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袖訪談 | 打長工的陳曉東

观点网

2016-12-15 20:35

  • 十年前,陳曉東還是一個初入商業的青澀學徒;十年後,他已經成為銀泰零售之王地位的最佳捍衛者。

    觀點地産網 黑西裝、白襯衫、黑皮鞋……這是成功人士在香港中環人流中穿梭的着裝標配。

    “我們的會是兩點準時開始吧?現在大概剩下半個小時……”

    下午1點30分,陳曉東出現在港島香格里拉酒店大堂,掐着手表,算着時間。

    會客廳燈光明亮,攝影師的鏡頭就緒,精彩瞬間随時可能被捕捉。陳曉東下意識理了理身上的衣服,職業經理人式招牌微笑浮現臉龐。

    約二十分鐘訪談中,讨論的話題從“雙11”到阿里巴巴,從零售回歸到商業寒冬,簡單的片段回放,已然串起了銀泰商業新舊間的自然過渡。

    十年前,陳曉東還是一個初入商業的青澀學徒;十年後,他已經成為銀泰零售之王地位的最佳捍衛者。

    奮鬥的畫卷上,陳曉東認定自己始終扮演的是“長工”角色,當商業走向非主流,融合成為破題的鑰匙,他亦為銀泰添上了新的籌碼。

    “經濟生活里分工越來越明确,地主找長工來幹活就好,長工也不要惦記地主家的余糧,本來地主家的余糧也不多。如果在座各位想找長工,可以跟我們公司聯繫。”陳曉東的段子引爆會場,不經意間,橄榄枝已伸向地産圈大金主們手中。

    “打長工需要多少勇氣?”

    翻開陳曉東履歷表,其于1991年在中山大學結束本科學業,而後留學澳大利亞梅铎大學,並獲工商企業管理碩士學位。

    2007年,這是陳曉東銀泰商業十年生涯的起點;2007年,這也是銀泰商業香港上市元年,公司自此進入快速擴張軌道。

    據觀點地産新媒體了解,在上市資金支持之下,銀泰商業門店數量5年内增至36家,經營區域也由浙江擴張至湖北、陝西和安徽,其中包括6家購物中心。

    這期間,陳曉東在2009年正式出任CEO之位,銀泰網也在2010年上線,至此銀泰形成百貨、購物中心、電子商務三大核心業務闆塊。

    雖然百貨業下行趨勢明顯加劇,但銀泰商業的業績指標卻出現逆市增長。年報顯示,2010-2015年,公司收入從22.9億元增長至57.6元,復合增長率20.2%;剔除2014-2015年錄得的物業銷售收入後,六年間復合增長率降為17.6%。

    這一成績單是陳曉東掌舵銀泰商業後推出“升級”之路到達的首個目標點,雖然今年業績尚未出爐,但“雙11”狂歡節46家門店銷售同比增近五成,或已向市場傳遞了一些積極信号。

    “(雙11)表現如此突出,有什麼秘訣呢?”提出的問題簡潔而直接,而陳曉東的回答也是幹淨利落。

    按照他的說法,“秘訣”包括三個部分:一是“堅持回歸零售本質”,充分打通供應鍊,使得消費者能夠用合理的價錢取得好東西;二是“融合互聯網”,無論是在傳播還是體驗方面;三是“線上線下同價”策略。

    然而,堅持“好東西不貴”也就意味着公司必須以放棄部分收入為代價,“這是不是會直接影響最終的業績表現?”

    對于這個問題,陳曉東扶了扶正鏡框,給出了肯定的一句:“當然會。”

    繼續追問“怎樣去平衡這種關繫?”陳曉東不緊不慢地回答:“提高效率,所以我們的業績還在穩定增長。”

    對久經商業地産沙場的陳曉東來說,面對任何場合,精準的措辭、平穩的語氣、怡然的神态或已成一種職業習慣。

    十年前,陳曉東還是一個初入商業的青澀學徒;十年後,他已經成為銀泰零售之王地位的最佳捍衛者。而在這幅奮鬥的畫卷上,其認定自己始終扮演的只是個“長工”角色。

    “O2O是個僞命題”

    在扮演“長工”的十年間,有一道待解的難題始終困擾者陳曉東,即“商業地産與O2O二者間應該是何種關繫?”

