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遍一線城市,2020年博士劉夏決定選擇武漢

观点网

2020-10-28 12:15

  • 10月1日-8日,國慶中秋假期武漢旅遊分别恢復至去年同期的83.21%和73.18%,黃鶴樓公園位列國内景區熱度榜第一名。

    長江上百舸争流,江灘邊人潮涌動。黃鶴樓、漢陽樹、鹦鹉洲,珞珈山、東湖、國立武漢大學、鴨脖子、熱幹面,空氣中流轉的,是武漢獨有的。既是潮流的又是市井的,既是詩意的又是通俗的。

    記憶中的武漢,本應如此。“武漢恢復了本應有的樣子。”喜歡長江大橋,常來這里看風景的劉夏(化名)感歎。回想起6月初返回武漢時,疫情影響還未散去,江灘一片冷清。而現在,人與人的距離重新拉近,煙火氣重歸生活。

    2010年,劉夏來到這座教育之城。一路從本科讀到博士畢業。

    近幾年,新一線城市武漢步入發展快車道,通訊、生物産業相繼落址武漢,吸引了一批年輕人定居這里。在武漢讀書、工作、安家,是劉夏原定的計劃。突襲的疫情讓這座城市經歷了陣痛,但蘇醒中的武漢卻未讓這里的年輕人有過徘徊。

    一則數據更可力證武漢城市指數信心未減。10月1日-8日,國慶中秋假期武漢旅遊分别恢復至去年同期的83.21%和73.18%,黃鶴樓公園位列國内景區熱度榜第一名。

    “武漢的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配套在二線城市中都是極好的。疫情也會讓武漢成為風暴眼。高關注度下,也會倒逼城市精細化升級管理。如果武漢思維更開放和創新,城市形象有大幅提升的機會。”劉夏說。

    2017年3月,武漢市提出“5年内要留住100萬大學生”計劃。因其對武漢的信心,又恰逢國内某一流IT企業在武漢設立分部。劉夏憧憬着自己的未來,也憧憬着這座城市的未來。

    劫後重生

    劉夏依然記得這場劫難。

    突如其來的疫情,為他今年的求職和生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阻礙。他所在的行業,每年都會招收大量畢業生。但受疫情影響,整體招聘量縮水近一半,面試也多通過視頻形式進行。“終面是戴着口罩進行的,和面試官分座在會議室圓桌的兩端很有距離感,現在想起來依舊很緊張。”劉瑞琪說。

    不過,面對疫情,人們並沒有選擇離開。

    “武漢這幾年發展很快,城市建設也在不斷升級。我是學計算機的,在這里的工作機會也不少。再加上我家在湖北黃石,想要離父母近一些,畢業求職時首選當然是在武漢。”劉佳琪選擇留在武漢的原因,也是生活在武漢的很多年輕人的心聲。

    劫後重生的意外收獲是,這場疫情,讓劉夏觀察到武漢新的變化。硬件方面:城市通達性變好,城市綠地、公園也在增長,軍運會前城市又有一輪改造;軟件方面: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在提高,居民素質提高。再加之武漢原本就是科教重鎮,越來越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新武漢人選擇留在這里。

    生活漸漸步入了正軌,居住在武漢的人們,有了更多愛這里的理由。

    以往的光谷,上下班時間路上總是很堵。疫情時,道路變得異常暢通。曾經門可羅雀的商場,也變得熙熙攘攘。

    最近,久違的擁堵回歸常态,卻令人感到有些新鮮。“這也是城市在恢復活力的一個表現吧。”劉夏說。

    找到了工作,劉夏在學姐的推薦下,入住了龍湖冠寓武漢華師一附中店。

    這里距離研究院騎車只用15分鐘,有着在北上廣難以擁有的輕松通勤。每天省出往返公司的時間,用來休息、學習、交友,都更惬意。公寓臨近武漢一所知名中學,一些學生也住在這里。看着小孩子們每天有活力地進進出出,劉夏覺得生活更富有朝氣。

    入住期間,運營官也讓劉夏很放心。運營官都很熱心細心的協助大家解決問題。平時公寓也會組織租客活動,讓剛走出校園的人,也能更快的融入新群體。

    人口優化、産業升級,“築巢引鳳”首當其沖

    28歲的劉夏自我認知非常清晰,恰如他對武漢的觀察。他從房價收入比、行業發展以及職業發展空間三個維度分析武漢對于人才的吸引力。

    “北京空氣太幹燥,這個選項直接被PASS掉了。然後,我曾經在深圳、上海找過同類企業級别的職位。總體而言,一線城市收入要比武漢高出20%,但房價、物價卻遠不止這個比例;另外,從職業空間來看,一線城市同樣職位發展空間基本已經被鎖定,但武漢則不同。這里是這家一流企業新設的分部,無論職位還是業務空間,這里都可以給予新人更多的包容。”劉夏分析。

