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譚 | “一行兩會一局”發聲這十年 廣州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方案152條措施

观点网

2022-06-23 19:47

  • 房地産大行業離不開政策與宏觀經濟、金融大環境。高屋建瓴、大處着眼,才能真正讀懂。

    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宏觀杠杆率總體實現了“穩字當頭”

    6月23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繫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銀保監會副主席肖遠企、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外匯局副局長王春英等出席並答記者問。

    有媒體問及我國當前宏觀杠杆率及宏觀調控政策的效果時,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對此回復到,近年來中國宏觀調控政策是有力、有度、有效的,宏觀杠杆率總體實現了“穩字當頭”,确保國民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也為全球經濟增長做出積極的貢獻,成為全球經濟的重要動力源和穩定器。

    其給出的數據顯示,從縱向來看,中國宏觀杠杆率,到2021年末是272.5%,比2016年末上升了23.9個百分點,五年年均上升約4.8個百分點。2016年到2021年這五年,中國GDP年均增速是大約6%,CPI年均漲幅約2%,平均每年新增城鎮就業超過1300萬人。數據顯示,中國以溫和可控的宏觀杠杆率增幅支持實現了“較高增長、較低通脹、較多就業”的優化組合,宏觀調控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從橫向來看,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中國以相對較少的新增債務支持了經濟的較快恢復,宏觀杠杆率的增幅明顯低于其他主要經濟體。2021年末,國際清算銀行統計的全部報告國家的杠杆率平均水平是264.4%,比2019年末高18.3個百分點。相比較而言,中國的這一數據是16.5個百分點。

    另外,2020年到2021年,中國經濟兩年平均增速5.1%,比美國、日本和歐元區分别高4.1個、6.6個和5.7個百分點,通脹水平也明顯低于主要發達經濟體。

    央行副行長陳雨露: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有助于支持信貸平穩增長

    6月23日,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銀保監會副主席肖遠企、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外匯局副局長王春英今日出席“中國這十年”繫列主題新聞發布會。

    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是兼具總量調節和結構性調節雙重功能的,通過結構性功能能夠實現精準滴灌的政策效果,同時又能夠對總量提供作出貢獻。

    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也具有基礎貨币投放功能,有助于保持銀行體繫流動性合理充裕,支持信貸平穩增長;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的利率水平同市場利率水平之間相差通常不會很大,所以不會對市場化利率體繫造成太大影響。

    同時,他還表示,在應對國内外復雜的經濟金融形勢、世紀疫情等内外部沖擊時,央行有力地促進穩增長、穩物價、穩就業和國際收支平衡。同時,不搞大水漫灌,守護好老百姓的錢袋子。2012年以來,廣義貨币供應量年均增速10.8%,與名義GDP年均增速基本匹配,有力地推動了國民經濟穩健發展。

    銀保監會:過去十年累計消化不良資産16萬億元

    6月23日,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銀保監會副主席肖遠企、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外匯局副局長王春英今日出席“中國這十年”繫列主題新聞發布會。

    肖遠企表示,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循環逐步形成。過去十年,銀行貸款和債券投資年均增速分别為13.1%和14.7%,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同業理财、信托通道較歷史峰值大幅縮減,金融脫實向虛得到扭轉。

    肖遠企還提到,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普惠型涉農貸款年均增速分别達到25.5%和14.9%,大大高于貸款平均增速。人均銀行賬戶約9.5個,普惠金融覆蓋範圍和可及性顯著提高。

    此外,過去十年,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取得了重要成果,金融資産盲目擴張得到根本扭轉,高風險影子銀行較歷史峰值壓降約25萬億元。不良資産處置大步推進,過去十年累計消化不良資産16萬億元,一大批突出的風險隐患得到消除,金融違法與腐敗行為受到嚴厲懲治。

    證監會副主席李超:A股市場上市公司結構、投資者結構逐步優化

    6月23日,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銀保監會副主席肖遠企、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外匯局副局長王春英今日出席“中國這十年”繫列主題新聞發布會。

    據李超介紹,十年來,資本市場的國際吸引力和影響力大幅增長,統籌開放和安全制度性開放翻開新篇章,行業機構外資股比全面放開,啟動滬深港通、滬倫通,A股納入國際知名指數並不斷提升比重,外資連續多年保持淨流入。

    李超表示,上市公司結構在發生明顯的變化,質量得到了明顯改觀。從經營效益看,上市公司資産規模相比較十年前增長了兩倍,營業收入、淨利潤總體保持比較高的增速,近三年累計現金分紅達到了4.4萬億元,較之前三年的增長接近50%。

    另外,常态化退市機制逐步建立,退出渠道大幅順暢。2019年到2011年強制退市加速,是之前10年總和的三倍以上。同時,投資者結構逐步優化,專業機構投資者力量持續壯大。

    截至5月底,境内專業機構投資者和外資持有流通股市值占比達到了22.8%,比2016年提升了6.9個百分點。2021年個人投資者交易占比首次下降到了70%以下,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性投資的理念逐步建立。

    證監會:期貨交易規模多年居全球前列 資本市場規模穩居全球第二

    6月23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繫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銀保監會副主席肖遠企、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外匯局副局長王春英等出席並答記者問。

