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首日,極智嘉開盤價為16.9港元每股,收盤17.7港元每股,漲5.36%,總市值達233.7億港元。
觀點網 在赴港上市熱潮下,港交所的“鑼”都不夠用了。
7月9日,藍思科技、極智嘉、峰岹科技(FORTIOR)、訊衆通信、大衆口腔5家公司在港交所齊敲鑼,其中極智嘉成為全球AMR(自主移動機器人)倉儲機器人市場首家上市企業。
産城園區評論獲悉,極智嘉本次發行定價為每股16.8港元,全球共發售1.614億股H股,募集資金總額約27.1162億港元。其中香港公開發售部分獲得133.62倍超額認購,國際配售部分獲得30.17倍認購。
上市首日,極智嘉開盤價為16.9港元每股,收盤17.7港元每股,漲5.36%,總市值達233.7億港元。
上市波折
據了解,極智嘉本次IPO引入四位基石投資者,分别為雄安機器人、ArcAvenue、保誠旗下國際頂級長線投資機構Eastspring Investments以及億格,合計認購9130萬美元。
其中,雄安機器人認購4130萬美元、ArcAvenue認購2500萬美元,Eastspring Investments認購1500萬美元,億格認購1000萬美元。
除極智嘉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鄭勇外,李洪波、劉凱和陳曦同為極智嘉創始人。十年前,時任新天域資本高級投資經理的鄭勇選擇離職創業,專注于物流機器人領域。
該公司成立首年即發布國内首個倉儲機器人貨到人揀選繫統,次年在國内多家電商平台成功應用AMR解決方案,並随後将業務拓展至日本市場。
自2016年起,極智嘉發展迅速,先後完成總計11輪融資,融資總額近40億元人民币。2016年5月,極智嘉獲得由火山石投資和高榕資本提供的約4250萬元首輪融資,當時估值約2億元。至2021年進行E1輪融資時,極智嘉已吸引英特爾、BCapital、中灣合智等知名機構投資,估值躍升至150億元。
從2億估值邁向150億的過程中,極智嘉曾計劃在A股科創闆上市,並獲得了包括華平投資、雲晖資本、螞蟻集團、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摩根士丹利、伊利、海爾、英特爾、合肥國資等多位股東的投資。然而,其A股上市計劃最終未能成行。2024年10月,公司轉而将上市目標鎖定港交所。
據招股說明書披露,在機構投資者中,華平投資持股11.86%,為第一大股東;CPE源峰持股6.85%;螞蟻集團持股4.93%。此外,火山石投資持股3.27%,高榕資本持股2.88%,英特爾持股0.63%。
2023-2024年間,合肥、青島等地的國資平台還從華平投資手中收購了部分極智嘉股權,據披露,兩地國資在此次股權受讓中共計出資3億元。
據悉,極智嘉本次港股上市募集的資金将主要用于加速開發RobotMatrix平台、加強智能倉儲模塊化軟件、整合新技術至AMR解決方案、擴張銷售服務網絡以及發展供應鍊等方面。
目前,極智嘉業務已覆蓋零售、鞋服、醫藥、第三方物流(3PL)、汽車、锂電、光伏、電子等多個行業,主要物流合作伙伴包括沃爾瑪、UPS、西門子、寶馬等,業務遍及全球40個國家和地區。
由于海外業務占比較高,據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極智嘉的海外市場收入占比從57.3%上升至78.7%,提升了超過20個百分點。
業務全球化的同時,公司也面臨海外交付産生的運費、手續費等運輸成本上升的壓力。截至2024年6月,其存貨周轉天數為429.3天,高于2022年和2023年的水平,這也間接導致其貿易應收款項減值虧損連年上升,從2022年的約1128.8萬元增至2024年的1517.3萬元。
極智嘉解釋稱,存貨周轉問題主要受季節性因素影響。許多客戶,尤其是電子商務、零售及物流行業的客戶,傾向于在年末下單,導致第四季度的訂單量通常較高。
業務隐憂
據披露,極智嘉2024年新簽訂單總金額達31.4億元,同比增長16.56%;累計服務超過800家終端客戶,客戶回購率約為75%。
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四個月,公司新增21名終端客戶,錄得訂單收入10.16億元,較2024年同期增長33.4%。但産城園區評論了解到,極智嘉2022-2024年新增終端客戶數量分别為92位、82位和61位,呈現逐年減少趨勢。
不過,極智嘉的營收數據近年來持續增長:2022年為14.52億元,2023年為21.43億元,2024年增至24.09億元,2021至2024年的營收復合增長率達45%。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淨利潤表現,該公司尚未擺脫增收不增利的困境:2022年淨虧損15.67億元,2023年虧損11.27億元,2024年虧損收窄至8.32億元,2024年經調整淨虧損率為3.8%。
毛利率方面,極智嘉海外業務毛利率超過46%,其中倉儲履約AMR解決方案的毛利率為39%;而工業搬運AMR解決方案的毛利率則從2023年的18.4%下降至2024年的12.1%。公司表示,毛利率下降主要源于工業物流領域競争加劇,以及對大客戶(尤其是锂電池、新能源行業客戶)的定價能力相對較弱。
招股書中還有幾項關鍵數據值得關注。首先是AMR解決方案中的機器人即服務(RaaS)收入,從2022年2.04億元大幅降至2024年669萬元,占總收入比例從14%下滑至0.3%。
極智嘉稱,RaaS業務僅貢獻一小部分收入,公司已戰略性地減少該模式的投入,轉而聚焦于旗艦AMR産品的銷售,因此RaaS業務的絕對收入及占比均出現下降。
此外,極智嘉工業搬運業務的毛利及毛利率波動也較為明顯。2022年該業務毛利為2730萬元,毛利率18.4%;至2024年,毛利小幅增至2734.7萬元,但毛利率卻下滑至12.1%。
對此,極智嘉回應稱,工業搬運AMR解決方案的銷售毛利率下降,同樣主要歸因于工業物流行業的激烈競争以及對大型企業客戶(尤其在锂電池及新能源行業)較弱的議價能力。
極智嘉此次成功登陸港交所,標志着其正式邁入國際資本市場的新階段。與此同時,其仍需面對存貨周轉效率偏低、新客戶增速放緩等經營挑戰,以及工業搬運領域毛利率承壓的結構性問題。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趙焓璐
審校:徐耀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