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産大行業離不開政策與宏觀經濟、金融大環境。高屋建瓴、大處着眼,才能真正讀懂。
國務院:在超大特大城市穩步實施城中村改造 支持民間資本參與
7月21日,《關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的指導意見》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審議通過。
會議指出,将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實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擴大内需、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要堅持穩中求進、積極穩妥,優先對群衆需求迫切、城市安全和社會治理隐患多的城中村進行改造,成熟一個推進一個,實施一項做成一項,真正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會議指出,要堅持城市人民政府負主體責任,加強組織實施,科學編制改造規劃計劃,多渠道籌措改造資金,高效綜合利用土地資源,統籌處理各方面利益訴求,並把城中村改造與保障性住房建設結合好。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大對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支持,積極創新改造模式,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參與,努力發展各種新業态,實現可持續運營。
觀點新媒體了解到,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目前我國共有7個超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和14個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0-1000萬),全國共有105個大城市,包括7個超大城市、14個特大城市、14個Ⅰ型大城市以及70個Ⅱ型大城市。
超大城市包括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成都、天津。
特大城市包括武漢、東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陽、青島、濟南、長沙、哈爾濱、鄭州、昆明、大連。
廣州拟就城中村改造立法 加強住房保障和人才安居放首位
7月17日,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官網挂出了關于征集《廣州市城中村改造條例(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
觀點新媒體獲悉,《廣州市城中村改造條例》是今年廣州的重點立法項目。為了做好起草工作,保障立法的科學性、民主性和合法性,在立法過程中通過多種渠道,廣泛征求和聽取社會公衆的意見,現向社會公衆公開征求意見。
這是廣州首次針對城中村改造進行的立法工作。也是全國首個将出台的專門針對城中村改造的地方性法規條例。
據《征求意見稿》,城中村改造意見征求主要涉及以下8個方面,其中“通過城中村改造加強住房保障和人才安居”放在首位。
一是關于通過城中村改造加強住房保障和人才安居的意見或建議。未來,廣州将更加注重和突出城中村改造的公共利益屬性,堅持以城中村改造促進城市空間功能優化和城市品質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二是關于城中村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的意見或建議。未來,城中村改造或将對單位土地生産效率及綠色發展指標等提出更高要求,而非單一粗放型的發展模式。
三是關于城中村改造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的意見或建議。本次也将更加突出歷史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延續歷史文化傳承,維護城市脈絡肌理,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全面保護廣州歷史文化名城風貌。
四是關于城中村改造中加強樹木保護的意見或建議。《征求意見稿》在大方向上與“三舊”改造對樹木的保護要求一致,将為廣州市綠色發展、有機更新保駕護航。
五是關于城中村改造有關補償安置和權益保障的意見或建議。
六是關于通過收回集體土地使用權、開展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行政裁決等方式解決城中村改造拆遷補償争議的意見或建議。
關于土地征收、變更土地所有權等方式,此前在城中村改造中已經有過很多實踐與經驗。然而,備受市場期待的行政裁決方式卻由于城市更新條例而遲遲未能執行。《征求意見稿》或将在後續明确行政裁決的前提與要求,進一步以此舉保障絕大多數權益人的合法利益。
七是關于通過城中村改造将集體土地轉為國有土地的意見或建議。
八是關于城中村改造的其他意見或建議。
另悉,公衆的意見或建議可于2023年8月1日前反映或提交。
北京公積金管理中心:2022-2023年度結息已完成 共101.77億元
7月21日,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北京住房公積金2022-2023年度結息對賬公告》。
根據公告顯示,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完成2022-2023年度(2022年7月1日-2023年6月30日)住房公積金結息對賬工作,為北京地區657,298家繳存單位13,231,046名繳存職工的住房公積金計結利息101.77億元,本息合計7,320.55億元。
央行上海總部:繼續支持跨境電商人民币業務
7月20日,上海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跨境人民币業務部主任施琍娅表示,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将繼續支持跨境電商人民币業務,進一步發揮跨境人民币結算業務服務實體經濟、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的作用,支持外貿新業态發展;支持“絲路電商”跨境貿易使用自由貿易賬戶和人民币結算,探索境内銀行與境外支付機構合作為“絲路電商”提供全流程配套金融服務;加大政策宣傳,全力推進上海市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