    觀點新媒體了解到,截至目前,制造業貸款余額25.26萬億元,增速比各項貸款增速高5.79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貸款余額4.52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6.35%;首台重大技術裝備和重點新材料應用保險補償試點累計提供風險保障9745億元;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10.45萬億元,占制造業貸款的41.35%;保險業通過債券投資等向制造業提供融資余額達1.34萬億元。

    另據證監會方面消息,截至2021年末,滬深股市市值達91.6萬億元,交易所債券市場托管面值達18.7萬億元,商品期貨交易規模連續多年位居全球前列,資本市場總體規模穩居全球第二,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能力不斷提升。

    外匯局:截至5月末國内外匯儲備余額為31278億美元

    6月23日,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銀保監會副主席肖遠企、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外匯局副局長王春英今日出席“中國這十年”繫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金融領域改革與發展情況。

    據外匯局方面消息,2021年,我國銀行代客涉外收支規模11.7萬億美元,外匯市場交易量達36.9萬億美元,較2012年分别增長1.3倍和30倍。

    2012年以來經常賬戶順差與同期國内生産總值之比總體在2%左右,初步統計,2022年一季度經常賬戶順差895億美元,與同期GDP的比值為2.1%。

    近年來外匯儲備穩定在3萬億美元以上,截至2022年5月末,外匯儲備余額為31278億美元。我國對外淨資産規模穩步增長,2021年末我國淨資産為19833億美元,較2012年末增長18%。

    另據人民銀行方面消息,截至2021年末,廣義貨币供應量余額238.29萬億元,2012年至2021年年均增長10.8%;人民币貸款余額192.69萬億元,2012年至2021年年均增長13.3%。

    廣州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方案:加快專項債發行 全力穩定房地産投資

    6月23日,廣州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印發廣州市貫徹落實國務院紮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實施方案的通知。

    《方案》共包含六大政策,152條實幹措施。其中包括财政政策、貨币金融政策、穩投資促消費政策、保糧食能源安全政策、保産業鍊供應鍊穩定政策以及保基本民生政策。

    根據方案,财政政策上,進一步加大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落實力度,加快财政支出進度,並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並擴大支持範圍。

    加快2022年中央和省已下達的專項債券發行使用進度,在6月底基本發行完畢,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畢,已發行的專項債券項目6月底前力争全部開工。

    方案中要求用好政府性融資擔保等政策,落實省的政策,優化融資再擔保代償補償機制和降費補償機制,對2022年市融資再擔保機構納入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授信範圍内的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實際代償損失給予全額分擔補償,再擔保費給予全額補助。

    在貨币金融政策方面,鼓勵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貨車司機貸款及受疫情影響的個人住房與消費貸款等實施延期還本付息。

    引導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繼續按市場化原則與中小微企業(含中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貨車司機等自主協商,對其貸款實施延期還本付息,努力做到應延盡延,本輪延期還本付息日原則上不超過2022年底。

    優化地方金融組織對受疫情影響重點行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金融服務。鼓勵小額貸款公司對受疫情影響較大企業和個人下調貸款利率、減免手續費用、對貸款适當延期或展期、免除罰息、完善續貸安排。

    方案中指,充分發揮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作用,持續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改革效能。發揮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将存款利率下降效果傳導至貸款端。

    另外,當中還提及,全力穩定房地産投資。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不少于13萬套。

    促進房地産開發投資健康發展,優化挂牌住宅用地供地時序和區域分布結構,加快去化周期較短區域新建商品住房項目上市供應,加大對剛需和改善性購房需求的支持。

    廣州:十四五将推進300項重大基礎設施項目 總投資額約2.04萬億元

    6月23日消息,廣州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陳旭在當日舉行廣州市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将發布《廣州市城市基礎設施發展“十四五”規劃》

    觀點新媒體了解到,《規劃》的内容涉及要通過綜合運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産投資信托基金(REITs)、特許經營,以及公共交通為導向(TOD)和生态環境為導向(EOD)綜合開發等多種方式,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投資參與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運營,為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參與基礎設施發展提供寶貴機遇。

    據悉,廣州市“十四五”期間将全力推進的300項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總投資估算約2.04萬億元,“十四五”時期計劃投資約9500億元。

    《規劃》提出,要建設更強輻射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圍繞該目標,将加快實施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南沙港區國際通用碼頭、“五主四輔”鐵路客運樞紐等重大項目;打造全球領先國際航空樞紐、高水平國際航運樞紐、世界級鐵路樞紐、華南公路主樞紐、現代化公交都市,基本實現“123出行交通圈” (即: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1小時直達、與廣東省其他城市2小時通達、與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

    要構建更為可靠的資源保障體繫,加快布局新型基礎設施,繫統提升城市供水、供電、供氣的供給能力和服務質量,統籌地下綜合管廊等地下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有力保障生産、生活資源供應。到2025年,将建成5G基站約8萬座,電力自給率達到50%以上,供水品質和服務邁入全國前列等。

    還規劃,到2025年,全市域生活污水收集全覆蓋,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危險廢物安全貯存、處置、綜合利用率達100%,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率達100%,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7.5平方米。

    此外,在構築更具韌性的安全防護設施方面,規劃提出到2025年,防洪(潮)排澇體繫更加完善,消防站轄區消防救援力量全覆蓋,市人均應急避護面積達到1.5平方米,市、區、鎮街、村(居)室内外應急避護場所覆蓋率達100%等。

    審校:徐耀輝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