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帶來的影響似乎沒有想象中那麼大——那麼真實的市場動向又是怎樣的?9月20日,廣州最新放松了限購政策,市場又将迎來怎樣的變化?
編者按:又一年“金九”,在多項政策疊加影響下,以一線城市為代表的樓市,信心有所復蘇。正在經歷深度調整的房地産行業,看到了觸底回升的希望。
“道阻且長,行則将至”,中國房地産企業仍然在艱難環境中輾轉騰挪,期望市場能夠重回上行通道,並在這一輪周期中存活下來。
這個秋天,房企們是否等來了“一線生機”?觀點新媒體将選取“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中八家表現各有特點的標杆企業,通過調研、觀察他們的應對與調整,試圖洞悉市場變局。
觀點網 兩周前,在一片呼聲中,廣州、深圳兩地于8月30日率先取消首套房“認房不認貸”政策,打響了核心城市樓市政策調整的信号槍。
随後北京、上海迅速跟進,包括南京、濟南、青島、大連、蘭州等二線城市則宣布全面取消限購,政策優化力度超預期。
沒過幾天,廣州再次迎來重磅政策落地:有一套房/無房貸或已結清的,首付比例降至不低于30%,利率下限降至4.1%;購買第二套房的購房者也能受惠,商貸最低首付比例能實現40%。
利好政策釋放下,廣州土地和樓市市場氣氛熱烈。但伴随着台風海葵過境,連續多日暴雨襲擊廣州後,人們發現新房成交量出現了一定的滞後。
來自陽光家緣數據,新政第一周(9月28日-9月3日)廣州全市新房網簽919套,環比增加約20%;第二周(9月4日-9月10日),新房住宅網簽套數環比下跌7.94%降至846套。
而到了第三周(9月11日-9月17日),按照陽光家緣公布,廣州這周新房網簽成交才突破千套,錄得1129套,環比上漲了33.45%。
天氣原因是否真的造成如此大困擾?畢竟到訪項目的人數确實有明顯增長,而且觀察受暴雨影響不大的第三周,網簽數據也剛剛過千,尚無法與年初單周突破數千的情況相比。
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是,新政帶來的影響似乎沒有想象中那麼大——那麼真實的市場動向又是怎樣的?9月20日,廣州最新放松了限購政策,市場又将迎來怎樣的變化?(文章走訪與采訪發生在9月20日前)
我們将從廣州地區長期銷售“冠軍”越秀地産的角度,管中窺豹。而資料顯示,越秀地産在廣州區域總共擁有項目260余個,在售的項目也超過40個。
市場實況
新政出台之後,與其他城市一樣,廣州不少在售樓盤亦傳出取消促銷優惠,或後續推盤将漲價的消息。這些消息的依據是各大樓盤陸續公布的“樓盤人滿為患”、“到訪量急升”、“單日銷售XX億”等,一些具有“煽動性”的信息。
例如,合富研究院表示,注意到海珠優質豪宅琶洲·樾持續對舊客釋放“政策利好+清貨倒計時+漲價”等信号,來促進到訪與成交,並取得了一定的實際效果。
類似策略在觀點新媒體9月第三周走訪越秀地産另一高端項目越秀·天河·和樾府時也有體現。
資料顯示,越秀·天河·和樾府是越秀地産高端産品線“和樾府”繫列項目,前身為廣州2022年第二輪集中供地中搖号封頂的燕塘地塊三(AT020883地塊),成交價81.2億元,扣除配建面積(8405平方米)後折合樓面價5.08萬元/平方米,溢價率15%。
項目在2022年12月初開盤,推出105、108、125和140平方米四個戶型,綜合價格在7.2-8.5萬元/平方米之間。後來随着疫情防控政策放松,樓盤價格在2023年上半年有所上升。
