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社區,常住常新

观点网

2022-09-26 15:15

  • 這是很多小房企沒辦法去做,大房企不願意堅持去做的事情。而龍湖,已經默默堅持了十一年。

    現代都市生活,切斷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人們變得高度“原子化”,十年近鄰不相識並不稀奇,鄰里如親才是新鮮事,正因如此在社區找到歸屬感,在社區建立真實可感的社會連接更顯珍貴。

    “社”在古代中國的語境里,最初是指祭祀土地神的場所,象征着人們聚族而居的價值認同與文化紐帶,所以社區不只是原子化個體的機械組合,而是有着密切生活聯繫的有機共同體。

    在傳統的北京胡同或上海弄堂生活過的人,會真切感受到有機社區與現代都市生活的不同,在這類場域里,人與人之間存在多重連接,每個人的角色是多面的、交織的和豐富的。胡同口的郵遞員同時也是胡同里某一家的孩子,他和社區住戶的關繫既是服務關繫,又是鄰居,有可能還是親戚。

    當人們厭倦現代都市的“原子化”狀态,便開始嘗試将小區建設為社區,通過塑造小區共同體,突破“原子化”孤島,重新找回人際社會連接。

    回溯這些“社區”化的小區,他們一個共同的特征是:有機更新,常住常新。

    居民物業緊密互動

    居民們在“社區”化過程中,産生對話機制,意見交匯碰撞,形成共識,並以此建立信任基礎和情感連接,形成一個有機的社區單元。居民持續的交流互動中,激發對社區的保護、改造、升級的願望。

    在青島龍湖九里香醍,居民們正張羅着給小區景觀全方位提升提建議。一條條改善建議被匯集起來:南區景觀河邊的燈光略暗,夜景突顯不出來;河邊步道應該裝上護欄,以免小孩子貪玩涉水;熊孩子經常把庭院燈打破,換上更高的立杆燈會比較好;河里的景觀噴泉損壞,翻修一下應該會更好看……

    九里香醍小區是靠膠州灣海邊的别墅區,2016年開盤時,驚豔的景觀是業主們決定買下的理由,如今過了8年多,小區里的老人、孩子多了起來,對生活環境提出更細致的需求,景觀也需要更新換代,來匹配大家的生活習慣,讓小區美觀且舒适。

    改造意見有了,進入執行階段,如何出錢、如何請公司修繕,總是一件麻煩事,很多時候小區的改造就此終止,“社區”化進程被迫中斷,大家又回到“原子化”的狀态,對建立社區連接的信心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敗後,變得蕩然無存。

    龍湖智創生活一年一度的“善居計劃”與居民們的需求不謀而合,大家的改造意見,被社區運營官逐一悉知,並嫁接專業資源,給出更完善的景觀提升計劃。

    居民-物業的強互動模式被建立起來,大家群策群力,一起建設更好的小區環境。改造計劃被迅速推進,河邊景觀的燈亮了起來,噴泉恢復如初,河邊有了木護欄,庭院的燈變高了,木棧道變成更好走的石鋪路,連接市政道的台階還增添了無障礙通道。

    短短幾個月,居民們對小區景觀改造的想象,一步步變成現實,每一位參與者,既能為建設社區貢獻一份能量,也從中汲取“社區”化的養分。人們在一件一件集體達成的小事中,逐漸建立社區連接,完成自我的社區歸屬塑造。

    十年如一日的堅守

    “社區”的塑造,並非一日之功,需要所有居民在社區共建中持續貢獻能量,對物業公司來說,也需要擁有長期主義的眼光,願意作居民與社區的紐帶,即使在地産行業遭遇深度調整期,依舊願意做艱難而正确的事情,並且堅持下來。

    2022年,龍湖智創生活的“善居計劃”第十一次如約而至,其中“社區凍齡”,致力于優化園區生态環境,打造常住常新的戶外交互空間,其着重于園區生态與戶外交互,從園區空間與景觀、設施設備、牆面地面品質等十余個維度,翻新養護社區的角角落落。

