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7年,供銷合作社農産品銷售能力持續增強,冷鍊物流支撐保障作用有效發揮,線上線下加速融合,農産品上行通道進一步拓寬,農産品經營企業帶動能力顯著提升,溝通城鄉、産銷協同、順暢高效的農産品現代流通服務網絡體繫更加健全,規模化、數智化、綠色化、品牌化流通服務新格局加快形成。
觀點網訊:6月27日,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印發《供銷合作社農産品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建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
其中提出,到2027年,供銷合作社農産品銷售能力持續增強,冷鍊物流支撐保障作用有效發揮,線上線下加速融合,農産品上行通道進一步拓寬,農産品經營企業帶動能力顯著提升,溝通城鄉、産銷協同、順暢高效的農産品現代流通服務網絡體繫更加健全,規模化、數智化、綠色化、品牌化流通服務新格局加快形成,在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中發揮更大作用。
還提出,有效擴大農産品電商銷售規模。充分發揮繫統各類電商平台、電商運營服務中心、電商産業基地等作用,挖掘優質特色農産品,量身策劃電商營銷方案,培養“供銷好主播”,通過直播、短視頻等方式講好農産品故事,聚焦優質單品提“流量”、促“銷量”,打造一批供銷合作社農産品電商品牌。積極發展供銷合作社區域電商,綜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傳統經營服務網點進行數字化改造,創新消費場景,開展網訂店取、生鮮直送等服務,豐富居民消費體驗。繫統各類電商平台、直播間、網上店鋪等要加強對上線農産品質量、貨源管理,确保價格合理公道,共同維護供銷合作社信譽形象。
通知全文如下: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關于印發《供銷合作社農産品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建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供銷經〔2025〕16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産建設兵團供銷合作社,中國供銷集團有限公司及其成員企業,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各直屬事業單位、各主管社團:
現将《供銷合作社農産品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建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組織實施,紮實推動相關重點任務落地落實。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
2025年6月25日
供銷合作社農産品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建設
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以下簡稱總社)成立70周年之際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推進供銷合作社農産品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建設高質量發展,更好發揮農産品銷售大平台作用,積極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中貢獻供銷力量,制定本方案。
一、行動目標
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經營服務網絡和組織體繫優勢,整合資源、繫統聯動、聚焦重點、強化賦能,實施“供銷合作社農産品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品質化提升工程”(簡稱“流通服務品質工程”),進一步提高農産品物暢其流水平,強化聯農帶農惠農機制,更好服務城鄉居民消費新需求。到2027年,供銷合作社農産品銷售能力持續增強,冷鍊物流支撐保障作用有效發揮,線上線下加速融合,農産品上行通道進一步拓寬,農産品經營企業帶動能力顯著提升,溝通城鄉、産銷協同、順暢高效的農産品現代流通服務網絡體繫更加健全,規模化、數智化、綠色化、品牌化流通服務新格局加快形成,在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中發揮更大作用。
二、重點任務
(一)着力建強農産品銷售網絡。
1.強化農産品批發市場樞紐作用。協調推進繫統産地、銷地、集散地農産品批發市場建設和升級改造,支持完善物流分撥、冷鍊儲運、電子結算、檢驗檢測、信息服務等功能,因地制宜推動市場由場地租賃向綜合服務轉型升級,促進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充分整合,着力提高農産品集散能力和區域輻射帶動力。打破地域、層級和繫統内外界限,依托骨幹農産品批發市場推動形成網絡化布局、集團化經營,更好發揮産品集散、調節供需、價格形成等功能,提高市場現代化經營管理水平。到2027年,培育壯大30家供銷合作社具有較強控制力和交易規模較大的骨幹農産品批發市場,以及一批區域市場、專業市場。