據了解,在此前五一假期,天河·和樾府曾加推的125平方米戶型産品,銷售均價已達到約8.5萬元/平方米,部分單位售價更逼近9萬。據統計,比起開盤價格,同戶型總價上漲将近百萬,但有意向者仍絡繹不絕。資料顯示,天河·和樾府五一假期5天内去化4.2億元。
目前,據安居客APP上顯示,天河·和樾府在售參考價格仍為8.5萬元/平方米。
由于目前在售的僅剩余少量尾盤,開發商或許意在快速消耗剩余存貨,不至于影響接下來開盤動作。按照銷售人員說法,現時銷售均價只在每平方米7.9萬元水平,而且立即下定就能享受到99折的9月優惠。
銷售人員透露,由于天河·和樾府是核心地段項目,得益于新政,最近吸引了不少外圍區域人士,例如黃埔、花都的購房者到天河“上車”,甚至有佛山客戶專門到訪了解。
在交流過程中,其不時強調項目很快就要推售180平方米産品,該産品吹風價格将達到11萬/平方米。如果想要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到較小面積戶型,就要快點下決定。
觀點新媒體走訪的另一個和樾府項目——華發越秀·和樾府,該項目銷售人員也指出,新政降低了購房門檻,買二套房已還清貸款能享受3成首付,就算買二套房且未還清貸款也能獲得4成首付優惠,總體更利好二套買家,因此來看盤改善客很多。
華發越秀·和樾府地塊由越秀地産于2020年5月摘得,成交總價74.92億元,折合樓面價約32405元/平方米,溢價率16%。項目作為雙地鐵盤,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況且售價不高,被認為是近年廣州市内改善盤其中一個標杆。
網絡資料顯示,華發越秀·和樾府于2020年10月開盤,價格在4.4-5.6萬元/平方米;2021年3月加推96平方米三房産品,均價5.4-6.2萬元/平方米;兩個月後,推出110平方米和130平方米戶型,價格在5.9-6.8萬元平方米;
後續,該盤在2021年9月、12月以及2022年4月、6月、9月,今年上半年等均有推盤動作,而且一直賣很好。
數據顯示,華發越秀·和樾府2022年就為廣州樓盤銷售雙冠軍,全年成交金額錄得155.47億元,成交面積為25.8萬平方米。第一太平戴維斯數據,華發越秀·和樾府2023年上半年成交金額達到72億元,是廣州第二熱銷的樓盤。
銷售人員指出,項目目前平均售價在5.8-6萬元,去化很快。況且目前市面上能夠放心選擇的開發商已不多,越秀地産作為廣州本土實力國企,十分具優勢。據未經核實的網絡資料,新政後就曾有買家以最低3成首付成交該盤115平方米戶型、270平方米戶型産品。
觀點新媒體走訪的第三個樓盤是越秀·大學·星匯錦城,該項目地塊由越秀地産于去年12月第四次集中供地中,以32.9億元底價拿下的番禺區南村鎮興業大道南側地塊,折合樓面價14836元/平方米。
該項目定位極致剛需,雖然交通相對不便,但勝在上車難度低,推出76、84、98平方米戶型,最低3萬出頭就有交易,而周邊的二手樓盤價格在4萬元左右。
它搶在新政公布後的9月3日開盤,因此成交十分暢旺,據悉單日去化上百套。9月第二周周末加推的70平方米三房戶型也幾乎立刻被清空。
現場銷售人員告訴觀點新媒體,開盤首推的樓棟已基本售罄,現剩余的尾盤售價在3.2-3.8萬元/平方米。接下來即将有新樓棟能拿到預售證,而價格就可能會調整。
復蘇觀察
“日前營銷策略更着重消化自身余貨。”合富研究院在最新公布的周報(9月11日-9月17日)中指出,目前房企普遍将營銷重點放在“十一假期”。另外,受“持續降雨”影響,項目正常儲客/推售受挫,因此房企推貨亦維持在低位。
總體來說,9月初新政公布後即時效應很快消退,到月中廣州樓市氣氛弱于預期。
