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生态環境局7月10日發布《北京市碳普惠管理辦法(試行)》,9月1日起實施。該辦法将市民綠色出行、節能行為量化為碳資産,通過碳排放交易實現經濟激勵,重點支持低碳交通、綠色建築等領域,推動城市綠色發展。
觀點網訊:近日,北京市生态環境局印發《北京市碳普惠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辦法》),進一步規範碳普惠相關工作,引導公衆積極參與綠色低碳行動。《管理辦法》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本市将優先支持鼓勵個人、家庭、社區參與的低碳交通、綠色建築、分布式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資源能源節約及循環利用、垃圾分類、園林美化、農業農村等領域碳普惠方法學申報。符合條件的減碳行為将依據相關技術規範核算碳減排量,並通過碳排放權交易、商業模式創新、綠色金融等方式獲得價值激勵,實現“低碳行為有價值”。這意味着,市民日常生活中的綠色出行、節能節電等行為,都有望“變現”,成為推動城市綠色低碳發展的實際貢獻。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審校:楊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