觀點新媒體獲悉,近年來,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秉承服務實體經濟的原則,以便利化的跨境人民币結算,大力支持跨境電商業務發展。目前,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已按照總行發布的統一規則累計辦理完成19家支付機構備案,支持其與銀行合作開展跨境電商人民币業務,數量位居全國前列。今年上半年,上海市支付機構為跨境電商業務辦理人民币結算同比增長37.5%,在本外币收支中占比遠超五成。
發改委等多部門:構建黃河國家文化公園 促進黃河文化旅遊融合
7月17日,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官微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等部門已聯合印發了《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
《規劃》範圍包括黃河流經的青海、四川、甘肅、甯夏、内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以黃河幹支流流經的縣級行政區為核心區,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和黃河故道發展歷史延伸至聯繫緊密區域。
《規劃》包括規劃背景、總體思路、分類建設重點功能區、推進實施重點任務、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加強規劃實施保障等6部分内容及其相應附件。
《規劃》提出構建黃河國家文化公園“一廊引領、七區聯動、八帶支撐”總體空間布局,分類建設管控保護、主題展示、文旅融合、傳統利用等4類重點功能區;提出全面推進強化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深化黃河文化研究發掘、提升環境配套服務設施、促進黃河文化旅遊融合、加強數字黃河智慧展現五大重點任務實施。
《規劃》強調,要堅持保護優先,強化傳承,加強文物和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嚴格落實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堅持文化引領,彰顯特色,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豐富内涵和歷史意義,全面闡釋黃河文化時代價值;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充分考慮地域廣泛性和文化多樣性、資源差異性,實行差别化政策措施;堅持積極穩妥,改革創新,兼顧歷史與現實,打造民族性世界性兼容的文化名片。
江蘇上半年全省GDP同比增6.6% 房地産開發投資下降2.3%
7月21日,江蘇省統計局公布數據,上半年全省實現生産總值60465.3億元,同比增長6.6%,比一季度加快1.9個百分點。
觀點新媒體獲悉,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720.2億元,同比增長3.5%;第二産業增加值26613.4億元,同比增長7.1%;第三産業增加值32131.7億元,同比增長6.3%。
農業生産總體平穩,夏糧生産再獲豐收。上半年,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産值3282.8億元,可比增長3.9%,比一季度加快0.5個百分點。夏糧總産量1407.1萬噸,比上年增加6.8萬噸,同比增長0.5%。上半年,生豬出欄1245.4萬頭,同比增長7.8%;6月末,生豬存欄1385萬頭,同比增長5.9%。上半年,蔬菜總産量同比增長2.9%,瓜果産量同比增長2.7%。
工業生産恢復向好,超七成行業保持增長。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3%,比一季度加快2.8個百分點。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3%,制造業增長8.6%,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産和供應業增長4.9%。
服務業有力復蘇,生活性服務業增長加快。上半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3%,比一季度加快1.3個百分點。1—5月,全省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9%。
消費品市場加快恢復,升級類消費快速回補。上半年,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049.6億元,同比增長10%,比一季度加快2.2個百分點。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20680.7億元,增長8.7%;餐飲收入2368.9億元,增長23.4%。升級類消費增勢良好,出行類消費較快增長,基本生活類消費穩定恢復。
固定資産投資穩中有升,制造業投資引領增長。上半年,全省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5.5%,比一季度加快0.5個百分點。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3.6%,高新技術産業投資增長14.8%,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9.1%,房地産開發投資下降2.3%。
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工業生産者價格同比下降。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漲幅比一季度收窄0.8個百分點。其中,城市上漲1%,農村上漲1%。分類别看,食品煙酒價格上漲2.9%,衣着價格上漲1.4%,居住價格上漲0.1%,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1.1%,交通通信價格下降3.2%,教育文化娛樂價格上漲1.5%,醫療保健價格上漲3.3%,其他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3.8%。6月份,全省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2%。
居民收入平穩增長,城鎮調查失業率下降。上半年,江蘇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95元,同比增長5.6%。其中,工資性收入15876元,增長5.9%;經營淨收入3479元,增長3.3%;财産淨收入2830元,增長1.7%;轉移淨收入5609元,增長8.2%。
新興産業快速發展,發展質效持續提升。新興産業規模持續壯大。上半年,全省高新技術産業、工業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分别為49.6%、41.1%,比去年同期分别提升0.7個、1.3個百分點。
