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會直擊 | 綠地香港:慢就是退 江湖地位還是要有的

观点网

2018-03-29 19:25

  • 在成功跨過300億元的銷售門檻後,上市5年不到的綠地香港也和大多數企業一樣,開始思量自己的千億規劃。

    觀點地産網 “今天坐在台上的管理層都是70後,希望未來有更多年輕的團隊過來。”在業績會開篇致辭中,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陳軍就突出了台上的變化。

    3月29日,綠地香港控股有限公司2017年全年業績發布會在香港舉行,陳軍攜首席運營官候光軍、副總裁顧敏琦、副總裁段維立以及董事會秘書雷雨等四位高層,一起出現在了業績會現場。

    與往年管理團隊只到場3-4人不同,今天的主席台顯得有點“擁擠”。或許與過去一年取得的不錯業績有關,綠地香港想将這份成績單更好地向投資者和公衆披露,也讓背後的支撐力量有更多的露臉機會。

    2017年,綠地香港在多項關鍵指標上錄得不錯的回響。截止2017年12月31日,全年淨利潤達到18.4億元,同比增長73%;歸屬于公司的淨利潤同比上漲近兩成,為13.2億元;年内實現301.1億元的合約銷售額,同比增長65%。

    此外,之前的負債比率淨額問題得到較大改善。觀點地産新媒體現場獲悉,過去的4年里,綠地香港為了取得好的業績布局,用了一定的高杠杆,最高的2013年負債比率淨額達到190%。

    對此,陳軍回應表示:“我們過去規模比較小的時候利用了高杠杆,未來有自己整體的負債率目標,平均負債比例會在80%到90%之間,階段性地做一些調整。”

    過去的2017年,綠地香港通過調整海内外負債比重等舉措,将負債比率淨額由2016年的121%進一步減少至2017年的84%。

    “階段性調整”不僅體現在财務指標上,還包括規模。對比2016年,過去的一年中,銷售金額超過100億元的企業數量減少了2家,而300億元以上的企業則有所增加,這說明300億是個分水嶺。

    行業競争的壓力倒逼着綠地香港做出改變,“慢就是退,說明江湖地位還是要有的,我們也開始考慮要有一定的規模。”因此在成功跨過300億元的銷售門檻後,上市5年不到的綠地香港也和大多數企業一樣,開始思量自己的千億規劃。

    觀點地産新媒體從現場獲悉,2018年綠地香港的合約銷售目標是不低于400億元,並計劃在2021年實現1000億元的銷售目標。陳軍進一步補充,希望綠地香港做到千億級,在現有的基礎上每年保持在30%到40%的增長,“我們希望綠地香港這個小三闆慢慢地向驅逐艦,未來能向航母這個方面去成長。”

    不過對于綠地香港來說,要滿足千億雄心,還需要在土地儲備上多加奮鬥。從年報披露的數字來看,2017年全年綠地香港新增的土地建築面積僅為380萬平方米,對應新增貨值500億元。

    不過進入2018年,綠地香港的納儲速度有所加快,截止到3月29日,綠地香港新收購地塊的總建築面積約為344萬平方米,近乎達到2017年全年的納儲量。

    截至目前,綠地香港的土地儲備達到1900萬平方米,擁有44個項目,主要分布在上海、廣東、廣西、江蘇等泛長三角和泛珠三角地區,其中占比最多的為江蘇,總土地儲備的22%。從土地屬性來看,住宅的比重最大,為77%;商業次之,達到14%,其余的9%為酒店和辦公用地。

    “2018年綠地香港會繼續尋找一些比較好的標的,我們也準備了150億的現金作為今年土地發展的預算。這些資金按照一年内付清的結構,粗略判斷應該會在700到1000億的貨值水平。”陳軍回應土地儲備的不足問題時表示。

    除了在現有的住宅和區域深耕外,綠地香港還希望在消費升級上有所收獲。觀點地産新媒體從現場獲悉,綠地香港目前在文化、商業、旅遊、醫康養以及運動休閑上均有項目落地。

    “我相信随着中國中産階級的崛起,未來對幸福生活,特别是有質感的幸福生活的需求會越來越大。”因此,綠地香港開始嫁接部分精神内容到産品中去。

    消費升級業務的盈利占公司總盈利的比重如何?在回應觀點地産新媒體的提問時,陳軍沒有正面回應,僅透露這些任務主要還是為了提升住宅産品的議價能力。

    撰文:陳朗洲    

    審校:徐耀輝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資本

    業績會

    綠地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