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地産未來的潛力

观点网

2011-08-31 10:29

  • 為《日本老年住宅設計手冊》作序

    《日本老年住宅設計手冊》中文版首發儀式将在9月28日舉行,活動主題為“新關愛主義和2014”。本發行式同時發起倡議“适老住宅對中國住宅發展的緊迫性和普适性”,並宣布成立“中國适老住宅研究基金”和“适老住宅研究課題組”。此次活動将邀請日本老年财團領導、市浦設計領導、中國建築標準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劉東衛、北京市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建築設計分院副院長陳首春、《地産》主編張文豪、清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宅産業化促進中心産業處處長劉美霞、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周燕珉教授等嘉賓出席,同時邀請國内數十家行業、專業及大衆媒體記者的參與。

    這本書見證着日本老年住宅的發展,在日本已如教科書一般,再版多次,但對于目前的中國,這本書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我們也希望通過此書的引進,引發大家對中國住宅設計的重新思考,面對所有人都會老去的現實,我們是否應該把适老型設計納入到住宅的建築和空間設計中?我們認為,居家養老是更多國人選擇的養老方式,而适老住宅是最合适實現居家養老的載體。

    真正開始接觸老年住宅是從2010年開始的,那時也只知道個概念,完全沒有什麼繫統的思考和研究就和一幫懷抱激情的同事們上路了。最開始的研究手段就是各自回去拿自己的父母做樣本,推演生活中的各種場景,可匯總來的意見零散而迥異,完全沒有頭緒,那時已經不是在摸着石頭過河了,而是憑着感覺過河,中間,有被玻璃紮腳的,有被水嗆暈的,有被莫名生物咬傷的,好在我們都還能堅持着,堅信對岸有不一樣的風景。後來,有不少同事去過日本,親身體驗過老年住宅的魅力,回來後總是用“震撼”、“精細”、“完備”、“意想不到”等詞語來形容,如何把别人的優點融入到中國的國情中,一直是我們在探索和努力的方向,這本手冊的問世無疑是給了我們一個全面學習别人優點的機會和平台。

    日本可以說是老年住宅領域的先驅,1968年日本建設和厚生省提出了“銀發住宅建設計劃”,為日常生活自理的老年人,提供租賃式公寓。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日本在推進和完善收入保障、保健福利、社會生活和居住設計四個方面為老年人創造了安全舒适的居住環境,並逐漸形成了以實現老年人的生活目標為核心,全面掌握老年人行為習慣和身體功能,並且兼顧家庭關繫和經濟狀态的設計理念。

    國内老年住宅的研究起步于80年代,這也是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開端,當時大多以養老福利院為主要研究對象,並且側重于社會福利體繫的建立和老年住宅的經營。從90年代起,研究機構和設計院開始關注老年人的行為、需求以及護理,一個里程碑式的成果就是99年由建設部和民政部共同頒布的《老年人建築設計規範》。

    十幾年過去了,随着中國50-60年代嬰兒潮人群的退休,老齡人口在近年的增速有所增加,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65歲以上人口占到了總人口的8.9%,較第五次人口普查高出1.9個百分點,這個趨勢遠遠高于世界平均老齡人口增長率,預計到2020年65歲以上老齡人口将達1.67億人,約占全世界老齡人口的24%,全世界四個老年人中就有一個是中國老年人。為此,社會不僅需要在老齡人口撫養和服務方面進行改革和創新,老年人本身對于生活的需求也将發生質的轉變,過去集中住宿的養老院模式将會淡出,追求個性化适居環境的老年住宅将成為主流,這也預示着養老地産未來的潛力。

    符合設計規範的老年住宅真的能滿足老年人的居住需求嗎?這很難說,數字的集成並不能全面概括設計思想對住宅的整體把握,而這本設計手冊恰恰是在設計思想方面進行了全面繫統地闡述,可以說是一本老年住宅百科全書。手冊采取拼積木的方式将老年住宅的設計劃分為通用性設計和特定功能空間設計兩個方面,前者側重于介紹單個積木塊的設計元素,如房屋規劃、空間尺寸、通行性能、特殊設備設施等,後者則将積木搭建為特定的作品,並闡述作品整體的需求如何在單個積木塊中得到體現,如起居室、卧室、衛生間、廚房、陽台等。如果讀者是一位希望涉足老年住宅的朋友,你可以從手冊中全面而詳實地了解老年住宅産品的解決方案和原則,如果讀者是一位有着相關産品設計背景的專業人士,更能在手冊中找到各種設計問題的解決思路甚至答案,同時手冊中借助大量數字和圖紙表達的設計規範也能為相關的科研人員提供參考和借鑒。

    這本設計手冊我會特别推薦給我的同事、家人和朋友,無論他們是什麼職業,因為這里不僅回答了如何設計适宜老年人居住空間的問題,在略去設計數據後,這更是一本介紹如何料理老年人生活和如何使用老年住宅的教科書,給我們一個重新認識和規劃父母以及未來自己生活的機會。

    毛大慶

    2011-8-29

    撰文:毛大慶    

    審校: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