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谏言 | 碧桂園楊國強:提案聚焦建築數字化,農業,扶貧

观点网

2021-03-05 18:44

  • 四份提案重點關注布局海外大農業、鄉村産業振興、建築業數字化轉型、扶貧等領域。

    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碧桂園集團董事會主席楊國強共帶來四份提案,四份提案重點關注布局海外大農業、鄉村産業振興、建築業數字化轉型、扶貧等領域。

    據了解,對于碧桂園的機器人業務,楊國強表示,随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智能建造與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代表了建築業高質量發展方向。至于農業方面,楊國強則提出目前我國存在“種植業、養殖業領域許多高端品種大量依賴國外進口,不利于國家糧食安全”的問題,並針對此建議加快推進種植業研發應用,打造我國“農業芯片”。

    楊國強在今年兩會提案中再次建議,國家應支持農業重點企業大力參與全球農業投資開發,建立海外農業基地。以下為全國政協委員、碧桂園集團董事會主席楊國強提案詳情:

    一、關于加快研發應用智能建造産品技術,推動建築業數字化轉型的提案

    建築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産業。2019年我國全社會建築業實現增加值70904億元,占國内生産總值的7.16%,有力支撐了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但目前我國建築業大而不優,落後的施工手段及施工方式制約了行業效率及建築質量提升,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施工安全問題,行業“招工難”“用工荒”現象也在不斷加劇。

    随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智能建造與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代表了建築業高質量發展方向。通過将建造過程與物聯網、人工智能、雲計算及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結合,運用建築機器人、智能施工設備、建築信息模型(BIM)、智能工程管理繫統等産品技術,可以實現勘察、規劃與設計、生産、施工、監管與驗收、運維與管理等建築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從而有效提高建造過程的安全性以及建築的經濟性、可靠性,也在建築科技上走在世界的前列。因此,我建議:

    第一,大力支持建築機器人及智能施工設備研發應用。鼓勵行業重點企業加大建築機器人及智能施工設備研發力度,支持相關核心零部件和關鍵技術的重點攻關。在現有龍頭企業研發成果基礎上,大力推動建築機器人及智能施工設備投入工程項目建設,加快試點推廣,提升工程施工智能化水平。

    第二,加快推進以BIM數字化技術為基礎的産業互聯網平台建設。推動BIM技術在建築全生命周期的一體化集成應用,實現設計、采購、生産、建造、交付、運行維護等階段的信息共享。融合應用傳感器網絡、低功耗廣域網、5G、射頻識别(RFID)及二維碼識别等物聯網技術,全面提升智能建造信息化水平。推廣BIM報建審批和施工圖BIM審圖模式,實現信息化監管,提高監管效率。融合應用大數據、雲計算技術,設立建築業大數據創新中心,實現行業數字化賦能。

    第三,研究建立和完善智能建造標準體繫及評價體繫。由行業權威機構或龍頭企業牽頭,聯合行業研究團隊、專家學者、骨幹企業等力量,研究建立與智能建造相匹配的産品標準、施工標準、設計標準、BIM集成設計標準、裝配式部品部件標準、新型建造工藝工法標準、驗收標準等標準體繫,為推進智能建造提供全面的技術支撐。推動建立和完善智能建造的基本規定、評分體繫、評價等級、評價機構等,加快實現智能建造技術和産品的市場化應用,推動行業轉型升級。

    二、關于提升農産品全産業鍊水平,助力鄉村産業振興的提案

    當前我國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後續工作重心将轉移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上。鄉村振興,重點是産業要興旺。近年來我國大量農村人口進城務工,農村地區産業門類不全、規模不大、品牌效益不強,再加上缺乏城鄉流通的橋梁,導致農産品“出村進城”困難,農村産業發展亟需加強引導和扶持。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立足當地特色資源,推動鄉村産業發展壯大,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産業增值收益。可見,要幫助農村和農民走出困境,需要政府聯動企業等社會力量,幫助農民穩定生産、提高産業質量效益、打通城鄉流通渠道,讓農民、産業與市場緊密銜接,從而實現一頭助力鄉村産業經濟發展,另一頭助力城市居民打造品質生活。對此,我有以下建議:

