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傳真 | 港府财政預算案里的資本情緒

观点网

2021-02-24 21:36

  • 對比去年的财政預算案,今年港府發布的《财政預算案》有見悲觀情緒,同時也能看出疫後香港經濟發展的韌性所在。

    觀點地産網 2月24日上午,香港财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立法會宣讀2021至22财政年度的《财政預算案》,新一版預算案的封面為青綠色。為了應景,陳茂波佩戴了一條綠色領帶出現在公衆視野。

    他說,今年預算案的封面顔色,代表着我們對未來所懷抱的希望。

    《财政預算案》向來為港府未來一年的發展定下總體基調,在宣讀完預算案内容後,下午,他還趕往記者會現場,接受現場媒體的提問。

    “今天是‘綠色’的一天。”剛從港府财政預算案記者會現場走出來的欣怡(化名)如此表示。在A股資本市場,“綠色”還意味着股票下跌。

    牛年開年以來,資本市場的情緒出現很多波動。這一天(2月24日),恒生指數一度大跌近1100點,跌幅達3.5?%,失守30000點;上證指數一度大跌100點,跌幅逾2.8%,失守3600點,深成指和創業闆指數收盤跌幅2.44%和3.37%。

    除了繼續推出利民纾困政策、采取逆周期财政政策外,對比去年的财政預算案,今年港府發布的《财政預算案》有見悲觀情緒,同時也能看出疫後香港經濟發展的韌性所在。

    在宣讀會上,陳茂波稱,去年全年合計,香港經濟收縮6.1%,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年度跌幅,亦是香港首次連續兩年負增長。此外,預計2021/22年度香港财政赤字進一步擴大,並在未來五個年度均會錄得赤字。

    但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對這份《财政預算案》抱有很大的信心:“預算案将有助增強外界對香港财政狀況的信心,長遠來看可确保金融穩定。在經濟下行時推出赤字預算是務實做法。”

    雖然外圍經濟環境仍然充滿不穩定性,估計上半年挑戰較大,旅遊業等復蘇需時,而下半年經濟有所好轉,在參考坊間研報並在假設疫情改善,及地緣政治不會急劇惡化等因素下,陳茂波有把握,今年經濟實質增長介乎3.5%至5.5%。

    “2022年至2025年間,平均每年實質增長3.3%。預期香港經濟今年恢復正增長,但復蘇進程将視乎疫情發展。”他用平緩的語氣說道。

    上調印花稅

    陳茂波于會上致辭指,今年财政預算案重點在穩經濟、纾民困,“開源節流”依然是關鍵詞。

    而在“開源”方面,陳茂波稱,決定提交法案調整股票印花稅稅率從0.1%上調至0.13%,上調幅度達到30%,這一消息震動資本市場,也成為記者會關注的熱點之一。

    從他公布的一組數據看,2020/21年度印花稅收入的占比有所上升,從印花稅方面增加政府收入不失為一個辦法,但也引起很多争論。

    2020/21年度,香港政府收入的修訂預算為5435億港元,較原來預算低5.1%,即290億港元,主因是地價的收入較預期少。其中印花稅收入為790億港元,較原來預算多40億港元,主要是股票市場交投暢旺所致。

    因此,于2021/22年度港府的收入組成中,印花稅收入将預計提升16.5%。預計港府未來一年的總收入為5911億港元,其中入息及利得稅預計為2007億港元,地價收入預算上升12.1%至976億港元,印花稅收入預算為920億港元。

    但歷史上,香港無可參考的印花稅上調情況,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有三次下調。數據顯示,歷史上港股印花稅收入占港府财政收入比重為5%,新一份《财政預算案》中預計印花稅占比提升至15.56%。

    業内人士分析稱,南下資金買賣交易均支付香港印花稅率,北上資金賣方需要支付A股印花稅。印花稅占港股交易成本的88%,稅率提升30%将導致南下交易成本明顯上升,北上影響相對小。

    “港府史上首次上調目的,或為增加2021-2022财政收入。今年港股成交放量及明星IPO排隊背景下,比重或更高。2021-22财年香港逆周期政策對應的預算赤字率或為2002年以來次高水平。”

    金融服務界立法會議員張華峰對港府計劃增加股票印花稅存疑,認為加稅得不償失,政府應承諾在經濟復蘇後,當其他收入增加時,立即下調股票印花稅。

    同一日,港交所亦發布2020全年業績,新股上市集資額再度創新高,一二級市場投資活躍度在顯著上升。在股本證券産品交易和現貨市場方面,其日均成交額按年錄得增長分别為60%及49%,全年市場總成交額創32.1萬億港元新高,按年急升50%。

