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于2月發布的2023/24年度《财政預算案》預計全年賣地收入可達850億港元。今年以來,只有2塊政府官地售出,帶來約71億港元的收入,加上約50億港元補地價收入,總收入約121億港元,僅完成了目標的14%。而根據港府本财政年度的賣地表,仍有3塊地皮未推出市場,包括灣仔和金鐘兩塊商業地皮,以及元朗一塊三合一工業用地。
觀點網訊:12月1日消息,香港政府、香港市建局和港鐵公司于今年前11個月共推出9個項目,6個項目流標。流標地塊的估值在8至130億港元不等,若以每塊地皮的估值下限計算,流標土地總金額高達約240億港元。
香港于2月發布的2023/24年度《财政預算案》預計全年賣地收入可達850億港元。今年以來,只有2塊政府官地售出,帶來約71億港元的收入,加上約50億港元補地價收入,總收入約121億港元,僅完成了目標的14%。而根據港府本财政年度的賣地表,仍有3塊地皮未推出市場,包括灣仔和金鐘兩塊商業地皮,以及元朗一塊三合一工業用地。
由年初至今,香港一共售出3幅住宅地,分别是荃灣寶豐路、堅尼地城西甯街和啟德第2A區2及3号地皮,以及一幅位于旺角洗衣街與亞皆老街交界大型商業地皮,成交價共涉逾132億港元。
據觀點新媒體了解,在流拍的6宗地塊中,包括3幅住宅官地:赤柱環角道、荃灣油柑頭及東涌第106B區,而一鐵一局分别推出位于小蚝灣的第一期發展項目、觀塘市中心第四及第五發展區項目第106B區,以及東涌東站亦相繼流標。
最近于11月9日出讓的港鐵旗下的東涌東站第一期物業發展項目,因無人入場競標即日流標,成為港鐵公司過去10年反應最差的招標項目。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審校:勞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