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濤:從地産思維到産業思維:知易行難 | 2024長三角産業論壇

观点网

2024-04-23 17:32

  • 以産業思維來謀求生存和發展,它是一個正确的事情,當然它是非常難的,這個轉變真的不是一朝一夕的,真的需要久久為功的過程。但只要方向正确,就可以一步一步走,是可以達到理想的彼岸。

    本文為陳濤女士在2024長三角産業論壇發表的演講

    陳濤(傳化科技城公司總裁):感謝觀點的邀請,有幸參加這個活動,分享我自己的一些觀點和我們的一些做法。

    我的題目叫《從地産思維到産業思維:知易行難》,大家說的頻率比較高的是這九個字,都知道從地産思維到産業思維進行轉變,知道是容易的,做起來還是非常難的。

    我認為這里面有兩個背景,一個是形勢所迫,大家知道過去這幾年産業園區建設的速度,不管是一線城市,還是二線核心城市,物業存量高速增長。産業園區已不再具有資産屬性,可能是一個生産資料了,主題越鮮明的園區越容易成功,産業價值運營商的核心能力成為一個園區招商、安商、穩商的要素,這個是形勢所迫,不得不從地産思維向産業思維進行轉變。

    第二個轉變是邏輯的變化,産業園區這個資産已經不具備地産屬性,通過載體分割轉讓來收回投資這條路已經越來越難了,尤其是一線城市和1.5線城市。邏輯轉變到産業思維,如何盈利呢?通過運營服務,實現陪伴企業成長的長期收益。

    認清了形勢,道理也都明白,具體怎麼做呢?我們看政府的工作報告,還是會看到年初的時候政府提出來要儲備一批、新建一批、交付一批,然後呢?這些物業交付給誰?怎麼運營?所以,還是要提升運營的能力。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我們在杭州的傳化科技城怎麼破解這個難題的:要堅持産業價值為核心,致力于打造生物技術産業的集聚平台。

    這是我們的區位,它在杭州距離蕭山機場和亞運村各十公里的錢塘江南岸,占地3.78平方公里,東西向和南北向都是各兩公里的區間範圍。這片土地原來是農業用地,沒有原住民,我們提出要打造一個"産業集聚、人才匯聚、資本助力的科技創新平台,服務科學家創業成功,服務科創企業快速成長,成為一座産城人文融合的國際都市産業新城",對標國際知名科創社區的理念,先做生活配套,然後再做産業招引,因為沒有基本的生活配套,是很難引進人才和項目。

    我們的模式就是政府主導、企業主體,政府做一級開發,傳化在這個中間負責做園區和配套的二級項目開發,政府定規則,我們是作為具體的執行層,這個模式在過去八年得到了非常好的體現。

    這是我們的發展成效,這六個項目都在我們3.78平方公里範圍内,是我們自己建設和運營的項目,包括公辦學校、國際學校,還有商業、鄰里中心和醫院。目前區域生物技術的集聚度能達到65%,已經形成了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局面。我們規劃了200萬方的産業載體,已經交付了100萬方。在人才匯聚這個維度也有比較鮮明的特色,目前常住人口120000人,入駐的科學家們多為海歸,來自于九個國家,年齡在25到35歲這個區間的占了51%,所以傳化科技城是一個非常有活力的片區。

    具體做法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打造産業鍊,傳化成立于1986年,在化工和農業有非常好的實業基礎,所以,我們定位做生物技術,也是基于這兩個産業能夠給入駐的企業提供應用場景、能夠提供産業化的資源,最核心還是我們的這些項目未來具備進入傳化生态體繫的可能。底層是我們有一批懂這個産業的人員,這是服務這個産業發展非常重要的要素。

    在建設上面,我們有從企業孵化到加速到量産,再到最後總部的全生命周期空間載體。

    運營服務是我們的核心,我們把入駐企業劃分了不同的成長階段,從0到0.5,然後0.5到1,然後1到10,10到100,企業所處不同階段,所需要的基礎服務、專業服務,我們全都刻畫出來了,這些服務将通過自己建、鍊接第三方等方式來實現,助力入駐企業快速成長,這也是我們所謂的做産業價值運營商非常重要的一個業務。

