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與李百軍對話:太倉市生物醫藥産業園如何三“東”突圍 | 博鰲·融合的力量

观点网

2025-07-03 23:26

  • “我認為生物醫藥産業大有發展潛力,對這個産業的未來持樂觀态度。寒冬終将結束,春天即将到來。”

    編者按:2025年,面對新的環境,企業與個體正在加速打破邊界,不斷向外學習與交流,尋找互融互通的合作機會。

    因應時代演變,博鰲房地産論壇升級為博鰲房地産論壇繫列活動,繼續推出“2025博鰲觀點訪談"繫列報道——“博鰲·融合的力量”。

    通過對全産業鍊代表性企業的調研與交流、深度采訪與對話,探尋融合的商業新力量。期待這股力量能穿透産業壁壘,帶動産業鍊及經濟的發展和升級。

    8月12-15日,博鰲房地産論壇繫列活動舉辦之際,博鰲産業科技大會也将同步進行。我們通過采訪、調研及研究,深入洞察産業、物流與供應鍊企業和代表性人物,在行業面臨新的歷史發展機遇時,剖析他們的所思、所想與所獲。

    觀點網  “生物醫藥行業确實經歷一場寒冬,但‘寒冬’将結束,‘春天’即将到來。”

    在2025年長三角産業論壇演講環節後,我們和太倉市生物醫藥産業園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百軍有了段交流,他並不諱言當前生物醫藥市場的真實形勢:“投資氛圍較為低迷,許多企業不願将資金投入生物醫藥(産業),現在主要依靠國資合作基金投資。”

    但他仍認為生物醫藥産業是個朝陽産業,並對行業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李百軍分析稱,中國生物醫藥産業的發展歷程相對較短,過去國内大部分醫療器械依賴進口,随着國産化進程加快,進口器械設備已逐步被取代。“我認為生物醫藥産業大有發展潛力,對這個産業的未來持樂觀态度。寒冬終将結束,春天即将到來。”

    産城園區評論獲悉,太倉市生物醫藥産業園主要包括"一核兩翼"。

    具體來看,規劃建築面積600萬平方米的太倉市生物醫藥産業核心區重點發展業務包括醫藥服務外包、醫療器械、生物制藥三個領域,目前園内集聚超500家生物醫藥類企業,包括昭衍新藥、賽業生物、信立泰藥業等生物醫藥企業;規劃建築面積60萬平方米的生物港則主要發展體外診斷試劑、醫學影像等領域;此外,規劃建築面積55萬平方米的中德(太倉)生命健康産業園主要負責醫藥研發、醫藥項目培育孵化及精準醫療業務,分工較為明确且業務均聚焦生物醫藥業态。

    “我們前期主要以輕資産的園區運營管理為主,同時進行園區基礎設施的開發建設,目前根據市場需求逐步自持建設國資園區載體。”李百軍透露,目前園區所有建成載體的平均出租率接近80%,“雖然目前還沒有成為直接'房東',但我們的服務已經得到認可。”

    李百軍提及的‘房東’角色,源自他對産業園區的價值層次理論思考。在長三角産業論壇大會現場,他向台下嘉賓闡述了“三東理論”,即“房東”、“股東”、“東道主”,分别對應産業園區的經營價值層、投資價值層和産業價值層。

    “房東”即承擔起建設載體、招引項目、可租可售、基礎企業服務、物業管理等責任;“股東”則需要提供種子、天使、PRE-A輪等投資、同時提供增值服務、強化資源對接和賦能等,與企業共成長;“東道主"則需要引導産業集群、創新集聚、龍頭引領等,主導國内外産業發展方向,成為行業標杆。

    “做好股東的角色,需要我們協助對接市場並與企業一起成長。目前,公司已參與了政府引導基金類别的合作基金,地方出資率大約30%,剩余70%将通過市場化募集成立合作基金。”李百軍透露,公司已經與博行資本等企業進行基金合作,另與鼎旭資本正在洽談的基金合作即将落地。

    産城園區評論獲悉,據太倉發布5月初發布的新聞,名為"科森鼎旭産業基金"的新項目,将聯動引導社會資本,為醫療大健康、智能制造等産業的企業提供及時有效的資金支持。“下半年,公司将通過這支基金投資幾個項目,這也将是我們的一項重點任務。”

    “東道主”的角色,目前我們還在努力靠近階段:“作為東道主,我們每年都會舉辦一些生物醫藥産業大型活動,聚焦行業前沿和發展方向。另外,我們還打造了“科創藥谷”論壇品牌,至少每季度舉辦一場,邀請國内外企業家和專家來論壇演講,同時也邀請園内企業大咖分享,不斷提高‘太倉藥谷’影響力。”

    李百軍介紹,2025年公司将圍繞生物醫藥産業舉辦高端論壇,進一步提升“科創藥谷”論壇品牌影響力。“要成為東道主具有很大的挑戰性,我們的目標是将園區發展到國内張江藥谷和美國矽谷的水平,引領産業方向。”

    對于接下來的市場拓展方向,他告訴我們,現階段公司暫時沒有外省布局計劃:“作為地方生物醫藥園區,目前我們可能不會選擇到外地進行布局,更傾向于先做好自己的園區,優先服務于地方,構建産業生态。”

    李百軍表示,下一步公司還計劃參與園區拿地,同時建設可租可售載體,滿足客戶對載體的需求。據悉,該公司已經有一個載體在建設中,預計2025年年底竣工。

    “未來,我們将更加注重通過構建産業生态來發揮‘股東’作用,計劃每年與一些基金進行合作,以與企業共成長的方式實現共赢,通過股權投資形成閉環創造更多價值。

    ”在‘房東’方面,自有資産竣工後,将在明年計劃出租出售以啟動資産運作。“如果運營得當,我們也希望未來能通過發行債券等方式實現資産增值。”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趙焓璐    

    審校:勞蓉蓉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物流

    倉儲物流RE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