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接新市民、青年人和住房困難家庭租購需求,天津市加快構建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不斷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
觀點網訊:5月29日,天津市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了市政府關于研究處理對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工作情況報告審議意見的報告。
觀點新媒體從報告中了解到,對接新市民、青年人和住房困難家庭租購需求,天津市加快構建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不斷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
包括合理安排房源籌集,引導知名民營企業住房租賃品牌參與天津市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運營。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底,共引入12家國有企業、13家民營企業參與建設運營。
還有盤活利用企事業單位自有閑置土地新建23個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利用産業園區配套用地新建4個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利用存量住宅房屋改建46個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其中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底,通過企事業單位自有閑置土地新建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5個,利用存量住宅房屋改建項目14個。
另外,在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選址優先安排在商業聚集區、軌道交通站點、工業産業園區附近,提供配套完善、交通便捷的居住環境。目前位于商業聚集區項目14個,軌道交通站點周邊項目20個,輻射工業産業園區項目104個,其中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底,新增輻射産業園區項目15個,為臨港産業園、風電産業園、武清經濟技術開發區等41個産業園區發揮服務保障作用,有力促進職住平衡。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審校:楊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