    第一,加強政府引導,推廣“公司+農戶”模式促進産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發動村鎮黨支部書記、黨員等帶頭,組織當地農民因地制宜開展特色種養。引進一批優質企業參與,為農民提供品種、技術、培訓、銷售等全方位服務,並建立利益捆綁與共享機制,打造一批高質量的農産品種養殖基地,農民在家門口就能就業增收致富,不會返貧。

    第二,打通農産品進城産業鍊,搭建城鄉現代商業橋梁。完善農産品進城的冷鍊物流配送等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從鄉村到城市的農産品配送體繫,将農村的蔬菜水果、生态養殖的禽畜魚等優質産品從田間地頭直接運到城市集散地和社區門店,大大簡化中間環節,讓利農民和消費者,滿足人們的幸福生活需要。

    第三,建設農産品溯源繫統,建立食品安全誠信體繫。探索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農産品質量追溯繫統、流通追溯繫統等,以信息化手段實時監控産品從生産加工到流通銷售的全過程,形成全産業鍊的食品安全追溯體繫。組織開展食品安全誠信體繫建設,依據規範和標準對食品生産經營者實行分類監管,對誠信企業扶優扶強,對失信企業實施聯合懲戒,為追求幸福生活的人們提供安全、豐富、好吃、實惠的産品。

    三、關于積極布局海外大農業全面提升農業科技水平的提案

    中國糧食需求總量非常大並且呈剛性增長趨勢,去年僅大豆進口量就超1億噸,肉類進口量也連年攀升。但現階段國内土地資源有限,制約了農業的發展,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擁有廣闊的可耕土地,蘊藏着巨大的農業發展潛力。随着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深化,中國農業企業完全有能力率先“走出去”,大力拓展國外農業投資市場,為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與此同時,目前我國農業産業鍊自動化水平整體不夠高,而且種植業、養殖業領域許多高端品種大量依賴國外進口,不利于國家糧食安全。農業“走出去”還涉及到出國人員的海外安全和成本問題,海外國家也普遍不希望有大量外來人員入境。在這種情況下,加快布局“無人化農場”應用場景,廣泛應用農牧機器人、自動駕駛農機設備等新技術,推進種源研發和産業化應用,将成為占據全球農業發展制高點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建議:

    第一,支持農業重點企業大力參與全球農業投資開發,建立海外農業基地。完善農業企業“走出去”總體規劃和協調服務機制,引導和支持企業在風險較小的國家和地區尋找優質農場、牧場,租賃或購買閑置土地,增加基礎設施、農業機械及化肥農藥等生産要素投資,大規模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為我國開辟新的糧食進口來源地。

    第二,試點打造大規模的無人化農場,提高農業生産力。依托國内外重點農業企業智能化領域繫統集成優勢,在國内外有條件的地區建設一批規模化、有重大影響力的智慧農業示範基地和無人化農場,構建集糧食種植、收割、倉儲、加工、運輸于一體的無人化現代農業産業鍊,形成流水線、農業工業化,從而達到綜合投入利用的效益最大化,更好地滿足人們對綠色安全優質農産品的需求。

    第三,加快推進種業研發應用,打造我國“農業芯片”。組織相關研究機構、高校、龍頭企業等開展聯合研發攻關,從基因編輯和分子育種兩個方面不斷加快中國種業的數字化、定制式發展進程,使之可以應用到規模化的大型農場生産場景。同時大力培育建設一批具有核心競争力和自主知識産權的重大品種品牌,逐步突破國外種業資源的壟斷,讓我國擁有屬于自己的“農業芯片”。

    審校:徐耀輝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