總體來看,上半年,随着經濟社會全面常态化運行,各項政策持續顯效,全省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但也要看到,全球宏觀經濟形勢錯綜復雜,經濟持續恢復向好的基礎仍不穩固。
福建上半年GDP同比增長3.8% 出口值同比下降5.3%
7月21日消息,根據地區生産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上半年福建全省生産總值25547.8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8%,增幅比一季度提高2.1個百分點。
觀點新媒體獲悉,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為1205.00億元,同比增長4.1%;第二産業增加值為11727.64億元,增長1.7%;第三産業增加值為12615.16億元,增長5.7%。
福建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0.7%,比一季度提高5.6個百分點;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8%,比一季度提高1.3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2%,比一季度提高0.7個百分點。
福建省上半年經濟增長較低迷的原因之一是出口遇冷,上半年福建省出口值為5592.1億元,同比下降5.3%,是江蘇省之外另一個出口負增長的經濟強省,
另悉,2022年上半年,福建經濟總量為24605億元,排第7。增速位居全國第6,增速為4.6%。也是2022年上半年經濟增速十強中,唯一的東部沿海省份,其他9強均是中西部省份。
福建:上半年房地産開發投資同比下降11.2% 住宅投資下降12.2%
7月21日,福建省統計局公布了2023年1-6月福建省房地産開發和銷售情況。
數據顯示,福建省1-6月房地産開發投資同比下降11.2%。其中,住宅投資下降12.2%,占房地産開發投資的比重為73.4%。房地産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同比下降11.4%。其中,住宅施工面積下降12.6%。房屋新開工面積下降0.9%。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下降5.4%。房屋竣工面積下降3.6%。其中,住宅竣工面積下降2.1%。
商品房銷售情況:1-6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9.9%。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7.0%。商品房銷售額下降3.5%。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2.5%。
房地産開發企業到位資金情況:1-6月房地産開發企業到位資金同比下降26.6%。其中,國内貸款下降28.0%;自籌資金下降25.8%;定金及預收款下降20.9%;個人按揭貸款下降39.8%;其他資金下降24.0%。
天津:上半年全市GDP同比增4.8% 房地産開發投資下降46.7%
7月21日,天津市統計局發布上半年天津市經濟情況數據。
數據顯示,根據地區生産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上半年我市地區生産總值為7842.83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8%。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80.54億元,同比增長4.2%;第二産業增加值2678.54億元,同比增長3.0%;第三産業增加值5083.75億元,同比增長5.7%。
上半年,農林牧漁業總産值同比增長4.1%。夏糧再獲豐收,總産量74.47萬噸,同比增長2.1%。
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2%,比一季度加快0.1個百分點。分産品看,城市軌道車輛産量增長4.6倍,新能源汽車産量增長1.9倍,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産量增長22.2%,天然原油産量增長5.6%。
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占全市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為64.8%。其中,金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2%,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增長9.6%,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增長3.1%,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增長21.5%。
上半年,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同比下降16.0%。分領域看,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9%,基礎設施投資下降4.9%,房地産開發投資下降46.7%。
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1%,比一季度加快1.6個百分點。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增長13.1%,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1.1%,金銀珠寶類增長40.3%,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24.1%,新能源汽車增長61.8%,智能手機增長42.0%。
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18.96萬人。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55元,同比增長4.7%,比一季度加快1.6個百分點。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48元,增長4.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40元,增長6.6%。
