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虹強調,穩住建築業和房地産業兩根支柱,對推動經濟回升向好具有重要作用。進一步落實好降低購買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換購稅費減免、個人住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等政策措施。
住建部部長召開企業座談會 強調穩住建築業和房地産業兩根支柱
7月27日,據中國建設報報道,住房城鄉建設部倪虹部長召開企業座談會,就建築業高質量發展和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與企業進行深入交流。
會上,8家來自建築施工、建設科技、房地産等領域的國有、民營企業負責人作了重點發言,結合企業生産經營實際,分析了當前行業發展的現狀和趨勢,表達了對相關政策落實情況的真切感受,就推動行業健康發展提出了政策建議。
倪虹強調,穩住建築業和房地産業兩根支柱,對推動經濟回升向好具有重要作用。要以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為方向,大力推動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充分發揮建築業“促投資、穩增長、保就業”的積極作用。要繼續鞏固房地産市場企穩回升态勢,大力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進一步落實好降低購買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換購稅費減免、個人住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等政策措施;繼續做好保交樓工作,加快項目建設交付,切實保障人民群衆的合法權益。
倪虹指出,要堅持繫統思維、協同發力,通過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要深化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科技賦能,提高住房品質,為人民群衆建造“好房子”。希望建築企業和房地産企業積極參與保障性住房建設、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金融監管總局:6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産總額同比增長10.5%
7月27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召開銀行業保險業上半年數據發布會。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截至6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産總額406.2萬億元,同比增長10.5%。保險公司總資産29.2萬億元,同比增長9.6%。保險資金運用余額26.8萬億元,同比增長9.7%。
上半年,人民币貸款新增15.7萬億元,同比多增2.02萬億元。銀行保險新增債券投資6.4萬億元。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3.2萬億元,同比增長12.5%,提供風險保障金額6930萬億元,賠款與給付支出9151億元,同比增長17.8%。
初步統計,上半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1.3萬億元,同比增長2.6%,增速較去年同期下降4.5個百分點。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余額增加4561億元。撥備覆蓋率為206.1%,持續保持較高水平。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4.66%。目前,保險業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190.3%,保持在合理區間。
上半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4萬億元,較年初增加2021億元。不良貸款率1.68%,同比下降0.08個百分點。商業銀行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比例為84.8%,保持較低水平。銀行保險機構流動性總體保持平穩。商業銀行流動性覆蓋率150.9%。保險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同比增長。
金融監管總局:上半年住房租賃貸款同比增長90.2%
7月27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表示,上半年持續加大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持力度。
上半年,制造業貸款新增3.5萬億元,同比多增1861億元。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新增3.8萬億元,同比多增1.1萬億元。民營企業貸款新增5.5萬億元,同比多增9016億元。
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投放力度加大,92%用于支持購買首套房,合理滿足剛需群體信貸需求。住房租賃貸款同比增長90.2%。保障性安居工程貸款持續增長。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基礎設施建設貸款余額同比多增1.05萬億元,制造業貸款余額同比多增1800多億元。
上半年末,養老理财産品同比增長75.1%,個人養老金理财快速增長,特定養老儲蓄存款達到377億元。
金融監管總局:引導銀行保險機構加大對消費的支持力度
7月27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表示,引導銀行保險機構加大對消費的支持力度,規範發展消費金融産品和服務,鼓動新能源汽車、綠色家電等大宗商品消費,促進居住消費提升,積極發展服務消費,釋放出行消費潛力,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大力倡導綠色低碳消費,增強居民的消費信心。