    面對互聯網潮水般的沖擊,實體商業特别是零售行業似乎開始進入寒冬時節。此情此景也攪動着銀泰商業以及陳曉東高度緊張的神經。

    “現在很多零售商業都活得有點艱難,包括大陸和香港,怎麼面對這個沖擊?”

    遲疑了幾秒鐘,陳曉東握緊的拳頭漸漸舒展開:“沖擊在每個行業都有,但挑戰和機遇是並存的,前幾年銀泰在做回歸本質的事情,這些年又在升級。”

    “升級”這是一個反復出現在訪談過程中的關鍵詞,也是陳曉東時代銀泰商業的新命題。按照其在2016觀點商業年會上的發言:“一方面,線下零售産品、場景要升級;另一方面,跟互聯網的結合要升級。”

    與“升級”相比,陳曉東認為各家高調打出“轉型”牌是一種冒險行為,“如果有人跟你說轉型,先問問他是什麼型。如果自己都沒型,轉什麼型。所以說,轉型救不了企業,升級才能做到領先。”

    無疑,在陳曉東的“升級”戰略中,互聯網不是兇神惡煞的競争對手,而是可以借力的小夥伴,並且已經變成了公司發展不可或缺的“水和空氣”。

    早在三年前,陳曉東那番“O2O是一個僞命題”的言論,已經傳遍整個商業地産圈。在其看來,O2O應該是一個階段性的命題,這個“2”它不是誰往誰哪兒走,而是大家往一個地方走,可能是一個“合”的概念。

    三年後的市場或恰巧印證了他的說法,此時的O2O已經不是線上和線下平行的兩條軌道,已經走成了一個“垂直閉環”。

    為顯示O2O對零售商業的高階貢獻力,在陳曉東主導下,銀泰商業先後使出了“好東西不貴”及“雙十一線上線下同款同價”等招數。

    “目前‘好東西不貴’只在一些品類突破,今年是在鞋靴品類有所突破,明年會擴大品類覆蓋的範圍。”談到這里,陳曉東的語速明顯加快:“從一些浙江的門店試點,現在推廣到全國。”

    至于“線上線下同款同價”,根據銀泰商業的規劃,2016年争取在重大節慶日都做到線上線下同款同價,並最終在2017年實現全年線上線下同款同價。

    “馬雲說的新零售”

    從發展軌迹來看,銀泰商業第一家百貨武林店于1998年在杭州開業,其後于甯波、金華以及溫州相繼開店,深耕浙江市場,上市前已有5家百貨門店。

    18年經驗的沉澱與積累,銀泰商業已被認定為行業内的“零售”與“百貨”巨頭。因此,做好零售産品、場景的升級,對其來說也不算太棘手的難題。

    然而,當商業大環境激變,傳統百貨不得不添入購物中心等新元素後,如何升級與互聯網的結合,成為擺在陳曉東與銀泰商業面前的重要命題。

    2009年,銀泰商業開始涉足購物中心,2012年前公司共經營4家購物中心,且全部為自有物業。

    “預計到2016年公司将經營22家購物中心,其中9家以租賃形式持有。”有港股分析師如是指出。

    相比自己埋頭苦幹,銀泰商業最終選擇了阿里巴巴作為推進器,“有些資料指出,與阿里的合作是您最早提出的?”