    今年, “善居計劃”在活動中引入珑珠激勵(珑珠積分即是廣大客戶在龍湖集團旗下各類場景中消費或參與活動所獲得的積分,10珑珠抵1元,可以在龍湖集團旗下的各業态中使用),鼓勵業主發送微博,說出心中所期待的服務及小區改造願望,龍湖智創生活以此為線索,來制定“善居計劃”的服務内容,讓小區改造更精準地理解業主需求。

    “善居計劃”十年如一日的堅守,給業主們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台,讓居民、物業的互動從散點化變成繫統化,人們随時随地就社區公共話題給出自己的意見,並持續性地參與到社區共建之中。

    通過線上活動,收集到更精确地意見,社區的建設變得更人性化、本地化,依據不同小區的不同需求,去做相應的調整和改善,讓社區越住越舒服,越住越新鮮。

    得益于業主們的參與,武漢龍湖春江郦城對地下車庫出入口的崗亭、安全島等進行改造,並在崗亭兩側加雨棚,使業主用起來更方便。濟南龍湖春江悅茗改善業主的歸家動線,為電梯轎廂定制了材質、顔色更佳的PVC材質地面材料,乘坐電梯的體驗更舒适。大連龍湖天琅在景觀上做文章,根據園區光照、風向情況,更換植物的品種,增加了植被的存活率,讓園區景色煥然一新。

    在廈門,有龍湖社區以電影為主題對園區架空層進行彩繪,同時邀請業主們跟專業畫師一起參與,大家聚在一起,為美好的社區增加色彩。在上海,龍湖智創生活在多個社區打造“善居美述館”,邀請龍民對老舊牆面進行修整、填補、粉刷,並征集社區“小畫家”們的作品,在園區内展出,業主們一起為社區營造藝術氣息。

    居民們建設社區的熱情,來到全新的高度,而他們亦在建設中找回社區連接的感覺。

    常住常新的秘訣

    當所有人行動起來,小區常住常新便是水到渠成的事。

    正因如此,每當翻開龍湖交付十年以上的小區相冊時,很難相信,這些小區的房齡有10年、15年、甚至是20年。重慶龍湖花園南苑,交付已經25年,園區像是定格了青春一般,不顯老态。“凍齡”有術自然在房價上有所體現,它的二手房價比旁邊的同類小群均價貴2000左右,但房齡還老2年。

    2021年,龍湖花園南苑一條小路進行了整修,石闆間的縫隙填上水泥,鋪上幾乎等大的鵝卵石。這是因為小區里住的業主年紀大了,縫隙會給老人增加崴腳的風險。

    事實上,對比單純的修繕小區,龍湖做的更多的是基于業主需求,有針對性的進行維護,提前洞察客戶的需求和痛點,一直是龍湖的“拿手絕活”。

    一個看似簡單的社區維新服務,需要的是:1、物業具有足夠的洞察,化被動為超前服務;2、每年有大量的資金投入。

    這是很多小房企沒辦法去做,大房企不願意堅持去做的事情。而龍湖,已經默默堅持了十一年。

    十一年來,“善居計劃”針對全國不同地域社區、不同年齡群體的業主需求,累計投入數億元。僅2021年,善居計劃為園區養護了6416個棧道、扶手;翻新159個兒童樂園;更換園區16383個路燈;為業主曬了107325床被子、磨了615358把菜刀;為9587戶家庭清洗抽油煙機;清洗維修了84097台空調;在社區維修了336把座椅;為園區翻新養護了14231593平方米綠化……

    2022年,“善居計劃”延續對社區的細心呵護,讓社區越住越舒适,資産亦得以保值、增值,另一方面,通過繫列活動,龍湖也為業主營造了善親、和諧的社區氛圍,還點燃了很多業主參與社區共建的熱忱,讓生活在其中的人體驗到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審校:劉滿桃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