫切需求,更需要公共政策進一步發力。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

    期内,各地繼續出台多項養老服務政策,社區、居家養老仍是關注的重點。在政策推動之下,近年國内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發展得到了一定的進展,然而現實痛點的痛點亦逐步浮現。

    社區養老方面,北京豐台和昌平兩區都在近期公布了本區老人助餐點的最新發展情況。養老助餐價廉物美、方便快捷,相當貼近行動不便和獨居老年人的實際需求。

    不過,據觀點指數了解,養老助餐點仍大多需要老年人親自前往助餐點取餐,部分難以下樓的老年人仍難享受該項服務。若要提供送餐上門,本身立足公益的助餐點利潤已稀薄,雇人送餐增加成本将使經營難以為繼。

    另外,各地都在加快擴增家庭養老床位,該項服務能做到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服務的結合,不僅節省了機構養老的床位費,也使老年人在熟悉的環境中能得到機構養老的專業服務。

    期内,山東新發布的《家庭養老床位設置與服務要求》規定了家庭養老床位的服務對象、服務機構、服務人員、床位設置、服務内容、服務流程、服務評價與改進標準等内容;深圳光明區則啟動了家庭養老床位和病床“兩床融合”試點,在重度失能老人家庭中設置一張既能開展家庭養老床位照護服務,又能進行家庭病床醫療服務的居家養老床位。

    但從實際操作來講,現時老年人對該項業務的消費習慣尚未真正形成,企業的參與亦主要依賴政府補貼來引導,市場化程度不高,未來能否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機制尚不可知。

    養老人才隊伍培育成關鍵

    近期,民政部召開了全國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推進會,養老人才的培育受到更多政策的傾斜。

    針對養老服務人才的短缺問題,民政部在會上表示,我國将加大培養培訓力度、推動跨行業人才流動、拓寬養老人才的來源渠道。

    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李永新表示,民政部将會同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加快推進養老服務人才專業教育培養,支持職業院校和高等院校緊密結合行業發展需求,開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特别是要鼓勵養老服務機構與院校合作設立實習實訓基地、培養培訓基地,提高“訂單式”培養質量。

    除了拓寬養老服務人才來源渠道,民政部計劃下一步出台保障養老服務人才薪酬待遇、完善支持政策等措施,希望以實際的利益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養老服務行業。

    身處一線的企業則更早意識到人才短缺的問題。九如城在2015年就與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合作,後續又與多所高等院校簽訂了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協議;同樣在2015年,中國人壽湖南長沙保險職業學院,投資建立養老養生服務與管理訂單班。

    據觀點指數了解,現時我國養老護理員隊伍普遍規模小、流動性強、專業技能水平較低。由于目前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多來自農村和城市失業下崗人員,經過專業護理技能培訓的從業者占比較少。

    且因養老服務行業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但薪酬水平卻一直難以提升,導致部分高學歷、具備專業護理知識的年輕從業人員離職率較高,團隊穩定性難以維持。

    數據顯示,僅按照國家標準養老護理員與老人的比例1∶4計算,至少需要養老護理員200余萬名。然而,我國目前養老護理員僅有32.2萬名,缺口達到近170萬。

    為了應對養老護理人才的短缺問題,各地近年陸續推出了補貼政策。如北京對應屆畢業生進入養老服務行業的,分三年發放入職獎勵,本科及以上獎勵6萬元,專科及高職獎勵5萬元,中職獎勵4萬元;上海楊浦區則在全國率先将養老護理員作為重點人才引進落戶;廣東省亦對養老從業優秀人才在居住落戶、住房保障、子女入學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

    各項政策的出台只為在養老服務行業留下更多人才,但若僅依賴補貼終歸不是長久之計,如何實際提升養老從業人員的社會地位和薪酬水平更為關鍵,這更需要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

    撰文:黎浩然    

    審校:陳朗洲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康養

    養老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