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納斯達克的“回A”長路 博納影業蹉跎六年終獲核準上市

观点网

2022-07-29 21:40

  • 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行業遭遇重創、票房增速放緩,此前涌入行業的熱錢紛紛撤離,在前方等待着博納影業的又将會是什麼?

    觀點網 經過長達六年的等待,博納影業回A之路終于迎來了曙光。

    7月28日,證監會官網發布《關于核準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批復》,核準博納影業公開發行不超過2.75億股新股。

    證監會指出,本次發行股票應嚴格按照報送證監會的招股說明書和發行承銷方案實施,本批復自核準發行之日起12個月内有效。

    業績還穩健

    據了解,博納影業成立于2003年,是國内頭部影視公司,累計出品影片超過250部,包含《長津湖》《長津湖之水門橋》《中國機長》《我和我的祖國》《紅海行動》等影片。

    其中,有10部影片票房超過10億元,67部影片票房超過1億元,累計總票房超過350億元。

    據博納影業2020年披露的招股書(目前未有更新招股書)顯示,過去幾年間業績頗為穩健。

    2017-2019年,公司營收分别為19.97億元、27.84億元、31.16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别為1.99億元、2.64億元、3.15億元。

    即使是在項目積壓、電影行業全線停工的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間,博納影業也保持着抗風險能力。2020年1-6月,營收仍然實現了5836萬元,歸母淨利潤達到2795萬元,同比增長144.57%。

    據了解,博納影業主營業務覆蓋電影行業全産業鍊,包含主要包含投資業務(包括主投和參投兩種方式)、發行業務(包括代理發行和買斷/保底發行)、院線業務(院線管理為主)及影院業務(電影放映、影院賣品、廣告及其他)。

    截至2019年末,上述四大業務的營收分别占比為31.45%、30.84%、0.77%、37.14%。

    值得注意的是,影院業務已成為博納影業最大的收入來源。據悉,影院主要提供影片放映服務,並從事餐飲、賣品、衍生品銷售等增值服務,以及貼片廣告、場地廣告等影院廣告經營業務。

    2019年,博納影業旗下影院實現票房收入9.57億元,同比增長18.44%,增速位于行業前列;市場占有率為1.49%,位列國内影投公司第八名。截至2019年底,公司共擁有開業影院79家(包括海外影院1家),銀幕總數654塊。

    院線業務方面,由于博納影業在2019年2月取得電影院線資質,對以資産聯結或簽約加盟方式加入院線的影院進行統一品牌、統一排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所以營收占比較少。

    截至2019年底,博納院線旗下共有加盟影院73家,銀幕605塊。其中,資産聯結型自有影院共有68家,簽約加盟影院共有5家。

    而在股權方面,博納影業實控人為公司董事長于冬,通過直接和間接的方式合計持有公司發行前總股本的28.03%。

    同時,博納影業前十大股東中亦不乏阿里、騰訊、萬達電影等知名公司身影。其中,浙江東陽阿里巴巴影業有限公司持股7.72%,林芝騰訊科技有限公司持股為4.84%,萬達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持股為1.88%。

    另外,黃曉明、張涵予、陳寶國、章子怡、韓寒等演藝界明星直接持有博納影業股份。

    “回A”漫長路

    2010年前後,随着國内影視行業快速升溫,華誼兄弟、博納影業、光線傳媒作為當時國内最頂尖的的三家民營電影公司,紛紛踏上了資本化道路。

    不同于華誼兄弟、光線傳媒在A股創業闆上市,博納影業選擇赴美登陸上市,成為納斯達克“中國内地影視第一股”。

    最終,博納影業共發行了普通股587萬股,發行價為每股17美元,總計融資9979萬美元。

    然而,博納影業登陸美股當天即遭遇“破發”,此後股價一直萎靡不振,與在國内上市的另外兩家企業形成了鮮明對比。

    據了解,相較于美國,國内資本市場對于影視類上市公司一直給予較高估值。

    相關數據顯示,于2015年,在美國上市傳媒娛樂類公司包括迪斯尼、時代華納、維亞康姆、獅門影業等,市盈率一般在14-19倍之間,而彼時國内影視上市公司市盈率則高達50-90倍。

    截至2015年末,華誼兄弟總市值為577億、光線傳媒總市值達444億,而博納影業在美上市期間市值最高僅有60億元人民币。

    估值長期低迷使得博納影業董事長于冬有了回國上市的打算,真正讓他下定決心的是電影《智取威虎山》上映。

    他曾公開表示:“《智取威虎山》取得了那麼好的票房成績,受到了國内市場一致好評,但同一時期博納在納斯達克的股價一直在跌,這讓我非常難過。”

    于是,2015年6月12日,博納影業收到來自于冬、紅杉資本及復星國際提交的無約束力私有化交易要約。

    随後,2016年4月8日,博納影業境外全資子公司BFG宣布完成私有化交易,正式從納斯達克退市。

    2016年4月9日,博納影業集團正式宣布以8.6億美元(約合55億元人民币)完成私有化,從納斯達克退市。私有化買家包括:阿里、騰訊、中信證券復星國際、紅杉資本、軟銀賽富以及博納影業創始人于冬。

    完成私有化後,博納影業正式開啟了回A之路。

    “博納不借殼,不走捷徑,就老老實實排隊IPO。”這是于冬許下的諾言,為此,博納影業完成了多輪增資,做了充足的準備。

    2017年5月份,萬達院線以3億元入股博納影業,博納影業由此估值達到160億元。此外,包含章子怡、黃曉明、張涵予、陳寶國等在内多位明星也被引入了股東行列。

    2017年10月,博納影業首次提交了在深交所上市的申請材料。

    不過,彼時正逢影視行業泡沫破滅,電影票房增速放緩,證監會出具的反饋意見多達38條,涉及到财務數據、股權變動及私有化進程中的融資細節。

    此後,服務博納影業IPO的瑞華會計師事務所暴雷被查,IPO審核狀态變成了“中止審查”,回歸A股之路無奈擱置。

    2020年8月,博納影業再次遞交招股書。2020年11月5日,證監會2020年第159次發審會上博納影業IPO順利過會,但迎接它的又是漫長的等待。

    直到2022年7月28日,博納影業終于等來了批準上市的好消息。

    歷經六年蹉跎後,國内電影市場環境已然發生了巨大變化,競争對手光線傳媒當前市值下滑至245億,而華誼兄弟市值僅剩77億。

    尤其是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行業遭遇重創、票房增速放緩,此前涌入行業的熱錢紛紛撤離,在前方等待着博納影業的又将會是什麼,還猶未可知。

    但在業内人士看來,此時博納影業上市,無疑是為正處于低谷的整個影視行業打上了一劑“強心針”。

    撰文:張钇璟    

    審校:徐耀輝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金融

    IPO

    影視

    博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