2.完善農産品銷售網絡終端建設。聚焦服務城鄉居民便捷消費,合理建設布局城市生鮮超市、社區菜店、農産品直銷店等,引導基層社發展農産品購銷網點,因地制宜開展“一店一策”改造,提升客流和場地利用率。積極推進農産品連鎖經營,規範使用供銷合作社標識,統一服務標準,靠服務引客流、靠品質獲銷量、靠運營增效能,對接繫統農産品供應鍊網絡,實現商品優質優價。建設改造信息實時化、可視化的“智慧農貿市場”“智慧菜市場”,升級交易支付、數據采集、檢驗檢測、運營管理等設施設備,優化購物環境,豐富便民、惠民“一站式”服務業态。
3.積極打造跨區域産銷協作聯合體。發揮長三角、京津冀、珠三角、成渝、長江中遊等城市群消費引領作用,鼓勵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供銷合作社與特色農産品優質産區供銷合作社共建跨區域産銷協作機制,通過互通信息、協同産業鍊、統一標準等方式結成産銷協作聯合體,共同拓展特色農産品跨區域雙向流通。發揮全國供銷合作社農産品銷售、日用品采購、冷鍊物流公共服務信息平台和各類區域性平台作用,推動各類農産品産銷主體資源共享、渠道共拓、合作共赢。
4.增強農産品應急保供能力。鼓勵有條件的供銷合作社依托已有流通節點或設施,參與城郊大倉基地建設,打造區域應急保供中心倉,提升跨區域調運、跨季節調節農産品供應能力,服務政府部門重要物資儲備、應急保障和市場調控,統籌協調好公益性與市場化關繫。積極承接政府控股的農産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的運營管理,提高流通效率和服務效能,提升便民惠民服務水平。到2027年,打造一批供銷合作社農産品保供基地。
(二)穩步提高冷鍊物流服務保障水平。
5.加快構建冷鍊物流社會化服務網絡。深化供銷合作社公共型農産品冷鍊物流體繫建設工程,打造“612工程”升級版,着力完善服務鍊功能,促進冷鍊物流設施運營與農産品流通業務協同發展。發揮合作經濟組織優勢,推廣以龍頭企業為依托的産地冷鍊物流綜合服務中心帶動田頭保鮮倉的“1+N”聯動模式;産端疊加供銷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銷端對接農産品銷售網,為小農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經營主體提供全面、優質的冷鍊社會化服務。完善農産品冷鍊物流樞紐基地商品冷儲、流通加工、供應鍊服務等功能。在城市銷地,打造具備冷藏冷凍、半成品加工、分撥調配、冷鍊配送等功能的農産品冷鍊物流中心,規範建設中央廚房,加強與食材供應鍊企業對接合作,為商場超市、電商平台、酒店餐飲、單位食堂等提供農産品集中采購、流通加工、多溫共配等服務,有效提高冷鍊物流設施增值服務能力。
6.提升農産品冷鍊物流數字化水平。積極運用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以提高冷鍊物流運行組織效率為目標,加快構建全國性、區域性冷鍊物流公共服務信息平台,推進繫統農産品冷鍊物流“組網行動”,實現設施分布、市場供需有效銜接,倉儲貨物、運力資源合理匹配,促進繫統冷鍊物流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共用。支持農産品經營企業推動冷鍊設施裝備和貨物數據化、信息化、可視化,積極應用節能環保技術,打造農産品綠色供應鍊,促進企業降本增效。
(三)加快發展農産品電子商務。
7.有效擴大農産品電商銷售規模。充分發揮繫統各類電商平台、電商運營服務中心、電商産業基地等作用,挖掘優質特色農産品,量身策劃電商營銷方案,培養“供銷好主播”,通過直播、短視頻等方式講好農産品故事,聚焦優質單品提“流量”、促“銷量”,打造一批供銷合作社農産品電商品牌。積極發展供銷合作社區域電商,綜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傳統經營服務網點進行數字化改造,創新消費場景,開展網訂店取、生鮮直送等服務,豐富居民消費體驗。繫統各類電商平台、直播間、網上店鋪等要加強對上線農産品質量、貨源管理,确保價格合理公道,共同維護供銷合作社信譽形象。
8.積極發展農産品共同配送。合理布局農産品城市分撥中心、生鮮分揀中心、社區前置倉等設施建設,拓展農産品統倉統配、智能補貨等功能,加快發展即時零售、“店倉一體”“預售+集采集配”等新模式。健全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繫,加強與郵政、快遞、物流等主體的市場化合作,促進縣域各類倉儲配送資源集約利用,發展電商快遞與農産品、日用消費品統倉共配的供銷集配模式,打通農産品上行“最先一公里”。在偏遠地區、市場規模較小的地區,通過發展“流動供銷”服務進村到戶,為農民群衆提供農産品購銷、日用消費品和農資供應等綜合服務。
(四)不斷創新農産品産銷對接方式。
9.開展多種形式的農産品助銷活動。全繫統共同打造“供銷集市”農産品助銷活動品牌,豐富城鄉居民“菜籃子”“果盤子”。鼓勵各地供銷合作社流通企業、行業協會等搶抓消費旺季,結合地域文化特色和供銷合作社文化,舉辦或組織參與形式多樣的産銷對接活動。引導繫統農産品經營主體,積極參與各類交易會、博覽會、訂貨會等,集中展示銷售各地優質特色農産品,推動鄉村“土特産”走向大市場。
10.發展農産品直供直銷業務。引導繫統農産品市場、商貿連鎖企業、電商企業等創新經營模式,發揮合作經濟組織聯農帶農作用,與基層社、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經營主體建立長期穩定的産銷對接關繫,發展訂單農業、産銷一體等合作模式,帶動開展規模化種養、標準化生産、個性化供給。發展農産品源頭直采、集采聯采,開展淨菜、半成品加工,為餐飲企業、學校、醫院、機關團體等終端提供直供直配服務,縮短流通鍊條,推進以銷促産。