據合富研究院,更重要的原因來自,随着廣州“降首付”政策進一步落實,真正的執行標準由原先傳聞的“有房無貸/有房已結清:首付3成+利率4.1%”,已變為“首套首付3成、二套4成;利率分别為41%(對應首套房)、42%(對應“有房無貨款記錄”)及45%(對應“有房有貨款記錄”)。”
優惠力度減弱,令部分買家再次選擇觀望。
至于月初部分樓盤采取漲價、取消促銷的策略,更多停留在營銷策略上,且基本上屬于個别現象,“目標是針對原來已經看過盤,但還沒有下定決心的一些買家。”第一太平戴維斯華南區住宅銷售部董事劉曉南表示。
他總結目前樓市的情況是:“基礎空虛,後勁乏力,佯漲快售,能出盡出。”
其中針對新政更利好的剛改、改善客戶,劉曉南指,核心區的核心項目依然會有一部分的高端客戶在關注,他們在這一階段擁有很好的(購房)機會。但這類客戶的數量比三年前少了非常多。
事實上,眼下購房者對房地産的保值增值功能已存在疑慮,“現在正在看盤或真想要買的這群客戶,更多是真正的剛需、剛改,是要買來自用的,而不是買來投資的。”
因此,我們也能看到,目前在廣州真正能被帶動銷售改善的項目,依然還是核心地段的剛改或豪宅項目,另外是外圍、郊區一些讓利幅度較大的項目。
合富輝煌廣州公司市場首席分析師馮佩雲,也同意新政後市場的流量依舊只是會比較集中在一些核心的項目上:“要麼是市中心的項目,要麼是外圍成熟片區的項目,而且是定價比較合理的項目。”
她表示,廣州近幾年樓市成交分化明顯,新政之後,原本賣得好的樓盤還會賣得更好,但是之前成交不是很好的樓盤,在新政下的恢復就沒有那麼明顯。
至于對後市的預判,馮佩雲相信這次新政的效果,不是一種“v型”的反彈,更多的是一種溫和回升的過程。
資料顯示,目前新政後三周廣州的新房網簽成交每周平均僅1090套,環比上升明顯只是因為8月份市場超跌,導致基數太低,遠比不上2023年年初的數據。
按照披露,2023年8月份廣州新建住宅網簽套數跌至4136套,環比下降了20%,同比下降了32%。而2023年3月第四周(3月20日-3月26日)廣州全市網簽單周成交數量曾達到3099套,環比前一周上漲43.41%。
劉曉南提出,新政其實給開發商一個搶明年“入場券”的機會窗口。臨近的國慶黃金周,可能會有一個小熱潮,“但之後或沒有太多支撐讓樓市漲價,讓樓市迎來一個銷售的高峰。”
真正的行情可能要到明年上半年,劉曉南稱歸根結底需要經濟指標回升站穩,消費者對未來的預期更加積極正面。
至于接下來的政策,他預期會變得越來越寬松,讓市場慢慢醞釀培育信心。“而不是出一個政策,大家信心滿滿地沖進去。我覺得這樣的市場基礎已經不存在了。”
馮佩雲也指,經濟不好會制約樓市的整體恢復。目前購房者對自己的收入和就業的預期偏悲觀;不敢加杠杆,也不願意加杠杆;另外,本身廣州房價的絕對值已經很高了。
因此,今年出現樓市全面復蘇的幾率預計不高。開發商們的整體策略将是繼續抓住政策窗口期出貨,一方面保證安全,另一方面部分大型央企、國企需要抓住目前的土地機會購地。
主場優勢
越秀地産明顯屬于後者。
據多個榜單,越秀地産已是廣州本地多年的銷售冠軍,另外也長期占據個盤成交的頭部位置。例如上述提到,2022年廣州銷售成交金額最高的項目就是華發越秀·和樾府。
廣州自然也是越秀地産最大的糧倉。
從銷售數據上看,越秀地産2021年在廣州區域實現的合同銷售額606億元,同比增長8.6%,占全部銷售額約52.63%;2022年數據為銷售金額531.9億元,占比42.5%;2023年上半年,越秀地産在廣州實現銷售402.6億元,占比達48.1%。
另截至2023年6月30日,越秀地産總土儲2813萬平方米中廣州亦占比達40%。
