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三亞人文環境建設的幾點意見

观点网

2006-12-14 13:28

  •   主持人:各位下午好!首先是演講,第一個為我們演講的是厚土機構主席林少洲,演講題目是:城市文化發展專題。林少洲先生畢業于北京大學社會學習。1991年進入萬科,歷任《萬科周刊》主編、上海萬科副總、北京萬科總經理等職務。兩度使陷入危機的萬科項目起死回生並創造銷售奇迹,在地産界擁有廣泛影響,有“地産少帥”美稱。2002年3月創立厚土機構。

      林少洲:大家下午好!我的電腦丢在飛機上,還沒拿回來,所以沒有PPT可以看。昨天晚上看了資料,做一些考慮,沒有特别的準備,我的題目是對三亞人文環境建設的幾點意見。

      第一,充分認識三亞人文環境建設的意義。三亞大家都知道,這個城市就是大海、陽光、沙灘。更多的東西,可能大家一時半會想不起來,還在形成建設當中。就像上午三亞的領導談的那樣,現在的建設還處在起步階段,我覺得他們這樣的界定和自我認識是很清醒的。目前三亞的城市環境主要依賴自然資源。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講,三亞和中國的西部目前處于同樣的階段,都處于賣自然資源的階段。這里所銷售的,他的吸引,無論賣陽光、沙灘、海岸還是賣鐵礦、煤礦都是自然資源。這是發展的第一階段。但是我們不能否認三亞這幾年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也做了很精致的産品,特别是亞龍灣這一帶。從大的方向來看,我覺得未來思路把自然資源利用和人文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這樣三亞才可以取得持續發展的動力。

      昨天,我作了一些功課,把三亞的城市名片一一看了一下,發現很有意思的現象,在城市名片的歸納里面,比如說第一個就美麗說三亞。這里選入735條所謂城市名片的表述。其中,我發現就文化談三亞,只有35條,是最少的,只是就美麗談三亞的零頭。其他三亞的特點,就福壽可以列出50多條,我覺得很有意思,這個現象本身把三亞的某種現象表述出來。如果單純依托于陽光、沙灘、海岸自然資源,像上午的嘉賓們對話里面談到的,它可以讓人來,但是留不住。我想三亞不能成為睡懶覺的天堂,就是來了不想出去。所以我想要美麗的沙灘,不要文化的沙漠。三亞在這里,可能有很多的文章可以做。也只有文化和天然環境的結合,形成好的度假産品,才能産生休閑度假持續的内容,才可以把人留下,有回頭客的可能性。這是關于三亞的人文建設非常關鍵。

      我們知道世界上非常著名的濱海度假區,像夏威夷,它靠的不僅僅是海,大家知道草裙舞。因為草裙舞記住了夏威夷。包括泰國,他的人妖文化。這也算是一種特色,一種區域文化。所以我想這方面,走馬觀花,對三亞文化的梳理是需要花很多功夫的事情。我只是做一些自己觀察談一下。我覺得三亞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像海洋文化,這是大家衆所周知的,但是關于海洋還有很多文章可以做,包括蜈支洲島。不僅僅是看一下海,深度開發,有很多産業化的機會,包括把人氣下來,提供給旅遊者很多内容的機會。包括山地文化,其實山地里面有很多的文章可以做。包括雨林。雨水很充沛、植被很豐富。民族文化,有彜族、苗族很多民族。像雲南就是賣的是民族文化,三亞也有,但是現在很難看見。

            比如說,民俗文化。海南也是當地原住民歷史悠久,而且現在原住民也沒有受到太多的現代化影響。還有很多的民俗,我是學社會會特别感興趣,原始的宗教,像巫術。我有兩個叔叔在海南住了很多年,他回到家給我們講黎族的巫術,如何的生動,聽得我毛骨悚然。我想大都市人,對于巫術一定充滿很濃厚的興趣,很強大的神秘感,有魔力。我想這方面的資源。昨天我和酒店的小夥子們聊天,我問黎族的巫術是不是真的?他說是真的,中了巫術的人會有什麼樣的下場。在民間有積澱,有很多的案例。包括佛教,南山已經做出很好的案例,産生很好的效果。包括道教的養生文化,大小洞天我已經去過。現在我和都市精英有關的就是養生文化,我想不能只是作為一個景點,包括他的福壽,這里是長壽的地方,包括如何養生,像都市人亞健康方面能夠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包括植被、地理,我來的短短幾天時間,感覺三亞有非常豐富的資源,應該下大力氣去挖掘,形成很豐富的文化植被。不僅僅是這里有天然的植被,各種樹、草,根本不用施肥長得很好,我覺得文化植被也應該培養。

      這里只能簡單講,對于文化要立足要現代。包括巫術,在原始是一個功能,一定要維護原生态。如果國際化的旅遊景點只有原汁原味。要用開發去保護,如果不開發的話就絕種了。開發的話,有更多的财政能力保護它。保護開發是不矛盾,應該是良性互動的。