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5%。分類别看,食品煙酒價格同比上漲1.6%,衣着上漲1.2%,居住上漲0.4%,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0.5%,交通通信下降3.6%,教育文化娛樂上漲2.8%,醫療保健上漲0.3%,其他用品及服務上漲2.8%。
重慶:2023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長4.6% 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4%
7月20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2023年上半年重慶市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同日,重慶市統計局發布2023年上半年重慶市經濟運行情況。
數據顯示,根據地區生産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上半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4345.95億元,同比增長4.6%。其中,第一産業實現增加值686.33億元,增長4.5%;第二産業實現增加值5747.37億元,增長4.0%;第三産業實現增加值7912.25億元,增長5.0%。
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0%,制造業增長3.0%,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産和供應業增長8.7%。
1-5月,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181.27億元,同比增長5.9%,比1-2月加快1.3個百分點,10個行業門類營業收入均實現正增長;實現營業利潤133.79億元,增長19.5%,10個行業門類均實現盈利。
上半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398.43億元,同比增長6.2%,比一季度提高1.5個百分點。
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4%。分領域看,基礎設施和工業投資分别增長9.7%和8.8%,二者合計拉動全市投資增長5.3個百分點;房地産開發投資下降21.0%,降幅較1-5月收窄2.1個百分點。
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4%。上半年,全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20元,同比增長5.3%。上半年,全市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5%,比一季度下降0.1個百分點。
佛山上半年全市GDP同比增長5.2% 固定資産投資同比下降5.2%
7月21日,佛山統計發布2023年上半年經濟報告。上半年全市地區生産總值為6070.77億元,同比增長5.2%。
觀點新媒體獲悉,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96.41億元,同比增長3.8%;第二産業增加值3306.07億元,增長7.0%;第三産業增加值2668.29億元,增長3.1%。
農業經濟保持平穩,其中漁業支柱地位鞏固,持續增産增效。上半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産值217.28億元,同比增長5.0%。生豬産能繼續提升。漁業産值86.01億元,增長5.3%,占農林牧漁總産值比重39.6%。全市水産品總産量37.22萬噸,增長4.7%。蔬菜生産總體平穩。
工業生産穩步上升,主導行業貢獻明顯。上半年,全市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002.69億元,同比增長7.2%,較一季度加快0.9個百分點。現代産業增勢良好,先進制造業增長8.4%。
服務業整體回升,生活性服務業較快增長。上半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1%,較一季度加快0.7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拉動由一季度的1.1個百分點提高至1.4個百分點。
工業投資保持較快增長,新入庫項目拉動明顯。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産投資同比下降5.2%。分領域看,項目投資增長23.1%,工業投資增長35.5%,工業技改投資增長29.7%。新入庫的項目有力支撐,全市新入庫工業投資項目693個,上半年完成投資占全市工業投資比重達31.4%,拉動工業投資增長42.5個百分點。
消費市場明顯回溫,居住類增長消費增勢較好。上半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57.94億元,同比增長3.5%,增速較一季度加快2.7個百分點。分類型看,商品零售額1697.2億元,增長2.6%;餐飲收入160.74億元,增長14.9%。
财政稅收平穩增長,金融市場穩健發展。上半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04.01億元,同比增長0.66%,較一季度下降2.15個百分點;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96.86億元,增長0.69%。截至6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币存款余額2.75萬億元,增長20.96%,較3月末下降0.09個百分點;貸款余額1.99萬億元,增長13.58%,較3月末上升0.16個百分點。
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小幅回落。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0.5%,較一季度下降0.5個百分點。食品煙酒價格上漲2.6%、其他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2.4%、衣着價格上漲1.3%、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6%、醫療保健價格下降0.1%、教育文化娛樂價格下降0.3%、居住價格下降0.7%、交通通信價格下降1.1%。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下降0.8%,較一季度下降0.7個百分點。
總體來看,上半年,佛山市經濟運行延續恢復向好态勢,但經濟全面回升基礎仍需加固。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審校:劉滿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