    問題有點“八卦”,陳曉東笑了笑,回答也采取了迂回戰術:“應該是雙方共同的意願。”

    他補充稱,和互聯網充分融合,不會只局限于某一個觸點,但是這種充分的融合是需要底層數據打通和強大技術支持的,“喵街在這方面肯定是我們的一個重要的抓手”。

    據了解,銀泰商業與阿里巴巴顯性的合作項目包括喵街和“淘品牌落地”。其中,喵街以阿里巴巴團隊為主導,阿里巴巴與銀泰商業分别持股80%與20%。

    目前,銀泰主要以喵客、喵貨以及喵街三款O2O産品分别從“人、貨、場”出發提高商場的運營以及實現增量收入。

    當然,阿里巴巴之于銀泰商業的意義不止于具體數字,更重要的是“新銀泰”破殼而出。2014年,阿里巴巴戰略投資銀泰商業成為第二大股東;翌年,阿里巴巴CEO張勇接替沈國軍成為董事會主席,陳曉東擔任CEO,“新銀泰”出現。

    2015年6月,銀泰商業宣布沈國軍不再擔任銀泰商業董事、董事會主席兼戰略發展委員會主席,由張勇接替,而陳曉東出任戰略發展委員會成員。

    加入阿里聯盟陣營,陳曉東仍堅定認為:“互聯網滲透遠沒有結束,春天也不是盼來的,是一江春水與小草之間互動出來的,你要是死等春天,只有等死的份。”

    而他預想的銀泰商業未來則是——打通供應鍊,做到好東西不貴,充分擁抱互聯網,創造出更多的零售場景,最後能夠達到馬雲說的新零售。

    “那未來不排除引入新的合作夥伴吧?”一個試探性的小插曲再次逗笑了陳曉東:“嚴格來說,業務升級和資本結構的狀況是沒有必然聯繫的。”

    以下為觀點地産新媒體對銀泰商業執行董事/CEO陳曉東先生的專訪實錄:

    觀點地産新媒體:公司“雙11”線上線下業績表現都特别突出,大概增長了50%,有哪些因素?

    陳曉東:包括多方面的因素,比較重要的是我們這些年在做回歸零售本質的事情,用合理的價錢提供好東西給消費者,也就是我們内部講的好東西不貴,充分打通供應鍊。

    另一方面,就是充分融合互聯網,不管是在傳播方面,還是在消費者體驗方面。

    第三,這些年一直在致力于做線上線下同價,讓消費者在線下也能享受線上價格。

    觀點地産新媒體:今年9月提出“好東西不貴”戰略,是基于什麼樣的考慮?

    陳曉東:一方面,中國零售商業中原來的供應鍊比較長,我們努力把這個變短,去除中間無效的成本和費用,這樣可以使得消費者得到更優惠價格。

    好東西也是商業的本質之一,就是要為顧客做初選,幫顧客做背書。我們現在在貨品方面,一是對質量做背書,二是對性價比做背書,三是對時尚度做背書。

    觀點地産新媒體:線上線下都在實行這個策略?

    陳曉東:在一些品類進行突破。今年是鞋靴品類有所突破,明年會擴大品類覆蓋範圍。區域方面,從一些浙江的門店試點,現在推廣到全國門店。

    觀點地産新媒體:零售價格在原來的基礎上下調,會不會影響整體運營業績?

    陳曉東:當然會。

    觀點地産新媒體:怎麼去平衡這種關繫?

    陳曉東:提高效率,所以我們的業績還在穩定增長。

    觀點地産新媒體:當前大陸和香港的零售市場都不是都特别好,作為一個變革者,公司怎麼面對這個沖擊?

    陳曉東:沖擊在每個行業都有,挑戰和機遇是並存的。銀泰這些年還是在為顧客創造價值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把自己在線下購物場景升級,還有跟互聯網的結合上面也做升級。

    回歸本質,是因為原來很多零售商因為生意好做成了地産商,只是出租鋪位,沒有特别遵守零售本質。

    前幾年,我們一直在努力做回歸零售本質這件事情,這些年又在升級,升級其實是線下場景的升級和互聯網結合的升級。

    觀點地産新媒體:和阿里巴巴的合作是您最早提出的嗎?引入他們之後,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陳曉東:應該是雙方共同的意願。他們在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方面的支持,這是相當重要的。

    觀點地産新媒體:這也是公司線上布局的一個很重要的渠道?