      我想三亞整體人文資源充分挖掘根很好的天然資源、氣候資源結合好,三亞從單調走向豐富,應該從風景型轉向風情型。從美麗型轉向魅力型。現在是看風景,靜态的看,看起來很漂亮,里面沒有内容,沒有風情。很美麗,是靜态的美,但是沒有魅力。我想三亞業面臨轉型。

      第二點,創造三亞度假休閑産品的熱帶雨林。尤其是在北方,南方人沒有感受。因為我本身是廣東人,在我老家和三亞差不了多少,一年四季差不多,結個冰凍就印象很深刻。第一次去華北看着白楊樹印象非常深刻。在北京很多的綠色隔離帶都是白楊樹,北京叫“片林”。在南方,你看不到會有這樣規模的“片林”,他的植被非常豐富。在國内大家印象很深刻的是西雙版納,靠原始森林,維持很多年的旅遊人氣。用這個進行比較三亞現在的度假産品。今天和朋友講,到這里住了三次,對住的酒店基本沒有印象,同治化很嚴重,對喜來登的大堂還有印象。住了兩三個酒店感覺就是一個。大家只會關注一片,不可能會關注一棵樹是怎樣的。應該是像關注大榕樹一樣,這里有很多的文化内涵,我老家管榕樹叫“神樹”,可以賦予很多的文化意義。三亞的休閑度假産品,包括酒店,應該有更豐富的個性。

      大量的有個性的酒店群,每個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主題,有鮮明的特色,住了這個,對别的酒店會有遺憾,形成個性産品的繫列化。這里要強調産品研發和深度策劃。

      像剛才講的,來三亞度假基本來這里就不帶腦子,腦子留在大城市,來這里人就懶了,一片空白,但是也不能不幹活。這里真的需要一批讓人印象深刻,個性很鮮明的着重深度設計的有産品差異的度假産品。這樣才能為三亞的持續發展帶來生機。包括這里關于文化内容,這里要重視文化運營商和産品開發的意義。

      最近,我的同志里面有在嵩山少林寺蓋禅棚,所以我一直在研究少林寺,他的方丈是非常豐富的運行商,他靠旅遊門票、演出收入,他是文化地産。最近在網上招聘和尚,月薪一萬,會念經優先錄取,不會念經可以培訓。天下的寺廟千千萬,但是少林寺現在火,和運營商有關繫。像酒店一樣,酒店的管理集團也是運營商的角色。所以要高度重視能夠有客源能夠創造産業意義,在産業鍊上有豐富運營能力的人。不僅是要蓋房子,後面要有持續的力量去支撐。

      第三個建議,要開發三亞高質量的夜生活産品。三亞白天是非常美麗的,晚上是漆黑一片,兩年前,看到三亞就說三亞沒有夜生活,沒有事幹,吃完飯就回酒店睡覺。這幾年我去過成都,和那里一個朋友對話非常有意思。他說很忙,他說一句,這件事做完我不做。我說你沒事幹幹什麼?他說我會忙于休閑。這個話非常有意思。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休閑本身就是懶,但是他會忙于休閑。我也相信他在成都肯定會忙于休閑。一個非常忙的人,根本空不下來。其實這種是非常高的生活質量。所以在三亞,我們不能只能有白天的活動内容,既然遊客來了,重要的消費是在夜晚。如果讓他白天消費,晚上沒有消費的環境這是非常可惜的。三亞目前來了350多萬遊客,超過了西安的臨潼。但是人均消費是1500塊錢,國際遊客近年來了29萬多,人均消費3000塊。其實來三亞光飛機票多少錢?來了不在乎多花幾千塊錢,但是沒有消費的機會,消費的産品。所以核心的問題就是夜生活太單調。三亞一定要重視夜晚開發。上午講三亞起步比較晚,起步低,都是一個個點,一個個的酒店、住房,公共場所、産品非常缺乏。我覺得這里大有開發的余地。

      在三亞白天是人和自然的關繫,去看海,去沙灘享受自然的優美。夜晚是人和人的對話,人和人的關繫。三亞的先決條件也很好。由于經濟的門檻,來三亞遊客的質量非常高,可以勝出豐富多彩有價值、有意義的事。這樣特定的環境、優美的環境可以做出很有價值的事。如何創造一個三亞的夜生活,有三亞特色。這個可能是今後開發的要點。比如說他的休閑,在北京是酒吧。昨天我也去時代海岸的酒吧,感覺大部分還是本地人,遊客參與比較少,那種環境不太适合遊客,節奏非常強烈。我想應該是休閑的夜生活,節奏很慢,那個節奏很快,很刺激。包括演藝,現在很多旅遊景點,包括深圳的華僑城。像養生,從國際上通用的SPA,還有很多的養生産品。來了七天不讓他享受養生文化的洗禮真是太可惜了。因為人群高端,對精神文化活動有強烈的興趣,來了這里之後沒有俗務纏身。

      由于時間關繫,把浮光掠影的觀點講完了。祝三亞成來了不想走、走了念念不忘的好城市。

    撰文:林少洲    

    審校:0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