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家”到“管家”,多年來的合作經驗,讓旭輝代建業務有了一定優勢。
觀點網 善于合作的旭輝,其代建業務又迎來了新夥伴。
9月21日,旭輝建管官微消息,近日,旭輝建管與北京住總集團雙方高層領導于北京展開深度座談交流,並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旭輝建管表示,未來将充分發揮其在供應鍊、運營管理體繫、産品力等方面的優勢,與北京住總集團實現優勢互補,共同推進更多優質項目的落地兌現。
據了解,北京住總集團為國有獨資公司,成立于1983年5月,是以房地産開發和建安、市政施工為主業,以住宅和各類公共建築為主産品,擁有建設部頒發的房屋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和房地産開發一級資質等企業資質。
2019年,北京城建集團與北京住總集團實施合並重組,将北京住總集團的國有資産無償劃轉給北京城建集團,並由北京城建集團對其行使出資人職責。彼時合並重組後,新的北京城建集團資産總額超過3000億元,營業收入接近1200億元,利潤總額近50億元。
觀點新媒體獲悉,在房地産項目上,住總是一家偏好合作的企業,之前的北京銷冠海澱幸福里項目,便是由“華潤+首開+住總+中交+北科建”共同合作開發。
而旭輝,同樣是行業内善于合作的房企。此前旭輝業績之所以快速增長,便得益于合作開發模式。觀點新媒體獲悉,旭輝是較早開始采取合作的房企,合作項目數量多且比重高,被稱為行業 “合作之王”,合作對象包括央企、港企、民營各類企業。
在行業下行期,合作卻成了旭輝的掣肘,但有分析指出,這並不意味着旭輝采取合作開發道路的失敗,而是這一模式的推進過程過于激進,缺乏合理選擇。也就是說,如果旭輝合作夥伴以央國企為主,境況或不至于此。
從現狀來看,目前不少央國企、地方城投企業也存在合作訴求,這類企業具備資金和資源優勢,民營企業則在效率和産品力方面占優。
值得關注的是,旭輝的商業闆塊也延續其“合作”基因。有數據統計,目前旭輝商業已開業的14個項目中,至少7個屬于合作開發。
從“東家”到“管家”,多年合作經驗,讓旭輝代建業務有了一定優勢。觀點新媒體獲悉,旭輝建管的五大業務模式分别是政府代建、商業代建、資本代建、企業定制和管理咨詢。目前,旭輝建管已與蘇州相高新、城南建投上投集團等國資企業展開合作、政府/國企類代建合同額占比近50%。
一位分析人士指出,一些地方城投平台前兩年拿了不少項目,由于前兩年地價高,加上銷售仍未徹底回暖,市面上真正能賺錢的項目並不好找,城投或地方國資們會傾向于找品牌力強的代建方,希望做出産品溢價,放大項目總貨值。
旭輝建管是他們的選擇之一。旭輝建管總裁劉冰洋曾在接受觀點新媒體采訪時表示,旭輝建管重在提供全流程、全方位解決方案,而非單純蓋房子。“從自投做甲方,到轉身做乙方做服務,我們更需要的是思維的轉變,而思維轉變對不同的企業、不同的文化來說是不一樣的。”
定制化建管專家,是旭輝建管摸索出來的适合自己的定位。2023年,旭輝建管發布“定制化服務體繫”,也就是針對每位委托方提供差異性服務,從而實現價值最大化。
比如,在結合代建項目特點與實操經驗後,旭輝建管總結出30個成本管控的關鍵節點,能夠通過不同節點間的靈活組合,為委托方定制覆蓋項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服務方案。
根據旭輝建管成本專業介入深度的不同、成本目標設置方式的不同,旭輝建管也為委托方提供全過程成本管理服務、總成本限額管理服務、成本咨詢服務這三種不同的成本定制化服務。
劉冰洋分享,旭輝建管擅長梳理業主的需求。首先是資管視角下的項目診斷。代建項目合作最關鍵的是,前期像醫生一樣望聞問切,先把項目診斷清楚,機會在哪兒?風險在哪兒?解決路徑是什麼?資源匹配怎麼樣?
他表示,原來大家以為代建只是簡單的來料加工,把面粉做成面包;但現在看,随着行業進入新階段,資管理念一定會深入人心。
不過,就觀點新媒體了解,此前旭輝建管多還是與企業采取項目合作,此次則是和在區域具備優勢的住總建立長期合作,這類模式或許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從2021年成立至今,旭輝建管已在代建行業中具備一定規模優勢。資料顯示,截止目前,旭輝建管累計簽約項目超80個,分布在上海、北京、廣州、 深圳、重慶、南京、蘇州、西安、長沙、武漢、成都、合肥、珠海、昆明、無錫、甯波、石家莊等重點城市,2023年新增在管項目超27個,累計在管總建面超1400萬平米。
解局 | 從局外到局内,觀察和解讀行業、企業與市場的真實一面。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陳玲
審校:劉滿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