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傳真 | 特首聲援劉德華

观点网

2018-10-12 23:13

  • “我們只是繼續原本進行中的工作,以展示給大家看其實‘明日大嶼’将會是香港土地供應的重中之重。”

    觀點地産網 香港影視天王劉德華,近日來因一則短片陷入輿論風波中。

    這則長約3分鐘的短片,名為《讓下一代看見》,由香港前特首董建華建立的智庫——團結香港基金制作,劉德華擔任旁白,表态支持人工填海。

    在影片中,他說:“如果要長遠舒緩住房問題,在坊間衆多的建議里面,我覺得東大嶼大規模人工島方案,看來是比較可取的。”

    他還呼籲:“只要值得做,應抓緊機會馬上做。”

    影片一出街,便招致了很多反對的聲音,不過卻得到了女特首林鄭月娥的聲援。

    在10月10日《施政報告》記者會上,林鄭月娥稱:“這是非常不公道的,同時對于劉先生能夠勇于表達他的意見表示敬佩,亦預祝他在十二月将舉行的演唱會成功。”

    林鄭的聲援並非無因可尋,最新的《施政報告》公布了4個增加土地供應的措施,其中便包括了大嶼山填海計劃,林鄭表示,上述短片與自己的施政理念非常吻合,但自己事前並沒有和華仔“夾過”(溝通)。

    按照林鄭的計劃,未來政府在大嶼山以東、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分階段填海,建造合共約1700公頃的多個人工島,可規劃用作興建26至40萬個住宅單位,供70萬至110萬人口居住,其中七成為公營房屋,預計首階段的住宅單位可在2032年入夥。

    不過,這項看似能長遠舒緩香港住宅緊缺問題的措施,卻一直招致着衆多的質疑,無論是在10月10日的記者會還是在随後一天的答問會上,“明日大嶼”均是媒體及議員質問的重點。

    答疑“明日大嶼”

    質疑的重點首先來自填海成本預算,坊間消息稱,整個“明日大嶼”填海費用最少要動用4000億至5000億港元,即是香港财政儲備的一半,有議員質疑這是一種燃燒儲備,指責最新的《施政報告》不是“燃點希望”,而是燃燒儲備。

    甚至有議員疾聲斥責填海計劃是“舍易取難”:“高爾夫球場170公頃,你不做;私人發展商農地1 000公頃,你不做;預留予丁屋的900公頃,你不做;棕地發展超過700公頃,你不做;還有前發展局局長說2000公頃的閑置土地,你都不做。你便選了一個最貴、等于倒錢落海的做法。”

    林鄭回應稱,上述提出增加土地供應的選項,政府每一項都在研究、都在做。而《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包括“明日大嶼”四項措施,是其認為在所有選項中,是相對有足夠理據可以不需等土地工作小組交報告,便可以預先說前景和未來舉措。

    對于耗盡儲備一說,林鄭月娥指出這是坊間傳言的數字,政府還沒有具體的成本測算。同時她反駁,明日大嶼計劃是滿足香港未來二三十年的發展,大型的基建都離不開龐大的投資,但這些龐大投資並非一日用盡,相關工程建築期達到十幾年,“所以你的數字5000億港元或1萬億港元,要除以這十多年,而現時香港每年在基礎建設方面投入的預算都在1000億港元。”

    除了因成本引來質疑,來自環保與氣象方面的反對聲音也較為強烈,早前便有氣象學家擔心氣候變化會令海平面上升,並指責興建人工島是“逆天而行”,鄭月娥在記者會上指出,政府在做任何工程前都會全面評估,工程不是“咪埋眼去做(閉着眼睛去做)”,“擔心依樣擔心個樣,咩都唔使做(擔心這個擔心那個,什麼都不用做)”。

    她強調,風險經過專業評估是可以管理,期望社會用科學的眼光看待發展。

    林鄭月娥承諾,政府将會以最環保、最保護海洋生态的方法發展大嶼山。如果“明日大嶼”有一大片土地,可理順市區中住得擠迫的居民,可令社區有一次更新,讓有關27萬等上樓的家庭有更好的居住環境。如果不推行計劃,恐怕是有愧于下一代。

