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 | 營收占比不足1% 綠地如何押寶酒店業務?

观点网

2019-03-07 00:02

  • 争取2019年實現酒店業務資産證券化,2021年實現旅遊業務資産證券化。

    觀點地産網 自去年成立綠地酒店旅遊集團後,綠地不斷在酒店業務上發力。

    3月6日,綠地集團發布消息稱,綠地聯手三家海外大型開發商,以“輕資産”管理輸出模式,加速自營酒店品牌全球拓展。

    綠地表示,此次與三家海外大型開發商締結戰略合作夥伴關繫,共涉及10家以上意向酒店,分布在泰國、英國、日本等地。

    随着中國旅遊經濟的蓬勃發展,近幾年,“地産+酒店”成為越來越多開發商關注的重點,富力、碧桂園、綠地、世茂......

    對此,有市場人士對觀點地産新媒體表示,房企涉足酒店業務,實際上還是離不開地産主業。

    他提及,通常在拿地的過程中,出讓條件要求企業配建酒店等,以提升區域的生活品質,“所以說,很多企業涉足酒店是不得不選”。

    綠地酒店十四年沉浮

    現在,綠地又為自己的酒店業務加上了濃重的一筆。

    根據綠地集團發布的消息顯示,3月5日,綠地與泰國暹羅地産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就旗下多家物業達成品牌合作意向;3月1日,綠地與新加坡德偉地産集團、BNR亞洲簽訂戰略協議。

    此次與三家海外大型開發商締結戰略合作夥伴關繫,共涉及10家以上意向酒店,分布在泰國、英國、日本等地。

    實際上,綠地進軍酒店這個“大江湖”已經有十四年的時間了。

    2005年,綠地旗下首家酒店綠地豪生全套房酒店開業,綠地由此開始涉足酒店旅遊業。

    随後,從2012年開始,綠地陸續推出了自有中高端酒店品牌“鉑瑞”(Primus)、“鉑骊”(The Qube),“Q 酒店”及“Q-Box Hotel 鉑派酒店”等。根據綠地2018年半年度報告顯示,該公司的酒店業務已形成十大品牌序列,涵蓋標準酒店、特色酒店和小鎮酒店三大類型。

    但在酒店管理方面,綠地一直都不是單打獨鬥的角色。

    綠地的官網顯示,該集團采用“自有酒店品牌管理”結合“對外委托管理”的模式運營旗下的酒店,並先後與洲際、萬豪等酒店管理集團締結戰略合作關繫。

    數據來源:綠地财報、觀點指數整理

    觀點地産新媒體了解,2015年,綠地全年在營酒店數量為25家,其中自營酒店的數量為10家,其余15家均為對外委托管理,自營酒店僅占40%,對外托管的比例達到60%。

    随後2016、2017年,綠地自營酒店的數量均有微升,到2018年中期,綠地在營酒店數量達到35家,其中有18家為自營酒店,對外托管17家,分别占比51.43%、48.57%。

    對此,張化東表示,酒店的經營管理其實是很難的,因此,當下很多房企開發酒店物業之後,都選擇了委托管理的模式進行運營。

    與此同時,這家立志要實現從偏重規模向偏重盈利轉變的房企也試圖甩掉更多的“重包袱”。

    綠地在财報中提到,根據“輕資産化”戰略,公司将通過 REITs 等房地産資産證券化方式,加強酒店資産流動性,加快資金周轉率,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實際上,以重資産模式起步,通過一段時間的品牌打造、運營升級以後,再通過資産證券的模式回流現金,進而收購新物業的良性循環模式是當下不少企業對酒店業務的操作模式,綠地也是如此。

    2016年3月11日,綠地控股發布公告披露,其全資子公司綠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荣耀基金旗下Amare投資管理集團在新加坡簽署協議,設立酒店業房地産投資信托未來拟在新加坡證交所主闆上市。

    據悉,該酒店業投資信托計劃将從綠地手里收購19家位于中國境内的酒店物業,總計價值約為210億元。

    2018年,綠地繼續推進酒店資産證券化的目標。10月12日,綠地集團正式重組成立“三大産業集團”,分别是綠地大基建集團、綠地商貿集團、綠地酒店旅遊集團。

    彼時,綠地集團表示,“綠地酒店集團”更名為“綠地酒店旅遊集團”,将用三年時間,打造以兩百億以上年收入的酒店為核心業務、以旅遊及會展為兩翼引擎、具有全球競争力的酒店旅遊集團,並争取2019年實現酒店業務資産證券化,2021年實現旅遊業務資産證券化。

    接近綠地的人士向觀點地産新媒體表示,綠地拿了很多高鐵新城的地塊,因而要導入一些産業,旅遊與會展業務是高鐵新城比較重要的兩塊業務,而酒店業務也是随着這兩塊業務應運而生的。

    他表示,酒店是一體,旅遊和會展是兩翼,旅遊和會展會為酒店帶來人流與業務,因此把酒店和旅遊、會展等業務均放在綠地酒店旅遊集團。

    房企“掘金”酒店

    近幾年,我國旅遊業進入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因旅遊業帶動的酒店業務,進而使得“地産+酒店”的模式在地産圈盛行開來。

    據觀點地産新媒體不完全統計,碧桂園、保利、綠地、富力、世茂......等房地産開發商紛紛加碼酒店業務。

    根據網絡上公布的2018年中國酒店集團規模排行榜上,富力地産以88間門店數,26365間客房數位列14名,而碧桂園集團排名17,綠地和世茂分别排名28名與36名。

    相比于綠地集團,2008年就進軍酒店行業的富力地産決心更為堅定。

    2017年,富力以總價181億人民币收購萬達的酒店資産,一舉成為全球最大豪華酒店業主。

    不過,富力如今的酒店之路仍然充滿挑戰。

    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富力酒店業務的淨利潤虧損1.46億元,而這是其酒店業務連續六年虧損,2018年上半年,富力的酒店業務終于結束了過往虧損的狀态,營業收入達到33億元,同比增長360%。

    “酒店的入住率還是比較低的,入住率如果上不上去,實際上(酒店)是不賺錢的”,張化東表示。

    數據來源:綠地财報、觀點指數整理

    對比之下,目前加碼酒店的綠地,2015年,其酒店業務實現營收15.58億元,同比增長5.02%;2016年與2017年分别實現營收17.54億元、18.51億元,2018年上半年,這一數字則為9.38億元,同比增長40.72%。

    單看營業收入,綠地集團的酒店業務有不錯發展。但從綠地集團整體而言,其酒店業務的營業收入占總營收不到1%。

    數據來源:綠地财報、觀點指數整理

    2015年,綠地集團錄得營業收入2072.57億元,其酒店業務營收占總營收的0.75%,随後該項比例逐年遞減,到2018年中期,占比為0.59%。

    撰文:龔麗欣    

    審校:楊曉敏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資本

    商業地産

    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