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查 | 中海深圳四盤止渴

观点网

2020-06-02 00:08

  • 一口氣推出4個項目實屬不易,畢竟這距離中海上一次推出涉宅新盤已有三年多時間。

    觀點地産網 近期深圳樓市較為火熱,包括招商前海領尚公館、金融街華發融禦華府等項目均陸續傳出将入市的消息。在此情況下,中海地産也适時地宣布了自己的推盤計劃。

    5月29日,深圳中海地産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發布第五代産品+“智慧生活3.0”,同時宣布龍崗中海寶荷、光明中海寰宇時代花園、龍華中海匯德理以及坪山中海萬錦熙岸共計4個項目亮相。

    于中海地産而言,對深圳市場的情感似乎很復雜。

    一方面,深圳是中海最早落地的城市,在這里開創了内地樓花銷售、銀行按揭等先河,逐步發展至3771.7億港元年銷售規模;另一方面,随着全國化業務鋪開,中海在土地投資上有重倉華北的趨勢,在深圳的投資反倒式微。

    直到近兩年,中海地産對深圳市場的重視度有所提高,公開拿地的積極性明顯被帶動,更甚者被媒體捕捉到集團、深圳公司領導團隊現身督戰土拍。

    有媒體觀察到,中海幾乎參與了深圳每宗宅地的出讓。最終,該公司斥資近117億元競得了坪山、光明及龍華3宗地。

    與此同時,出于種種因素限制,中海地産對深圳舊改的參與較少,大部分時候仍傾向于獲取淨地。

    考慮到深圳土地的競争程度,如今能一口氣推出4個項目實屬不易,畢竟這距離中海上一次推出涉宅新盤已有三年多時間。

    招拍挂取向

    中海地産最新所主打的第五代産品主要理念“智慧生活3.0”,是于2019年12月底在上海舉行40周年盛典時所發布。去年,中海還在上海臻如府項目上落地了号稱全球首個5G社區。

    進入2020年,随着新項目亮相,深圳公司才終于公開刷了一把存在感。按照中國海外深圳公司總經理蔣曉洲在5月29日的表态,今年是深圳下一個40年發展新起點,也是深圳中海“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一年”。

    據觀點地産新媒體了解,最新亮相的4個項目中,有3個均是中海地産通過招拍挂獲取的項目。

    其中,2018年中海地産力克金科、建發等房企,以總價12.55億元獲得坪山G13302-8024宗地,項目建成後,普通商品住宅取得不動産之日起5年内不得轉讓。

    2019年6月,深圳一口氣挂牌5宗純宅地,缺少項目的中海地産對每宗地都積極舉牌,並以最高限價54.08億元競得光明A510-0151地塊,折合可售樓面價3.82萬元/平方米;同年11月,再以50.2億元總價競得龍華民治地塊,折合可售樓面價3.74萬元/平方米,最高可售單價7.14萬元/平方米。

    接連拍下光明及龍華項目,令中海地産在大本營補充土儲的迫切得到一定緩解。

    實際上,根據中國海外發展年報,2015年以來該公司僅在深圳新增4個項目,土地面積合計約13.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1.3萬平方米。其中2015年新增的羅湖鹿丹村項目,2017年以豪宅“中海天鑽”的面目現身,此後中海在深圳鮮有新盤。

    5月28日發布的《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關于2020年我市商品住宅和商務公寓房源信息情況的公示(1-5月)》顯示,深圳年内計劃入市109個住宅及公寓項目中,便包括中海萬錦熙岸華庭、中海龍華項目(A816-0068地塊)(暫定名)、中海地産光明區A510-0151地塊項目,3個項目共涉及住宅面積27.70萬平方米、2974套。

    其中,中海地産可售體量最大的是光明項目,為12.81萬平方米、1344套,有說法稱預計六七月開盤。售價方面,可供參考的是幾百米開外的龍光玖龍台,三期産品備案約4.6-4.8萬元/平方米。

    同時,光明項目附近的金融街華發融禦華府已開放展示中心,屆時也将為中海地産定價提供參考。如果按3.82萬元/平方米成本價計,中海需要争取更高的售價才能維持利潤。

    其次是龍華項目,涉及可售體量10.96萬平方米、1180套,由于限價因素存在,中海地産最高售價被限定在7.14萬元/平方米;中海萬錦熙岸項目已于1月開放樣闆房,2月獲批預售均價4.25萬元/平方米,高于周邊奧園項目的售價3.5萬元/平方米。

    保守估計,僅上述3個項目今年就為中海地産貢獻逾150億元可售貨值。

    除此以外,中海地産亮相的龍崗中海寶荷項目,目前並未列入深圳住建局的開盤名單,且與其它項目不同,寶荷項目屬于城市更新類型。該項目全稱南約積谷田城市更新單元,計容總建築面積26.45萬平方米,共分三期開發,已計劃在3月動工。

    對于深圳項目的推盤計劃等細節,中海方面並未披露。有市場說法稱,中海有望沖擊200億元。

    大本營緩行

    随着中海地産将過去兩年新增的深圳項目悉數推向市場,一種擔憂也開始出現:這些項目售罄後,中海怎麼補充繼續土儲?