    此外,滬深港通成交額及平均每日成交額均創新高,北向交易及南向交易的成交金額分别達210,886億元人民币及55,081億港元;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分别達913億元人民币及244億港元。

    香港交易所發言人作出回應,表示對政府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稅的決定感到失望。但港交所明白該稅項是政府收入的重要來源,港交所會與所有持份者緊密合作,繼續推動香港資本市場的持續成功、韌力、競争力和吸引力。

    在随後的問答環節,印花稅上漲被多次提及,陳茂波回應印花稅提升不會在幾個月内就實行,仍需要立法。市場需要時間來消化,在今天不能評論真實的影響會怎樣,但是大家不用反應過大、過快,需要更多的時間觀察。

    “是次調高股票印花稅的幅度只屬輕微”,他表示,未來會密切留意股票市場的發展,政府亦會密切留意對政府庫房收入及股票市場有何影響。至于業界建議方面,稍後立法會審議印花稅條例時,會再聽取意見。

    早在去年,陳茂波便曾提出需要考慮新的收入來源或調整稅率,並逐步縮減一次性寬免措施的規模。雖然調升現有稅率可以短期達到增加收入的目的,但必須小心選取。

    對于企業和市民普遍仍面對相當的财政壓力,陳茂波認為,目前不适宜調整作為政府主要收入來源的利得稅及薪俸稅稅率。不過,政府會持續審視,在适當時作出調整。目前政府聚焦抗疫和重振經濟,並不具備條件引入新稅項。

    土地與房屋

    土地與房屋是繞不開的問題。新一份《财政預算案》中提到,研究引入累進差饷(房産稅)制度,為自住物業提供恒常寬減等。

    香港房屋供需緊張的局面短期内或許難以緩解,原因在于是次預算案中賣地供應量依然較少,與去年相比喜憂參半。

    據觀點地産新媒體了解,2021/22年度香港賣地計劃共有15幅住宅用地及3幅商業用地,預計分别可供興建約6000個住宅單位及48萬平方米商業樓面面積。

    對比上一年度,香港賣地計劃為15幅住宅用地和6幅商業用地,預計供興建約7500個住宅單位和83萬平方米的商業樓面面積,而這是自香港政府恢復賣地以來供應量的十年最低。

    若加上鐵路物業發展、私人發展和重建及市區重建項目,陳茂波預計全年潛在土地供應可供興約建1.65萬個私人住宅單位,較去年預算案提出的1.57萬潛在供應增加800個單位。

    此外,香港計劃研究把東九龍區五幅商業用地改劃作住宅用途的可行性,如證實可行,初步估計共可提供約5800個私人房屋單位,這對香港住宅市場起到很好的補充作用。

    高力國際香港及大灣區研究部主管鄧淑賢認為,上述“商改住”的提出是預算案中一個提高住宅供應的亮點政策,並對此表示歡迎。

    另一方面,她也産生疑慮,根據港府往年賣地步伐,並非所有賣地計劃中的住宅地皮都會推出市場,相信短期内仍然難以解決房屋供求嚴重失衡的問題。

    對于此次商業用地供應減少,鄧淑賢談到,甲級寫字樓市場在過去兩年由于疫情及經濟因素均處于下行周期,市場整體租金從2019年高位下調超過20%。相信港府亦因應現時最新經濟情況,主力集中在改善住宅房屋供應的問題,同時相對放緩推售商業地皮的步伐。

    不同的聲音認為,“商改住”有商榷余地。世邦魏理仕香港研究部主管陳錦平分析,對商業用地着墨較輕是合适之舉,雖然此舉有助長遠本地住宅供應,但同時減少了包括啟德發展區在東九龍規劃作為香港第二核心商業區的幅員。

    陳茂波估計,2021年起計的五年内,私人住宅單位每年平均落成量超過1.8萬個,較過去五年的平均數增加約5%,相比去年抛出的1.96萬個單位為低。對此,陳錦平認為,供應持續減少将有利樓價企穩、甚至向上。

    香港的土地資源非常稀缺,陳茂波在新一版《财政預算案》中釋放了積極信号。

    過去數年,香港政府已覓得210幅具房屋發展潛力用地,當中七成已完成或已開展改劃,預計未來十年約四成新增的公營房屋來自經改劃的用地。在新發展區及其他正在規劃中的政府或私人發展項目内,有超過860公頃的新界棕地可陸續發展作房屋或其他土地用途。

    香港鐵路公司和政府部門正全力推進小蚝灣車廠用地發展。陳茂波稱,這個項目計劃于2030年前後首批約6000個公、私營房屋單位陸續入夥,整個項目完成後提供約2萬個單位,約一半為公營房屋。