    除此以外,交通情況也是關注的焦點,有議員指出,大嶼山接駁港九只靠一條路,往後大嶼山人口膨脹,需要有更多道路連接。戴德梁行則建議,政府填海的同時,必須于交通配套措施方面作出更長遠的規劃,避免因配套不足,令整個大嶼山将來出現問題。

    對此,林鄭月娥就表示,對鐵路和公路,會整體作策略性考慮,而大嶼山未來會成為雙門戶,很快開通港珠澳大橋和屯門至赤臘角連接路,加上明日大嶼山,未來會成為四通八達局面。

    “填海”面面觀

    香港地少,人口密度冠絕全球,有限的土地資源造就了節節攀升的樓價和租金,令不少“香港市民居住無尊嚴”,增加土地供應已經成為港人最為迫切的需求。

    在香港,發展土地的方式無非有兩種,一是在原有的土地上重新規劃,包括拆遷廠廈、舊區和開發棕地。在新的《施政報告》中,林鄭已經首次提出整幢工廈進行改裝,用作過渡性房屋,並開發新界棕地。

    第二種方法就是開發新的土地,包括開墾郊野和填海造地。但不少香港人士指出,相對來講,開墾郊野引發的争議以及抗争将會更大,填海造地或是最具操作性的辦法。

    前香港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就曾表示,填海雖有争議,但卻是最有效的增加土地儲備的方法,而且“比開發新界便宜”。

    作為海濱城市,香港早在1842年,即開埠的第二年,就展開了第一次非正式填海工程。迄今為止,香港填海土地大約7000公頃,占已開發土地面積的26%,容納了70%的寫字樓面積和27%的人口,如今繁荣的西環、中環、灣仔至銅鑼灣等地區都是填出來的。

    事實上,並非只有香港向海要地,因為領土面積狹小以及地勢低,荷蘭自13世紀起就開始大規模圍海填地,向大海索地近7000平方公里,約占其現今國土面積的20%;日本沿海城市約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是通過填海獲得;新加坡的填海面積剛好是香港的一倍,合共14000公頃,占了其國土的20%。

    可以說,上述城市後來的能夠跻身國際都會,填海工程功不可沒。不過,随着生态環境的變化,越來越多國家和城市開始關注海洋生态問題。

    1990年,荷蘭政府提出把土地“歸還”大海的設想;2009年,批準了一項“退耕還海”方案,讓一片填海造地生成的300公頃“開拓地”被海水淹沒,恢復為可供鳥類栖息的濕地。

    日本同樣采取了多種政策措施來限制圍填海模式,譬如公布《公有水面填拓法修正案》,加強對圍填海用途與環境影響審查等方面的要求。

    在香港,随着上世紀90年代港人環保意識逐漸增強,填海造地引發的争議越來越大,反對的聲音越來越來越強烈。2004年1月9日,“保護海港協會”成功挑戰香港政府,在終審法院推翻灣仔北填海計劃,成為香港填海争議中一個具有標志性的事件。

    在此後的數年間,填海漸漸停滞不前,2010年之後,香港真正在進行的填海工程只有港珠澳大橋的香港口岸一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9月初指出,香港目前土地緊缺,很大一個方面是十多年來在填海速度上的明顯放緩。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與荷蘭、新加坡、日本不同,囿于某些歷史和政治原因,香港現有1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並沒有被充分利用。

    中原集團創始人施永青曾撰文指出,香港用作興建住宅的土地,只占整體面積的7%左右;其中3%還是被撥作興建低密度的鄉村屋,真正用作高密度市區住宅發展的土地只是香港整體面積的3%。

    按此前香港發展局公布的數據來看,香港非已建設土地總面積843平方公里,占比76%,其中有400多平方米公里的郊野公園土地被明确禁止開發。近年來香港也有不少團體在研究開發郊野土地的可能性,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這一方案面對的桎梏與限制比填海更為嚴重。

    相反,從回歸以來,香港開發大嶼山的腳步從未停止。在記者會上,林鄭回顧大嶼山的發展歷史時指出,從第一屆香港特區政府在大嶼山建設了國際機場以來,每屆政府關于大嶼山開發的工作從來都沒有停下來,“我們只是繼續原本進行中的工作,以展示給大家看其實‘明日大嶼’将會是香港土地供應的重中之重。”

    香港傳真 | 一座城市里的地産漫遊與畫像。

    撰文:曾劍萍    

    審校:徐耀輝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