    在5月29日中海地産的發布會上,中海發展深圳公司設計總監說,中海一直堅持“在主流城市、主流地段開發主流産品”的發展定位。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中海地産為之付出的土地成本也不會很低。

    2018年3月業績會期間,顔建國曾被媒體問及,此前一個月中海摘下的深圳坪山住宅地塊,實際樓面價已經達到3.2萬平方米,如此高的成本是否仍有盈利空間?對此,顔建國未解釋過多,給予肯定答復。

    按拿地渠道分,根據觀點地産新媒體了解,在今年3月份,中國海外發展新任總裁張智超回應投資者提問時提及,2019年中海成立了投資拓展及産業合作部,采取多種渠道進行土地獲取。但他轉而表示,去年公司權益地價里,非公開市場獲取大約僅占15%。

    張智超還表示,有些非公的項目可能确實在運營效率、年化收益,甚至回報率並不一定很理想。“所以我們還是根據每個項目具體來看。”

    數據顯示,中海近年來投入拿地的金額逐年攀升,包括2019年總地價近1500億元,權益地價1134億元,今年還将安排1400億元的拿地預算,增幅約23%。其中,華北、北方區域土儲占比領先,華南從2015年14%提高至2019年的21%,華東則從12.33%降至8.9%。

    中海地産在土地投資方面已逐步回歸華南區域,包括海南、佛山、廈門、廣州、珠海等省市均有布局,不過在公開市場拿地的指引下,土地供應稀缺的深圳依然是個難題。

    觀點地産新媒體了解,2015年起中海在深圳的土地儲備占比均不超過2%,從2016年起更是将莞深兩地的土儲合並計算,至2019年底在莞深共計擁有土儲105.9萬平方米。

    中國海外深圳公司總經理蔣曉洲也提及,公司業務覆蓋深圳、東莞兩地,在建開發項目7個,建設規模逾100萬平米。而将這個數據扣除今年亮相的4個項目,剩余土儲會更少。

    一位業内人士對觀點地産新媒體表示,在深圳持續發展,一定要有舊改。但他轉而表示,在舊改方面,國企的決策相對“保守”。另一位人士也表示,深圳的舊改整體有難度,沒有專業操盤能力難以勝任,國企有風險控制也會形成限制。

    其實早在2012年,中海地産就與深圳福田區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合作範圍包括城市更新建設、保障性住房建設、總部建設和綠色建築建設等六個方面。這被外界解讀為中海通過參與城市更新獲取優質土地資源,扭轉當時無土儲的局面。

    不過,此後中海地産鮮有披露參與舊改的進展。

    在2016年那場並購中信旗下地産資産的交易中,中海獲得了中信寶荷、中信龍盛廣場二期、中信龍騰共3個舊改,總建築面積約70萬平方米。其中,中信寶荷即上文所提中海寶荷項目,但剩余兩個項目至今仍沒有确切消息。

    根據張智超3月份的表述,去年中海在舊城改造方面,分别獲取了深圳和上海兩個“比較重要”的項目。但他當時並未透露更多詳細信息。

    業内人士對觀點地産新媒體表示,對于深圳舊改,中海地産一直都在研究,早期曾簽了幾個項目。他随即表示,這些項目到後來都有變動。

    值得注意的是,有消息稱,近期顔建國、張智超會見了深圳政府領導,雙方深入交流的話題包括中海如何進一步加大在深投資。顔建國稱,中海集團将憑借在港澳的發展經驗,加大在深圳的投資力度,全面參與深圳政府公共項目、高端醫療項目、人才房、國際學校、高端酒店等領域建設的意向。

    這反映出中海如今對深圳的重視程度,在沉寂多年後,其開始采取更多樣化的方式回歸大本營。也有說法認為,參與一繫列的政府意向性項目,也會對中海未來獲取房地産項目也會提供幫助。

    對于在深圳補充土儲渠道及發展目標等事宜,觀點地産新媒體致電中海地産相關人士,截止發稿尚未得到回復。

    撰文:鐘凱    

    審校:徐耀輝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樓市

    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