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粉”周安橋 财務投資者九龍倉綠城進退

观点网

2021-04-07 23:18

  • 身份的轉變也就意味着九龍倉有可能會依照市況,對綠城中國進行增持或者減持,從而謀求金融投資的效益最大化。

    觀點地産網 三月份剛剛減持了九龍倉五萬股的副主席周安橋,轉頭便對綠城來了一次增持。

    據近日消息,周安橋于3月26日在場内以每股平均價9.6港元增持綠城中國5萬股,涉資約48萬港元,現持股比例為0.02%。在此10天前,周安橋剛剛以每股均價19.88港元減持了九龍倉集團5萬股,涉資99.4萬港元。

    一增一減的數額都不大,從個人投資的角度看,“高賣低買”的邏輯並不難理解。

    周安橋增持之前,綠城中國股價已經連跌三天,自3月23日低開每股11.74港元,跌至3月25日收盤的每股9.66港元。其減持之前,九龍倉集團股價已經持續波動上行了小半個月。3月1日九龍倉集團開盤價為每股18.38港元,較周安橋的減持價上漲了8.16%。

    但畢竟周安橋除了是一個股市投資者之外,還身兼九龍倉集團董事局副主席以及綠城中國替任非執董的雙重身份。因此,其在股市的一進一退,難免會在坊間引發一些遐想。

    有人認為,周安橋對于綠城中國未來發展持有較為充足的信心。除了此次增持之外,周安橋在去年5月也曾同樣以個人身份增持了綠城中國20萬股,均價為每股7.9港元。

    依照身份來說,周安橋作為一個替任非執董,並不會直接參與到綠城中國的經營上來,從這一角度出發,其之于綠城更像一個純粹的投資者,這一點和九龍倉之于綠城頗為類似。

    九龍倉集團從2012年進入綠城並成為第二大股東至今,已經過去了将近十年。多年來,九龍倉的角色經歷了從一個策略投資到财務投資的轉變。

    入場

    “那時候有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當時财務上比較緊張,跟我們談入股的事情,我們用了比較短的時間就決定入股了。”回想起和綠城“聯姻”的開始,周安橋如是說道。

    由于擴張節奏過于激進,綠城在2012年前後一度陷入資金危機。彼時,為了補充現金流,綠城甚至面臨着需要出售項目回血的窘境。不得已的情況下,宋衛平開始籌劃引入外來資本。

    2012年6月,綠城與九龍倉訂立認購協議,九龍倉以每股5.2港元價格認購兩批綠城中國配發的4.9億新股,以及25.5億港元(約合20.77億元)可換股證券,總額為50.98億港元(約合41.52億元)。

    對于這一場交易,周安橋的總結是“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其中,“偶然性”指的是綠城恰好遇到了資金危機;而所謂“必然性”,周安橋解釋說,其實在此次交易之前九龍倉就跟綠城有交往,公司對綠城的産品,對宋衛平先生的為人以及他對作品的執着精神很是佩服。

    不得不說,對宋衛平和綠城品牌的認可,是促成九龍倉最終入股的基本前提。

    “宋總起初會擔心九龍倉要把他吃下去,我們一再跟他講,沒有這個想法。”幾年前的一場采訪中,周安橋曾表示,公司很重視宋衛平,以至于當時九龍倉入股綠城時就特意使自己的股份比他少1%,目的就是一定要請宋總繼續留在那里。

    在九龍倉進入綠城一年後的一次業績會上,當被問及九龍倉是否會繼續增持綠城時,時任九龍倉集團有限公司副主席的吳天海坦言稱:“九龍倉不會主動成為綠城的第一大股東,因為雙方有協議的關繫,除非綠城宋衛平自己減持股份或是放棄已有的協議。”

    按照最初的訂購協議,在九龍倉完成對綠城中國的認購之後,如果其将可換股證券全部轉為綠城股份,那麼九龍倉将合共持有綠城大約35.13%股權,並躍升為第一大股東。

    不過,一切似乎正如九龍倉所說的“不會主動成為第一大股東”,因此,雙方簽署的協議中規定,九龍倉3年内不可以把該批可換股證券換股,而宋衛平也回應稱,綠城準備3年内贖回。