11.持續做好消費幫扶。深入落實繫統援疆援藏機制,整合繫統線上線下銷售渠道,鼓勵支援地供銷合作社設置疆果出疆、藏品出藏銷地前置倉,強化受援地、支援地供銷合作社對接聯動,持續擴大繫統新疆、西藏農産品銷售規模。發揮東西部協作、定點幫扶、對口支援等機制作用,建設運營好繫統消費幫扶專區、專櫃,進一步擴大農産品銷售規模,助力産地特色産業發展和農民增收。持續推動“832平台”等繫統各類消費幫扶平台建設,加強平台與各級供銷合作社農産品流通工作對接合作,形成幫扶合力。
(五)積極推進農産品供應鍊提質增效。
12.引導先進優質生産要素下沉帶動。鼓勵繫統各類龍頭企業下沉帶動基層社、農民合作社等,推廣使用綠色農資,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模式,建設綠色、有機、名特優新和地理標志農産品生産基地,拓展産地初加工業務;帶動補齊産端服務鍊短闆,配備清洗烘幹、分級包裝、保鮮冷藏、倉儲物流等設施,增強産地商品化處理和錯峰銷售能力,推動流通服務向全産業鍊延伸,把增值收益更多留在農村、留給農民。發揮總社科研所采後精深加工、貯藏保鮮等技術研發優勢,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不斷提高農産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賦能帶動鄉村優勢特色産業發展。
13.打造供銷合作社農産品品牌矩陣。支持繫統農産品經營企業加大品牌建設投入,全面推進品牌管理,促進品牌建設與企業經營良性互動,帶動形成一批有供銷合作社特色的農産品經營企業品牌。重點在棉花、茶葉、果品、食用菌等供銷合作社傳統優勢産業和鮮活農産品經營領域,集中推出一批具有明顯競争優勢、質量安全可追溯的農産品知名品牌,推動供銷合作社“老字号”品牌發展。鼓勵有條件的供銷合作社積極承接區域公用品牌管理、運營,增強品牌的區域産業優勢、地域文化特色和市場帶動力。
14.提高農産品質量安全管理水平。各級供銷合作社要督促所屬農産品市場、商場超市、網點門店、中央廚房等農産品經營企業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嚴格質量安全管理,确保所經營的商品符合農産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防止不合格農産品、假冒僞劣食品通過供銷合作社經營服務網絡流入市場。鼓勵有條件的農産品經營企業積極運用物聯網與溯源技術,嚴格把控農産品品質,建立健全企業内部追溯繫統,增加安全、綠色、優質農産品供給。發揮繫統行業協會、科研所、檢測認證機構等作用,開展供銷合作社農産品標準、品質評價和認證體繫等建設。積極參加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等活動。
(六)分類培育壯大農産品流通企業。
15.壯大現代流通骨幹企業。支持繫統農産品經營企業聚焦主責主業,通過功能提升、業務聯合、流程再造等方式,拓展專業化生産、品牌化銷售、産業化經營,增強企業帶動力、影響力和競争力。加快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建立與績效挂鈎的激勵約束機制,培育一批暢通産銷、管理規範、經營活力強、聯農帶農作用顯著的現代流通骨幹企業,為提升供銷合作社農産品銷售大平台功能提供有力支撐。支持繫統棉花骨幹企業更好掌握國内外資源,增強供應鍊整合與服務能力,打造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棉商。
16.做強一批區域流通龍頭企業。支持繫統流通骨幹企業“以大帶小”,通過股權合作、渠道共享、業務對接、管理輸出、品牌賦能等方式,帶動區域流通龍頭企業做優做強,擴大農産品銷售服務覆蓋面,增強對基層社、農民合作社、小農戶等經營主體的服務帶動力。依托繫統各類農産品流通發展聯盟或平台,通過數字化和個性化服務賦能上中下遊企業,共同構建産業鍊、供應鍊、服務鍊,推動繫統内外農産品經營企業聯合合作。鼓勵繫統農産品經營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實施。各級供銷合作社要圍繞加快推進農産品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建設高質量發展,樹立“一盤棋”思想,因地制宜、聚焦重點、加力推進,注重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确保工作取得實效。總社将加強跟蹤指導、工作調度和政策協調,推動重點任務落地落實。
(二)探索創新試點。鼓勵各級供銷合作社圍繞本行動方案重點任務自選方向,組織開展各具特色的農産品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品質提升創新試點,總社每年确定並發布一批具有創新引領作用的試點省級或市級、縣級供銷合作社。
(三)積極争取支持。各級供銷合作社要主動向地方黨委政府匯報,加強與有關部門、金融機構等溝通協調,積極争取政策支持。各省級供銷合作社及時将本繫統報送國家有關部委的重點項目抄報總社。總社積極協調中央有關政策支持“流通服務品質工程”建設。
(四)強化總結推廣。各級供銷合作社要及時總結提煉繫統在農産品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建設中的典型經驗、有效做法,加強宣傳推廣,促進繫統互學互鑒,營造良好氛圍。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