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國常會後迅速降準開啟新一輪全面寬松

观点网

2019-09-07 17:41

  • 密集的逆周期調控政策部署印證了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判斷,是政策面的必然調整,也體現了決策層多措並舉穩經濟、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的決心。

    沈建光 9月6日,央行在國常會後迅速宣布實施全面降準,開啟了新一輪全面寬松,這與筆者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做出的“本周末或會降準”的判斷一致。

    (一)本次降準符合國常會後預期

    盡管動作之迅速可能超出市場預期,但本次降準並不令人意外。回顧之前,從7月30日政治局會議的“松緊适度”,到8月2日央行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的“預調微調”,再到8月16日國常會的“推動實際利率水平明顯降低”,9月4日國常會則直接提到“及時運用普遍降準和定向降準等政策工具”,近期高層對于貨币政策的表述呈現出了較為清晰的變化,整體基調已呈逐步寬松。

    而歷史來看,國常會後的降準概率本就很大。筆者統計了2014年以來的13次降準(含定向降準),國常會預先提及的共有四次(2014年4月16日、2014年5月30日、2017年9月28日和2018年6月20日),此後2-10天内央行均宣布降準。

    (二)釋放資金規模可觀,助力逆周期調控

    從央行公告内容來看,一方面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财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另一方面兼顧民營、小微企業融資,額外對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内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分兩步實施。全面降準與定向降準相結合,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9000億元,規模相對可觀。

    就實際經濟情況而言,近期中美磋商波折不斷,談判前景不明仍是短期内影響中國經濟走勢最大的不确定性;内外壓力之下,7月工業生産、社零、基建、制造業、信貸等各項經濟金融數據表現均難言樂觀;8月PMI則再次回落,發電煤耗等高頻數據也並未顯示出轉好迹象。在此背景下,通過降準釋放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确有必要。

    (三)堅持不搞“大水漫灌”,降準空間尚無須擔憂

    值得注意的是,全面降準的同時,央行仍強調“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調控”。事實上,出于防風險和降準空間的考慮,相比過去,當前決策層穩增長手段中對于全面降準的使用已十分謹慎,今年僅使用兩次、頻率已大幅減少。

    降準空間方面,危機十年以來中國各類存款金融機構的法定準備金率平均累計下調了8個百分點以上,客觀來講已經下調較多,但考慮目前金融機構的整體2%左右的超儲率之後,中國在國際上仍處于中等水平,基本與美國、歐洲持平,短期内尚無須擔憂空間問題。

    (四)LPR改革加速利率並軌,降準之後可以期待“降息”

    在筆者看來,數量工具之外,價格工具也要發揮作用,關鍵仍在于引導實際融資成本下行、疏通貨币政策傳導機制。而8月LPR改革不僅釋放出利率並軌提速的信号,並且已使市場産生了較為強烈的降息預期。

    去年以來,央行已運用多種政策工具着力引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行,但當前疏通貨币政策傳導機制最後一公里仍未明顯見效。這一點在數據上表現的相對明顯,去年以來相對市場化的利率如10年期國債收益率、DR007、SHIBOR-3M等均呈現出較為明顯的下行趨勢,而人民币貸款加權平均利率仍整體走平、僅小幅下降,且主要依靠市場化程度較高的票據融資利率下行帶動。

    國際比較來看,當前全球降息周期已經開啟,歐美主要國家國債收益率均呈現下行趨勢,相較而言中國的水平仍然較高,引導利率下行是必然之舉。例如,從一年期國債收益率來看,當前中國為2.6%左右,顯著高于美國1.7%、日本、德國、法國則均為負值,五年期的表現也大體一致。

    在上述背景下,筆者認為未來央行通過下調MLF利率引導貸款利率下行的“降息”方式是比較确定的,值得期待。

    (五)不止降準,近期政策全面發力,穩增長與防風險兼顧

    整體看來,自730政治局會議重提“六穩”以來,包括本次降準在内,近期高層的政策表态與部署越發頻繁,在穩增長與防風險兩端全面發力。在筆者看來,密集的逆周期調控政策部署印證了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判斷,是政策面的必然調整,也體現了決策層多措並舉穩經濟、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的決心。

    例如,9月4日國常會明确提出提前下達專項債額度、擴大專項債使用範圍,特别強調專項債資金不得用于土地儲備、房地産、置換債務及可完全商業化運作的産業項目,有望大幅提升提前下達的專項債用于基建的比重,助力基建托底經濟。為應對外部不确定性,近期國辦公布的“消費20條”提前布局,着重提及激發國内市場潛力、“拓展出口産品内銷渠道”等内容,長期來看有助于緩解加征關稅對中國消費品出口的沖擊。

    值得關注的是,9月4日國常會後,未來專項債可用作資本金的項目範圍進一步擴大至涉及交通、環保、民生的多個領域,如能源、農林水利、污水垃圾處理、冷鍊物流、水電氣熱、職業教育和托幼、醫療、養老等,結合“消費20條”突出強調對消費流通領域的改造與升級、釋放農村等下沉市場消費潛力的表述,未來物流冷鍊、醫療養老服務等較為突出的基建短闆有望加快補齊進度。

    此外,防風險也未有絲毫放松,在化解包商銀行接管引發市場流動性分層、中小銀行風險擔憂之後,政策面的注意力已回到防範房地産風險上來,730政治局會議首次強調“不将房地産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調控收緊突出體現在融資政策層面。

    沈建光 京東數字科技首席經濟學家 觀點地産新媒體專欄作者

    撰文:沈建光    

    審校:勞蓉蓉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