    對此,吳天海也表示,相信綠城能在5年限期内贖回有關可換股證券。其還将九龍倉定位為“實習生”,宋衛平是領導,並表示現有管理層不會調整。他直言稱:“宋衛平和壽柏年是其中的關鍵人物,他們承諾5年内繼續在綠城工作,否則也不會投資綠城。”

    當然,資本向來都是理性且趨利的,九龍倉入股綠城也同樣有更深一層的考慮。據管理層介紹,公司認為,綠城的産品形象、品牌形象能夠幫助九龍倉在内地獲取更多土地,開發更多适合當地的一些産品。

    按照吳天海在2012年說過的一句話來形容就是:“入股綠城是策略投資,而非财務投資。”

    離場

    基于對宋衛平等人的信任,九龍倉幾乎沒有直接參與和幹涉過綠城的經營決策。

    盡管九龍倉已經成為了綠城中國的第二大股東,但其並未向綠城的董事會派出執行董事。根據協議,九龍倉只獲得了兩席綠城非執行董事席位和一席綠城投資委員會席位。其中,周安橋是非執董之一。

    而據周安橋介紹,為了讓宋衛平放心,2012年九龍倉進入綠城董事會時雙方還設置了一個投委會的否決權。即如果有重大投資,而九龍倉認為對整個财務有影響的,其可以否決掉這一決定。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雙方約定,這一權力的使用同樣存在着一定的門檻。當負債率在100%以下時,九龍倉将盡可能不用否決權,100%以上或者有的事情會導致負債率超過100%,九龍倉才有否決權。

    按照周安橋的描述,從2012年進入綠城,到2014年中交入主,這兩年多時間里九龍倉幾乎沒怎麼用過否決權,原因是“沒有碰到這個線”。

    新的變化發生在2015年。

    2015年7月6日晚間,綠城發布公告稱,九龍倉代表周安橋和徐耀祥各自辭任綠城非執行董事職務,並不再在董事會擔任任何職務,2015年7月1日起生效。

    在此次變動之前,綠城董事會中共有6位執董和3位非執董。其中,第一大股東中交占據4席,分别為執董朱碧新、孫國強、李青岸以及非執董劉文生;綠城方面占3席,包括宋衛平、壽柏年和曹舟南;第二大股東九龍倉僅占2席,即周安橋和徐耀祥。

    随着周、徐二人的退出,意味着九龍倉正式退出了綠城中國董事會。也是從那一年開始,綠城中國的董事會中完全沒有了“非執董”這一席位。

    直到四年後,九龍倉才再一次返回了綠城董事局。2019年7月,綠城中國重新委任吳天海為公司非執董,周安橋為其替任董事。

    直到目前,綠城中國的董事會基本是中交和老綠城們“兩分天下”,而九龍倉作為第二大股東,依然是只有吳天海一人留守。另外,綠城還委任了另一位非執董,由新引入的第三大股東新湖中寶所委派的武亦文。

    和第一次不同,重返綠城的九龍倉如今已然是打定主意,只将在綠城的持股視作财務投資。其實,在其2015年退出董事會時便曾公開宣布稱,與綠城之間“已經從戰略投資轉為金融投資”。

    身份的轉變也就意味着九龍倉有可能會依照市況,對綠城中國進行增持或者減持,從而謀求金融投資的效益最大化。

    事實上,就在周、徐二人退出董事會後不久,九龍倉便曾增持過綠城54萬股。對此,周安橋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九龍倉未來可能對綠城增持到26%或更多,也可能會減到24%或更低。“但無論增持或減持,只代表我們自己的态度,不代表對綠城的經營和管理的想法。”

    随着投資策略的變化,九龍倉于綠城的盈利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剛開始時,九龍倉是将綠城後列為聯營公司,每年從綠城的利潤中按比例分賬。身份轉變後,九龍倉便不再分攤綠城上半年盈利,而是純粹以股息收入的方式做賬。

    據公告顯示,于2016年-2019年里,綠城每股分别宣派末期股息0.12元、0.20元、0.23元、0.3元。同期,九龍倉對綠城的持股量為540,589,293股;按此計算,九龍倉2016年至2019年分别可獲得股息收入約6487萬元、1.08億元、1.24億元、1.62億元。

    撰文:陸欣    

    審校:鐘凱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資本

    九龍倉

    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