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上,盛來運表示,上半年國民經濟頂壓前行、穩定運行,主要指標好于預期,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經濟保持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态勢。
觀點網訊:7月15日上午10時,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介紹2025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答記者問。
會上,盛來運表示,上半年國民經濟頂壓前行、穩定運行,主要指標好于預期,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經濟保持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态勢。接着,他用四句話概括上半年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
“一是‘穩’的态勢持續。上半年一個很突出的特點就是經濟運行‘穩’。從觀察宏觀經濟的四大指標來看,增長是穩中略升,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3%,其中一季度是5.4%,二季度是5.2%,上半年的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個百分點,去年上半年和全年GDP增長都是5%,所以增長是穩中有升。調查失業率總體平穩,今年以來,月度調查失業率基本都在5.0%—5.4%區間波動,基本是平穩的。物價低位運行,也是基本平穩。今年以來,有幾個月CPI同比下降0.1%,但是6月由負轉正,增長0.1%,其中6月份核心CPI已經回升到0.7%。國際收支也是基本平衡的,我們貨物貿易進出口創同期新高,外匯儲備維持在3.2萬億美元以上。從以上四大宏觀指標看,我們認為經濟運行‘穩’的主基調沒有變。
二是‘進’的步伐堅定。保持經濟穩定運行的同時,各個地方堅定不移推動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從數據來看,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都取得新的一些成績。
三是‘新’的動能累積。各個地方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加大技術創新和産業創新融合發展力度,新産業、新技術、新業态繼續保持較快發展。上半年,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2024年‘三新’産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8%左右,新動能在積聚。
四是‘暢’的循環改善。今年以來,為應對外部挑戰,我國把做大做強國内大循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了一繫列政策支持擴大内需、促進生産、暢通循環。從統計數據看,人流物流資金流都在改善,上半年内需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8.8%,其中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為52%,是增長的主動力。經濟運行在改善,上半年,貨運周轉量同比增長5.1%,旅客周轉量增長4.9%。央行剛剛發布了數據,6月末M2同比增長8.3%。”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