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調控成最有效手段 宏觀經濟軟着陸迹象顯現

观点网

2006-10-23 20:37

  •   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報告解讀宏觀調控執行效果

      針對當前投資速度過快、貨币流動性過剩等宏觀經濟問題,這一輪宏觀調控的效果究竟如何呢?昨日,記者獲得的一份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形勢分析課題組調研報告認為,本次宏觀調控政策措施是得當的,宏觀經濟運行出現“軟着陸”的迹象。

      該報告執筆人、發改委經濟所經濟形勢研究室李軍傑博士向記者透露,從他們實地調研的情況來看,這輪宏觀調控中存在産業結構偏重的地區受調控的影響比較大;收緊地根對投資緊縮的效果最為突出等特點。

      從統計局公布的三季度經濟運行數據來看,國民經濟偏快增長的勢頭得到了初步遏制,部分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回落,調控的效果正在顯現。

      “接下來就需要對調控是否到位做出判斷。這個判斷涉及到對當前宏觀調控政策措施及其作用效果的評價問題。”李軍傑表示。“通過此次調研,我們認為本次宏觀調控的政策措施是得當的,宏觀經濟運行有‘軟着陸’的迹象。”

      該研究報告對于下一步調控措施提出建議:抑制部分産能過剩和潛在過剩行業的過度投資和無序投資,不能因為個别領域和行業的投資增長勢頭出現小幅回落就改變調控方向,降低調控力度。“我們認為階段性的底部還沒有夯實,當前的宏觀調控政策還應該持續相當一段時間。”

      在信貸方面,報告認為,總體來講,緊縮信貸的貨币政策應該持續下去,但在政策實施力度和政策出台節奏上應以穩健為主,要特别注重對金融部門進行“窗口指導”的作用,按照國家産業政策有保有壓、區别對待,努力使貨币政策效果在結構調整方面的作用進一步體現出來。

      1産業結構偏重地區受調控影響大

      該報告認為,推動本輪經濟增長的主導産業是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等行業,它們也是本輪宏觀調控的主要着力點。從調研結果看,産業結構相對較重的區域經濟體受調控的抑制性影響比較大,産業結構相對較輕的區域經濟體則受其直接影響較小。

      “我們這次調研選擇了兩個不同的樣本城市,一個是資源依賴型的傳統重工業城市,另外的一個地區在産業結構上相對偏輕。”李軍傑告訴記者。這個傳統重工業城市中工業占全市GDP的60%以上,涉及的行業幾乎都在宏觀調控所列出的11個産能過剩和潛在産能過剩行業中。

      “由于在本次宏觀調控過程中,這些行業在項目立項、土地手續和信貸融資等方面都受到了嚴格控制,籌備項目大幅度減少。經過該市對2006年百項重點工業項目的摸底調查,僅有2個區縣3個企業推薦3個項目,總投資4.5億元,占調控前2002年新調入項目的14.3%,同比減少21個。”

      與這個重工業城市形成明顯對比的是,調研的另外一個樣本城市,由于産業結構偏輕,受宏觀調控的直接影響較小。但是由于其主導産業大多是“兩頭在外”(即原料和銷售市場均不在本地),企業生産成本受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比較大,而且下遊消費市場相對穩定,成本轉嫁的余地不大。

      2收緊地根效果最突出“閘門”不能過早松

      日前,為了遏制固定資産投資過快增長勢頭,由國務院有關部門組成6個督查組,将對12個省區新開工項目清理工作依法進行督促檢查。此前,相關部委8月初也下達了要求各地對上半年投資額在一億以上的新開工項目進行清理的通知。

      報告顯示,國家出台的緊縮性的土地政策正在發揮積極效應,土地調控成為了一個最有效的手段。

      李軍傑透露,就這次調研的樣本城市來看,土地手續不符合國家規定是新開工項目清理的一個突出問題。“以其中的一個城市為例,在其8月份對2006年新開工項目的清理統計中,有23個項目土地手續不符合國家規定要求,占清理項目總數的24.5%。”

      “這出現了兩個積極的效果:一方面,為了盡可能地安排更多的項目,地方政府有足夠的動力通過置換、挖潛,最大限度地盤活現有土地資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東部沿海地區土地資源日益稀缺,大量的低利潤行業、高污染和高能耗行業被迫向中西部地區梯度轉移,這符合當前産業轉移的基本方向。”李軍傑表示。

      報告同時還建議,盡管在調研中也發現了收緊地根的調控政策存在“一刀切”的問題,一些産業政策鼓勵的項目也由于缺乏土地而落不了地,但是這種土地“硬約束”恰恰可以推動項目在不同的區域之間合理布局。因此報告認為“土地閘門”不能過早放松。

      不過,報告同時表示,一味的緊縮土地也不是長久之計。因此報告建議通過市場交易自發提高土地利用質量和使用效率。

      3環保、能耗目標完成難度大

      此前,發改委經濟研究所人士告訴記者,除了要清理新開工項目外,發改委下半年工作的另一個重點是嚴格控制能耗,确保完成今年的節能降耗指標。

      從報告調研結果來看,在環保和能耗方面,宏觀調控政策已經取得了顯著成績。不過,對一些資源依賴型的老工業城市來說,由于其産業結構偏重,環境污染和能耗過高問題不容易在短期内得到解決。

      比如上述的重工業為主的城市中,上半年,該市萬元GDP能耗降低率雖然達到了全省的平均水平,但完成全年單位綜合能耗降低4.5%的目標仍有較大的難度。

      在發改委、國家統計局等公布的上半年全國能耗指標中,能源類行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上升都位于各行業能耗之首。尤其是石油石化行業、煤炭行業分别以上升8.7%和5.5%位列前兩位。

      在分析具體原因時,李軍傑表示,除去能源利用效率較低這一技術性因素之外,上半年單位GDP能耗較高的主要原因還有以下兩點:首先是産業結構不合理;其次是固定資産投資過快。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還是盡快推進資源産品和要素價格的市場化改革。(作者:張誠張廣明)

    撰文:張誠 張廣明    

    審校:0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