    陳曉東:對,其實線下零售應該升級自己的零售場景,和互聯網充分融合。互聯網與客戶的觸點還是蠻多的,不會局限于某一個觸點。

    但這種充分的融合是需要底層數據打通和強大技術支持,喵街在這方面肯定是我們的一個重要的抓手。

    觀點地産新媒體:未來不排除引入新的合作夥伴嗎?

    陳曉東: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業務升級和資本結構的狀況是沒有必然聯繫的。

    觀點地産新媒體:相比大陸一些商業地産商,港資九龍倉等公司每年租金回報都很穩定,如何看待這種不一樣?

    陳曉東:這兩年香港的零售環境變得更加嚴峻一些,但香港這幾個做商業的同行還是頂住了壓力,能夠保持穩定的業績,确實很難得。

    他們對來自不同地方的遊客和本地顧客的洞察力,在貨品的選擇上,在現場的服務上,包括物業的管理上,都相當的出色,所以大家在香港購物的時候會感覺比較舒服。

    觀點地産新媒體:這些經驗可能很多做商業的人心里都了解,為什麼落地效果會出現很大的差别?

    陳曉東:學習是一方面,但融入本地化的實際情況以後,應該做出一些改進和改善。當然,能夠讓它在當地落地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國際上很多零售巨頭,包括香港一些做商業領軍企業也都去了内地,大家的境遇也不一樣。

    可能還是應該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本地的團隊、本地的顧客、本地的供應鍊,做深度的本土化,才能有機會生存得比較好。

    他們原來在國外的成功,也是基于對本地市場長期的精耕細作。

    觀點地産新媒體:公司的商業布局是不是會相對集中?

    陳曉東:在非互聯網的情況下,還是地區領先的,密布浙江的戰術是有利的。現在在互聯網的語境下,各個地方都有布點,更加有利于O2O實施。

    觀點地産新媒體:未來布局的計劃如何?有一個量的目標嗎?

    陳曉東:會在全國均衡發展。一線城市有一線城市的難處,三線城市有三線城市的機會。

    至于發展項目,還是一個随緣的事情,我們挑選項目還是比較嚴苛的,希望能夠挑到對顧客來說比較合适的項目。

    觀點地産新媒體:現在很多購物中心都會考慮降低零售的占比,從整個行業來說,零售業未來面臨的壓力會越來越大?

    陳曉東:零售業在中國不會有任何的問題,而且大有前途。

    主要是顯而易見的因素,中國國内政治經濟環境穩定,GDP快速增長,人們可支配收入高過GDP增長,這些東西會帶來消費升級。

    所以,零售業在未來可見的中期都是比較紅火的,只是看用什麼樣的方式、用什麼樣的零售場景去呈現和服務目標客戶,這是需要考慮的。

    原來電商的口号說,大家都去網上購物,其實這方面是需要線下做得更好,吸收線上的優點,最後給顧客一個最好的體驗、一個多元的選擇。

    其實,線上線下應該說各有優勢,而不是誰替代誰的關繫,就像購物中心和百貨店也不是互相替代的關繫一樣。

    觀點地産新媒體:您如何理解商業寒冬?會是一個很長的時間嗎?

    陳曉東:我們是從2013年就開始說寒冬,這種狀态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是大家也應該看到,所謂的商業零售寒冬還是在以每年百分之十幾的速度增長,誰家寒冬是這樣過的?

    很多零售上市公司,包括我們在内,每年都有良好的利潤表現,如果寒冬要是這麼個過法,我們也不介意這麼過寒冬。

    商業零售業務的放緩,這肯定是趨勢,不能夠指望着像前20年、30年那樣每年20%、30%的增長。這種常态化的狀況對我們這樣的企業也提供了最大的機會,因為可以精耕細作,可以升級自己的零售産品。

    觀點地産新媒體:這種狀态下,未來會怎麼做?

    陳曉東:打通供應鍊,做到好東西不貴,充分擁抱互聯網,創造出更多的零售場景,最後能夠達到馬雲說的“新零售”。

    撰文:付慶荣    

    審校:徐耀輝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商業地産

    領袖訪談

    零售

    銀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