    在基金投資上,針對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我們設立了不同的基金,對于早期階段,一個項目大概投三百萬到五百萬,就是種子輪的;經過了産品的驗證階段到開始進入到産品化的時候,我們有自己的生科基金,每個項目投一千五到三千萬;還有科創大基金投五千萬到一個億,來陪伴企業的成長,這也是我們四支基金的投資策略。

    現在招一個大商非常難,我們的理念是移植一棵大樹不如培育一片森林,只有從小培育才會對這片土地更有感情,現在移植一棵大樹能不能存活下去還另說,但獲取代價非常高。怎麼培育這片森林呢?我們針對産業的特點,去打造這樣一個生态,比如說從醫院等的産品需求發出,到過程中研發的全生命周期,最後産品應用又回到這個醫院,這樣一個生态當中,哪些是我們能解決的,哪些是我們現在還缺的,我們将構建這樣一個生态,來保證這些企業能夠在我們這里得到全生命周期的服務。

    對于綠色生态,前面幾位嘉賓都講的比較多了,也将成為一個園區開發的標配,我們在園區里提供集中的供冷供熱,打造都市田園,讓這片土地滋養入駐的人群。

    最後一個非常重要,是以片區經營的思路來做産業招商,我們每年大概有一百場的活動,包括專門針對企業家的項目路演、企業家聯誼會等,也有社群活動,針對入住在這個片區里居民的,比如聖誕、感恩節活動,還有針對工作和生活的一些活動,這些活動可以提升這個片區的居民和創業者的向心力和歸屬感。領導到我們這個片區進行考察和調研的時候,對我們這個項目都給予了非常高的肯定和評價,認為我們打造的這樣一個片區,是符合這個時代的發展方向和要求。

    今天參加觀點的活動,根據我們的項目經驗,結合當前形勢,濃縮到這麼四點我自己的觀點,有不當之處也請大家批評指正。

    從地産思維到産業思維的改變,改變的驅動力是商業模式必須要改變了,商業邏輯改變後,公司從戰略,到組織,再到業務,都需要進行相應的變化,要往下打,落到真正的業務上。

    第二個是精細而專業的運營為王,聚焦一個産業方向去做,核心的就是要懂她,這個她是客戶,客戶到各個地方去尋找落腳點的時候,最在意的點是招商人員是否懂她,只有懂了她之後,才能知道如何提供服務,所以,聚焦一個産業最大的好處,是招人有了方向,如招生物醫藥、生物化學背景的專業人才,他們去和客戶去溝通、做後期的服務、做投資標研判時,才更加精準專業。懂她、服務好她、陪伴她的成長,這才是園區生生不息的王道。

    第三點是一百畝或者兩百畝的單獨園區是很難的,我認為以片區經營的這樣一種思路來做産業招商和運營,相對更有抓手。因為有更豐富的場景,助力園區招商。目標可以是做好一百畝或者兩百畝的園區,但你的視野和策略還是需要放大到一定的片區場景中,這樣才更容易去做相應的客戶服務和客戶的招引。

    第四個也是自己的一點體會,現在我們去看各個地方招商的時候,所有的招商手冊和道具都是一樣的,我的區位優勢,我的政策,我的服務,其實沒有站在客戶的視角去看,人家到底為什麼選擇你、人家為什麼來是我一直去跟我的招商團隊靈魂拷問的一個問題,現在真的是客戶為王的年代,客戶非常稀缺,而且客戶到你這兒的時候,已經在長三角、在大灣區甚至在北京都已經看過很多地方了,他知道怎麼樣去判斷自己的落腳點在哪里。租金的成本已經不是他的核心成本了,各個地方都有類似的政策,他更關心的是企業成長發展過程中你能給他什麼,能不能給他場景、訂單,能不能解決他在産業化過程中的訴求,這是客戶來選擇你和關注你更核心的要素。

    最後回到剛才一直講的這句話,就是長期主義,以産業思維來謀求生存和發展,它是一個正确的事情,當然它是非常難的,這個轉變真的不是一朝一夕的,真的需要久久為功的過程。但只要方向正确,就可以一步一步走,是可以達到理想的彼岸,但過程當中的專業和專注非常重要,有的時候我們一個片區前三年定的是生物醫藥,後三年又定人工智能了,這種前三年做的所有工作都會大打折扣,所以需要專業,需要堅持,也需要一些情懷。說的不對的請大家多批評指正,謝謝。

    撰文:陳濤    

    審校:勞蓉蓉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