    正如劉夏所言,此時的武漢,已不再是一個靠重工業驅動發展的城市。“僅電子信息産業已占了武漢GDP的50%,汽車制造産業占了20%-30%。”武漢現在的産業結構是面向未來的,比如華為的研發基地,小米的第二總部,包括中國的北鬥和中國芯片産業都設在武漢。

    “武漢未來的産業結構是高科技的,是有技術含量的,更多是高端制造業。從這一部分産業發展來說,會帶來競争力的高素質人口。”龍湖冠寓華中一區總經理李翺說,武漢市産業産業聚集區主要在大光谷、沌口、臨空港經濟開發區;汽車智造、電子信息強勢領跑,生物醫藥、能源環保等新興産業快速成長;第三産業以批發零售和金融為主,金融和物流産業發展強勁。

    産業升級離不開人才支持。然而,一個窘迫的現實是,武漢雖然是全國重要的“生源地”,但很長一段時間内,高校畢業生熱衷“孔雀東南飛”。2016年,武漢市人才淨流入率為-0.4%。為扭轉局勢,“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于2017年啟動。

    同時,武漢市推出了18項戶口遷移優惠政策,大學生落戶幾乎“零門檻”。2019年前後,武漢持續發布多條新規破解居住問題——比如:2019年内要籌長租公寓5萬套,為大學生提供租賃補貼等。

    此外,武漢還出台了長租公寓、共有産權房開發建設管理實施辦法,定期公布人才承租長租公寓、購買共有産權房情況,降低人才在武漢的生活成本。

    随着一繫列人才新政祭出,武漢市人才外流局面終于得到扭轉。一則來自武漢組織部的數據顯示,自武漢市啟動實施“百萬大學生留漢就業創業工程”以來,共新增留漢大學生109.5萬人,提前2年完成了原定計劃。

    “雖然疫情期間找工作很難,但政府這些措施讓我覺得很安心。”劉夏說。

    契合城市發展需求,成長的穩定路徑

    讓劉夏安心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他一畢業就在武漢有了理想的住處。這就是龍湖冠寓推出的人才公寓。除了幹淨、便捷、溫暖的租住環境,擁有博士學歷的他,還能享受租金減免優惠政策。

    人才公寓是武漢市“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的重磅配套政策。自2017年起,武漢市就對外宣布,設立人才公寓建設基金,每年建設和籌集50萬平方米以上的人才公寓,5年内達到滿足20萬人租住需求的人才公寓總規模。畢業3年内的普通高校大學生,在漢創業就業且家庭在本市無自有住房的,均可申請人才公寓,最長可租用至畢業3年期滿。

    2019年7月,武漢再次入選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示範城市。中央财政給予獎補資金支持,試點示範期3年、每年8億元,武漢市财政配套11億元,共計籌集35億元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

    如今,據知情人士透露,在武漢,各行政區均可根據自身情況推出與長租公寓機構合作的人才公寓。符合政策條件的租戶入住這類人才公寓,可享受5-7折左右的租金減免。此外,據知情人士透露,針對人才安居問題,未來,武漢市還可能出台力度更大的租金減免支持政策。

    李翺說,龍湖冠寓目前已經在武漢布局29家門店,已開業6600間。其中,與政府合作的人才公寓達到11家,開業房間達3148間,占比達到47%。

    人才公寓政策,為長租公寓帶來穩定的客源,穩定的租住周期和更好的出租率。李翺介紹,未來一段時間,人才公寓仍将是武漢冠寓持續拓展的重點方向,希望将人才公寓的占比由目前的10%提升至25%。

    這也是龍湖冠寓的堅守。随着人口、産業不斷優化升級,龍湖冠寓堅持多種類獲取模式,積極聯動政府、企業合作,深耕産品和服務,讓年青人住的更好。事實上,新一線城市的産業轉型與大量人才流入,已成為企業選擇布局長租公寓的關鍵依據。

    而武漢,也是龍湖冠寓重點看好的城市之一。龍湖集團冠寓發展部總經理張智聰說,他很看好長租公寓在城市轉型發展中的機會,未來人才會聚集在中國少數幾個城市群。比如:沿海幾大城市群,環渤海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中部有鄭州、武漢、長沙;西部有西安、重慶、成都。

    數據顯示,2018年,武漢戶籍人口新增30余萬,在國内搖搖領先,在2018年末已經入圍“千萬人口俱樂部”。

    在以往,租房市場是客訴率最高的行業之一。行業標準缺失,行業訴求不受重視,是企業發展面臨的普遍問題。而在新一線城市升級過程中,随着住房租賃條例等法規政策完善,與居住品質息息相關的租房市場,也迎來新的變化。

    審校:武瑾瑩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