越秀地産的優勢來自于:一方面,大股東越秀集團+二股東廣州地鐵集團的雙國企股東背景,讓其在融資渠道上保持着優勢。另一方面,“地産+基金”操盤模式+國企合作+TOD+産業勾地的拿地模式,在保持三道紅線“綠檔”的條件下,能以較低成本快速拓展。
同時,由于得到廣州地鐵入股成為第二大股東,目前廣州市内一些最優質的TOD地塊都由越秀地産收入囊中。
這些TOD項目是越秀地産在廣州的銷售主力。例如來自第一太平戴維斯數據,廣州2023年上半年成交金額最高的項目正是越秀地産的赤沙TOD項目,成交金額達到驚人的109.4億元,粗略計算,單項目便貢獻了越秀地産廣州區域四分之一的銷售額。
琶洲赤沙TOD項目由越秀地産通過關聯收購獲得。
尤其值得觀察的是2021年中旬至今這段時期,在絕大多數房企不得不面對融資渠道收緊或現金短缺並減少拿地,越秀地産反而能保持較為積極的投資力度。
從目前房企布局策略來看,一二線高能級城市是絕對的重心,但競争者反而更少了。而且“政府明顯加大了在市中心的供地。而且目前溢價率達到15%就直接進入搖号環節了,對于一些優質地塊。”馮佩雲補充。
這實際上降低了頭部企業的拿地成本。
據統計,廣州今年出讓的主城區地塊,多數由越秀、保利、中海、華潤等國央企包攬,不過更高的集中度往往意味着更激烈的競争。
除公開市場外,越秀地産也已加強介入城市更新市場。在廣州的舊改新模式下,越秀集團目前已被認定為市級做地主體之一。
據管理層此前透露,越秀地産接下來将在做好風險管控、預期管控的前提下,更積極參與舊改。包括目前重點着眼的廣州市海珠區城市新中軸(海珠)片區,以及天河區的環五山創新策源區。
越秀地産在廣州根基深厚,資料顯示,截至目前在廣州區域總共擁有項目260余個,最主要在售的項目也保持約30個。
這令越秀地産在廣州市場保持着優勢,據悉目前市占率已達到約12%,幫助其在接下來的不算明朗的市況中保持靈活性,不管有沒有新政的刺激。
而最新消息,廣州在9月20日突然宣布放松限購。
其中在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雲(不含江高鎮、太和鎮、人和鎮、鐘落潭鎮)、南沙等區購買住房的,廣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限購2套住房;非廣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能提供購房之日前2年在本市連續繳納個人所得稅繳納證明或社會保險證明的,限購1套住房。
同時,将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雲、黃埔、番禺、南沙、增城等區個人銷售住房增值稅征免年限從5年調整為2年。
此舉優化了住房限購和增值稅免稅年限,再次降低了購房門檻,特别是能吸引更多的外地客到廣州購房。
廣州此次放松,也印證了此前流傳的關于一線城市将“放開限購”的傳言。另自9月以來,已有沈陽、南京、大連、蘭州、青島、濟南、福州、鄭州、合肥、無錫、武漢11座二線城市全面取消了限購。
房地産政策力度再次加強,可以預見十一國慶假期的樓市熱度有望更加突出,開發商們也有可能加快推盤的節奏搶占先機。而據合富研究院,新政後第三周(9月11日-9月17日)廣州全市則僅有一個樓盤推新約210套新房,整體供應較弱。
從上述走訪的幾個樓盤得到的信息,越秀地産目前也正為可能到來的國慶小熱潮作準備,包括促銷去化現有項目尾盤,並籌備項目新樓棟的取證與加推。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劉子棟 彭瑩琛
審校:劉滿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