數據顯示,6月末,信用卡、汽車和其他綜合消費貨款比年初增加7100多億元。下一步,将抓好前期出台的各項政策落實,加大對擴大内需的金融支持力度,強化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全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金融監管總局:6月末小微企業信用貸同比增長37.93%
7月27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表示,信貸供給持續增加。截至2023年6月末,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7.37萬億元,有貸款余額客戶數4115.12萬戶,兩項指標過去五年平均增速已超25%。
該局還表示,針對小微企業缺乏抵押擔保、貸款期限與生産經營周期不匹配等問題,鼓勵銀行開發信用貸、續貸、中長期貸款産品。截至2023年6月末,小微企業信用貸、續貸、中長期貸款同比分别增長37.93%、30.64%、24.45%。
央行:6月共發行各類債券6.34萬億 月末市場托管余額150.3萬億
7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披露了2023年6月份金融市場運行情況。
債券市場發行方面,6月份,債券市場共發行各類債券63377.8億元。國債發行8299.4億元,地方政府債券發行8302.3億元,金融債券發行8108.2億元,公司信用類債券1發行13417.1億元,信貸資産支持證券發行267.7億元,同業存單發行24746.1億元。
截至6月末,債券市場托管余額為150.3萬億元。其中,銀行間市場托管余額130.2萬億元,交易所市場托管余額20.1萬億元。分券種來看,國債托管余額26.1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券托管余額37.5萬億元,金融債券托管余額36.4萬億元,公司信用類債券托管余額32.2萬億元,信貸資産支持證券托管余額2.3萬億元,同業存單托管余額14.4萬億元。商業銀行櫃台債券托管余額442億元。
債券市場運行方面,6月份,銀行間債券市場現券成交27.0萬億元,日均成交12876.1億元,同比增加20.0%,環比增加3.3%。交易所債券市場現券成交3.9萬億元,日均成交1973.3億元。商業銀行櫃台市場債券成交7.6萬筆,成交金額182.7億元。
此外,截至2023年6月末,境外機構在中國債券市場的托管余額為3.33萬億元,占中國債券市場托管余額的比重為2.2%。其中,境外機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托管余額為3.28萬億元;分券種看,境外機構持有國債2.1萬億元、占比65.5%,政策性金融債0.7萬億元、占比22.1%。
央行:6月份銀行間貨币市場成交169.5萬億 同比增加21.2%
7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披露了2023年6月份金融市場運行情況。
在貨币市場,6月份,銀行間貨币市場成交共計169.5萬億元,同比增加21.2%,環比減少0.7%。其中,質押式回購成交155.1萬億元,同比增加23.6%,環比基本持平;買斷式回購成交5290.8億元,同比減少2.5%,環比增加3.0%;同業拆借成交13.9萬億元,同比增加0.1%,環比減少8.4%。交易所標準券回購成交38.5萬億元,同比增加11.3%,環比增加1.6%。
6月份,銀行間質押式回購月加權平均利率為1.67%,環比上升13個基點;同業拆借月加權平均利率為1.57%,環比上升7個基點。
在票據市場,6月份,商業匯票承兌發生額2.4萬億元,貼現發生額1.8萬億元。截至6月末,商業匯票承兌余額17.7萬億元,貼現余額12.1萬億元。
6月份,簽發票據的中小微企業9.6萬家,占全部簽票企業的91.9%,中小微企業簽票發生額1.5萬億元,占全部簽票發生額的63.9%。貼現的中小微企業9.1萬家,占全部貼現企業96.2%,貼現發生額1.3萬億元,占全部貼現發生額69.6%。
股票市場方面,6月末,上證指數收于3202.1點,環比下降2.5點,降幅為0.1%;深證成指收于11026.6點,環比上漲232.7點,漲幅為2.2%。6月份,滬市日均交易量為3916.7億元,環比減少5.1%;深市日均交易量為5697.7億元,環比增加10.5%。
央行:鼓勵支持養老金等按照商業化原則投資創投基金
7月27日消息,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張青松在發布會上指出,科技創新是一個探索性、創造性的工作,投入不一定有産出,但是不投入肯定沒産出。所以,金融機構、金融産品、金融體繫怎樣支持有較大不确定性的科技創新活動,是我們必須回答的重大課題。
張青松表示,要滿足初創期科技企業的融資需求,要定位以股權投資為主,股權投資是滿足初創期科創企業資金需求的主要方式,同時要采取“股貸債保”聯動的綜合支撐體繫。
一是多方面拓展創投基金的中長期資金來源。鼓勵和支持保險資金、企業年金、養老金等按照商業化原則投資創投基金。支持保險資産管理機構、銀行理财子公司開發與創投特點相匹配的長期投資産品。
二是引導創投機構加大投早投小力度。要建立健全創投基金的考評和容錯免責機制,讓他們放下包袱,綜合算賬,算長遠賬,更好地發揮投早投小的引導作用。
三是不斷豐富創投基金的退出渠道。推動注冊制改革走深走實,不斷提高上市的融資效率。發展創投二級市場基金,擴大私募基金份額轉讓試點範圍。活躍並購市場,在整個創投基金退出轉化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另外,在我國的銀行信貸市場里,與並購活動相關的並購貸款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四是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推出适合初創期企業特點的信貸産品。初創企業有高收益、高風險的特點,調動投貸兩方面積極性,在貸款過程中附加一些股權投資的條款,如果成功能夠獲得更高收益,這個高收益可以彌補貸款損失,實現銀行信貸資金的可持續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審校:徐耀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