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外資逆勢布局中國,原因何在?

观点网

2020-09-28 14:19

  • 去全球化背景下,外資為何反而看好中國?外資逆勢流入中國的态勢又将持續多久?

    沈建光 新冠疫情蔓延加速逆全球化格局,外資撤離中國擔憂漸起。一方面,疫情導致全球産業鍊中斷,海外發達經濟體擔憂過于依賴中國出口,開始尋求通過補助企業等手段,将部分生産移出中國;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在貿易、科技、金融、政治領域對華全面施壓,並試圖聯合盟友孤立中國。然而,今年中國外商直接投資逆勢顯著增長,全球表現相對樂觀;國内資本市場備受全球投資者青睐,股票、債券市場外資參與度提升;人民币匯率持續表現強勢,外匯儲備達到3.16萬億,創四年來新高。去全球化背景下,外資為何反而看好中國?外資逆勢流入中國的态勢又将持續多久?

    疫情下中國對外資吸引力加強

    今年以來,即使是在新冠疫情重創全球經濟、國際商務交流紛紛停擺之際,中國吸收外商投資仍舊取得逆勢增長。以美元計,中國7、8月實際使用FDI同比分别增長12.2%和15.0%。相比之下,全球跨境投資活動則在斷崖式崩塌。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在年中發布的《2020年世界投資報告》中預計,全球FDI流量2020年或同比暴跌40%,遠差于全球金融危機時期的谷底水平。主要經濟體中,美國今年上半年外資流入下降64.5%,德國上半年流入下降23.5%,印度前7個月流入下降16.7%。即使是受到全球外商資金熱捧、受疫情影響較低的越南,前8個月FDI流入也減少了5.1%。

    資本市場方面,今年中國股市與債市仍舊受到全球投資者青睐。根據央行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6月,境外投資者持有境内人民币股票2.49萬億,債券2.57萬億,過去五年二者復合增速分别達到42%和24%。在繼2019年三大全球性股指全部納入A股、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納入彭博全球債券指數後,2020年2月摩根大通旗艦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開始納入中國政府債,3月富時羅素将A股權重從15%提高到25%。中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相繼被納入多個全球重要指數,增加了外資對中國金融市場的配置需求。

    以此同時,近期人民币走出了一波顯著的升值态勢。自5月底觸底反彈以來,人民币兌美元匯率累計升值5.5%,8月至今升值2.8%,已經回到2019年一季度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前的水平;中國外匯儲備也連續五個月增加,8月末達到3.16萬億美元,創四年來新高。

    外資逆勢看好中國的四大原因

    為何逆勢之下,外資依舊看好中國?在筆者看來,主要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第一,中國全球率先實現經濟反彈。從全球經濟基本面來看,中國經濟在二季度V型反彈,3.2%的增長是G20國家中唯一一個正增長的國家,三季度已經基本恢復到疫前水平。相比之下,海外主要經濟體紛紛走弱,美、歐、日二季度同比負增長近10%,印度、巴西、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國家也深陷衰退。當前美國是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歐洲面臨疫情二次爆發的擔憂,疫情“常态化”風險引發近日全球股市暴跌,投資者處于避險情緒會更加看好中國。

    第二,中國與海外利差走闊,進一步提升人民币資産的吸引力。3月海外疫情爆發後,發達經濟體央行紛紛訴諸非常規貨币政策,美聯儲承諾無限量量化寬松,至8月底年内擴表68%;歐洲央行推出並随後加碼新冠疫情緊急資産購買計劃(PEPP),擴表38%;日本央行加大購買ETF資産,擴表19.2%。在窮盡降息等傳統貨币政策、将短端利率壓到最低之後,海外央行再通過“超級寬松”降低長短利率,中國與海外經濟體利差走闊。中美利差已從年初的1.27%大幅升至9月中的2.44%,而這也使得全球投資者偏好于增加中國資産配置。

    第三,中國仍是全球最大市場,也是全球産業鍊的重要樞紐。在疫情期間,中國發揮制造業門類齊全優勢,在海外供應鍊受阻的背景下,出口全球份額提升。從海外疫情初期的口罩、防護服、醫療設備,到現在的電子消費品、家居和節日産品,中國出口填補了疫情階段海外各類商品供不應求的局面。更重要的是,中國本土消費市場前景廣闊,零售規模今年可能将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零售國,加之産業鍊完備、對外資仍有較強吸引力。根據近期上海美國商會2020年的調查中,近半數受訪企業表示其2019年在華營收增長高于其在全球的營收增長,七成受訪企業表示不會将生産環節遷出中國。

    第四,持續釋放的對外開放政策。今年《外商投資法》及其配套法規實施,取消了商務領域外資企業設立變更的審批和備案,6月公布的2020年外商投資負面清單進一步從40條減少至33條。與此同時,金融領域的對外開放有所加大,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壽險公司外資股比限制全面取消。政策推動下,前八個月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2.1%,服務業“接棒”制造業,成為外商投資的新增長極。

    綜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世界經濟陷入深度衰退,中美分歧與博弈加劇,全球供應鍊、産業鍊遭遇明顯沖擊。在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中國經濟面臨較大壓力與不确定性。但從今年外資逆勢流入的情況可以看出,中國巨大的市場規模、完整的工業體繫、完備的基礎設施和穩定的社會環境在全球範圍内獨具吸引力。這其實為避免大規模産業外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為中國争取更多跨國企業投資提供了土壤。

    展望未來,持續加大開放,改善營商環境,減少外資限制,加大知識産權保護等仍然至關重要,不僅有助于吸引投資、赢得更多跨國企業的合作,為應對逆全球化争取更廣泛的支持,亦有助于加快形成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本文首發于FT中文網)

    沈建光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數科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觀點地産新媒體專欄作者

    張明明 京東數科研究院研究總監

    徐天辰 京東數科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撰文:沈建光    

    審校:勞蓉蓉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