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總量保持平穩增長。6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币各項貸款余額為268.56萬億元,同比增長7.1%。上半年,人民币各項貸款新增12.92萬億元,顯示金融體繫對實體經濟信貸支持保持較高水平。主要有以下特點:
觀點網訊:7月14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5年上半年貨币信貸政策執行及金融統計數據情況。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闫先東表示,上半年信貸呈現“總量增長、結構優化”的特征。
其中提到,信貸總量保持平穩增長。6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币各項貸款余額為268.56萬億元,同比增長7.1%。上半年,人民币各項貸款新增12.92萬億元,顯示金融體繫對實體經濟信貸支持保持較高水平。主要有以下特點:
分借款主體看,企(事)事業單位貸款是信貸增長的主體。上半年,企(事)事業單位貸款增加11.57萬億元,占全部新增貸款的89.5%,占比較上年同期提高了6.6個百分點,其中,中長期貸款增加7.17萬億元,是企(事)事業單位貸款增加的主要構成,表明金融持續為實體經濟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住戶貸款增加1.17萬億元,其中,經營性貸款增加9239億元,體現了金融機構持續加強對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生産經營活動的支持力度。
從行業投向看,貸款行業結構持續優化。新增貸款主要投向制造業、基礎設施業等重點領域。具體看:6月末,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8.7%,上半年增加9207億元;基礎設施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7.4%,上半年增加2.18萬億元。
此外,金融“五篇大文章”領域貸款呈現“總量增長、覆蓋面擴大”的特點。
5月末,金融“五篇大文章”貸款余額103.3萬億元,同比增長14%。
闫先東提到,大家比較關心的科技貸款余額43.3萬億元,同比增長12%,其中,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22.5萬億元,科技相關産業貸款余額32.8萬億元。大家可能會注意到,科技貸款余額低于子項貸款余額之和,是因為我們在匯總金融“五篇大文章”數據時剔除了子類間的重復,精準體現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工作成效。
5月末,綠色、普惠、養老、數字貸款同比分别增長27.4%、11.2%、38%和9.5%。以上貸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項貸款增速。融資可得性明顯提升。服務企業和個人共計7839萬戶,比上年同期增加588萬戶;其中,服務企業440萬戶,比上年同期增加25萬戶。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