    與此同時,港府已覓得于未來十年興建31.6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土地,公營房屋單位的數量亦有望透過重建房委會工廠大廈而再增加。

    按預測,在2020/2021年度起計的五年内,香港公營房屋總建屋量約10.14萬個單位,當中包括超過7萬個公共租住房屋及“綠表置居計劃”單位,以及超過3萬個其他資助出售單位。

    過渡性房屋單位方面,香港政府已覓得可在2023年底前提供約1.4萬個過渡性房屋單位的土地,已有超過1100個單位入夥,涉及約9800個單位的項目已啟動。50億港元的資助計劃已批出超過26億港元的項目,政府今年會再注資33億港元興建過渡性房屋。

    目前,港府正向“關愛基金”申請資助,推行先導計劃,讓非政府組織租用合适和入住率偏低的酒店和賓館作過渡性房屋單位。

    “派糖”下的赤字壓力

    陳茂波已經是第五年主持及宣讀《财政預算案》,今年或許對他來說也是極具挑戰的一年。

    香港在過去兩年幾經波折,國際政治張力損害了出口和市場氣氛,沖突事件危害了社會穩定和安全,疫情讓整個社會及經濟承受多一層的壓力。2020年,香港經濟負增長6.1%,最新失業率升至7%。

    在此期間,港府合共投入了接近3000億港元提供支持,冀能發揮穩經濟、纾民困的作用,也因此令财政赤字升至歷來最高。此外,兩年間香港财政儲備從相等于23個月政府開支的水平,顯著下降至13個月。

    正如早前預告“派糖”将會縮水,新一版《财政預算案》披露的“派糖”措施包括派錢從現金1萬港元元變為5千港元電子消費券;寬減薪奉和利得稅從上限2萬港元下調為1萬港元。

    此外,住宅差饷寬減從每季上限1500港元變成“首兩季上限1500元,其後1000元”;住宅電費補貼從2千港元減少至1千港元等等。

    在随後的問答環節中,陳茂波表示,今年退稅等支援措施力度未必符合大家期望,仍希望市民能給予諒解。

    他預期,下一财政年度雖然收入有所改善,但由于推出逆周期财政措施,加上經常開支持續上升,财政赤字為1016億港元,相等于本地生産總值3.6%。若加上發綠色債券籌300多億港元、從未來基金回撥250億港元及從房屋儲備調撥230億港元,赤字可達1800億港元。

    發布會上,他披露一組數據,香港政府經營賬目未來五個年度均會錄得赤字,預計2020/21年度港赤字為2576億港元,這一數字較上一年有大幅增長,2019/20年度港赤字為378億港元,面臨15年來的首次财政赤字。

    就2022/23至2025/26年度而言,中期财政預測所采納的實質經濟增長率為3.3%。在這期間,政府基本工程開支平均每年會超過千億港元,經常開支增長則介乎每年3.5%至4.7%不等。

    據悉,中期财政預測亦反映了回撥房屋儲備金和未來基金投資收益,以及政府發行綠色債券所得。陳茂波估計,經營賬目在中期财政預測期間五年均會錄得赤字,2021/22年度的經營赤字超過1400億港元,主要是逆周期措施所致。其余四年的經營赤字則介乎224億至407億港元。

    換言之,香港經過15年錄得盈余之後,将會連年出現赤字。陳茂波講到,目前,疫情仍揮之不去,經濟還未走出衰退。

    他解釋,赤字的主要成因是政府開支增長較收入增長快,當中尤以經常開支為甚,該項開支在近二十年增幅超過兩倍。2020/21年度經常開支較上年度增加7.6%,政府整體開支亦增加35%。

    由于還會推出多項改善民生的措施,新一個财政年度香港的經常開支會進一步上升9.6%,體現政府刺激經濟、纾解民困的決心。直至2025/26年度的中期預測,這五年期間,公共開支占本地生産總值平均約25%。

    在2021/2022年度的經常開支預算中,教育、社會福利和衛生共占58%,即3023億港元。最近五年,這三個範疇的經常開支累積增幅達53%。

    回想起前一天(2月23日),陳茂波撰文《寫在預算案公布前》的網志,内文直言未來的挑戰,所以現實生活中要“睇餸食飯(看菜吃飯)”,並積極樂觀地面對。

    “花開有時,四季有序。經濟有起伏,财政豐儉也有周期。就如植物生長也有其規律,不管是小草或大樹,起點也只是小小的種子,但潛藏的卻是無限生機。”

    香港傳真 | 一座城市里的地産漫遊與畫像。

    撰文:鄭培茵    

    審校:劉滿桃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樓市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