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報道 | 代建攪局者

观点网

2022-05-15 18:49

  • 旭輝建管、世茂管理高調入局,發展迅猛,但原有的代建老兵各有所長,且已具備一定規模,新兵們要想成為“攪局者”,或還需時日。

    觀點網 房地産開發行業處在低迷期已有一段時間,但與此同時,代建行業卻顯出了“抗周期”特點,並引來新的入局者。

    從代建企業的業績數據看,受開發行業波動的影響的确不大明顯。

    如上市代建企業綠城管理,去年持續經營收入22.43億元,同比增長23.7%;毛利10.41億元,同比增長20.2%;歸屬股東淨利潤5.65億元,同比增長31.9%。

    另一上市公司中原建業,2021年度收入13.01億元,同比增加13.0%;淨利潤7.7億元,同比增加13.0%,年度淨利潤率59.2%;核心淨利潤7.85億元,同比增加13.9%。

    有分析認為,房地産市場在上行周期時,代建行業能借助旺盛的需求快速發展,而在下行周期,中小房企對于代建的需求較大,具有很好的抗周期性。

    綠城管理執行董事兼CEO李軍在3月份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表示:“我們還有5倍以上的提升空間,也就是說代建行業才剛剛起步。”

    或許是看到了這個賽道的穩定性及未來可期,或許是企業發展到了一定階段--旭輝建管、世茂管理均在2021年加入了代建行列。

    時間雖短,兩位新成員發展速度卻不慢,只是在規模優勢以及代建行業其他風險因素下,他們的黑馬之資會不會成為代建行業的“攪局者”?

    代建新兵們

    高調進入代建行業的兩位新成員--旭輝建管、世茂管理均是2021年入列,這或與房地産發展大勢有關。

    近兩年,房地産開發企業因高杠杆暴雷的情況時有發生,“輕資産”成為各個企業謀求發展的新方向,代建則是最熟悉、與之最密切相關的輕資産模式之一。

    據旭輝集團官網介紹,旭輝建管為旭輝2021年成立的新業務闆塊。今年3月24日業績發布會上,管理層提到:“旭輝代建業務剛剛起步,這是一個輕資産業務,和主業相比,除了不投入大的資金外,其它業務管理是一致的。”

    旭輝還提及,希望未來每年淨負債率都要下降,長期來看,8到10年時間要将淨負債率降到30%以内,對標香港以及國外優秀房企。具體做法之一,就是大力支持和發展輕資産業務,增強大客戶運營,實現協同增效,大力支持永升物業、旭輝瓴寓、商業及代建業務的發展。

    另一位代建新丁--世茂管理在去年9月14日召開品牌宣貫大會也表示,世茂管理是世茂集團輕資産轉型探索者、先鋒者與實踐者,将專注于搭建專業化代建平台,以項目管理為切入點,輸出品牌及管理標準。

    4月12日,2022觀點年度論壇上,金地集團開發管理公司副總經理王英臣也表示,輕資産正當其時,代建是良好出路。

    從各種表态可以看出,以往由代建企業墊資的做法或已被摒棄,“輕裝上陣”是規避資金風險的好辦法。

    另一方面,從已有數據看,代建行業整體利潤率和現金流較傳統開發行業有着更大優勢。

    綠城管理李軍在介紹2021年度業績時提到代建與開發的一處不同:“公司去年收入達到了22.43億元,同比增長了23.7%,歸母淨利潤增長速率更高一些,達到5.65億元,增長31.9%。經營性現金流達到5.66億元,這個數據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跟歸母淨利潤幾乎是百分之百趨同的,說明我們的現金轉化率非常高,這是輕資産的特征之一。”

    來源:企業報告、觀點指數整理

    他還強調,公司截止到2021年度沒有負債,有非常好的淨現金流。年報數據顯示,于2021年12月31日,綠城管理並無任何重大或然負債,報告期内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5.657億元。

    來源:企業報告、觀點指數整理

    同時,去年毛利達10.407億元,同比上升20.2%。毛利率為46.4%,與2020年的47.8%相比下降1.4個百分點。三個業務闆塊的毛利率分别為:商業代建44.9%、政府代建40.9%及其他服務74.2%。

    至于中原建業,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團並無任何重大或然負債及資本承擔,並無資産抵押事宜;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9.76億元,較上年度3.84億元大幅上升。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為13.014億元,同比增加13.0%;淨利潤為7.702億元,同比增加13.0%;淨利潤率為59.2%。

    來源:企業報告、觀點指數整理

    另悉,仁恒置地雖然沒将代建業務在年報中披露,但卻将代建與舊改譽為保持毛利率的兩把鑰匙:“代建整體收費並不低,有部分甚至比自己投資拿地去做項目更賺錢。”

    而且這些上市代建企業的數據,受房地産行業波動影響並不大。因而分析認為,代建行業“抗周期”特點明顯,即在房地産市場下行周期時中小房企對于代建的需求較大,在上行周期時行業則能借助旺盛的需求快速發展。

    旭輝也表示,2022年公司進入了第三個五年戰略,具體戰略之一就是大力發展輕資産業務,代建就是其中一項。“我們希望,未來輕資産業務以及運營型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超過30%到40%,這樣促使旭輝有穿越周期的能力。”

    無怪乎陸續有新的企業加入代建,即使是頭部房企也不例外。

    萬科雖然早有涉足代建,但以前未太有發展,直到今年初對投資者回應,公司結合自身優勢,在部分城市開展了代建業務:“目前萬科代建業務尚處于初期階段,在深圳、東莞、成都等城市進行了業務開展並取得了一定成果。”

    另外有媒體披露,今年碧桂園内部年度總結會上,執行董事程光煜也提及了代建:“住有所居是近期提出來的,要解決各大城市新居民的住房問題,更強調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所以,這對于碧桂園做代建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金科股份在5月6日全年業績發布會上也表示,結合到現階段的内外部情況,公司将在代建業務上持續發力,“代建市場也将迎來快速的發展,從客戶需求來看,投資減弱、改善需求的進一步增強,也會促使行業回歸對産品和服務的關注,進一步激發代建市場的需求。”

    “攪局者”角色

    不少新丁“入局”,發展速度不容小觑,而原有的代建先行者也有自己的特長。

    今年3月份的年度業績發布會上,旭輝介紹:2021年是旭輝建管元年,把代管和代運營融合,将開發能力、運營能力輸出,總共取得了280萬平方米的合約面積。並表示,這一塊也是旭輝未來創新業務中很重要的一塊。

    “建管包含代建和運營,包含商業、資本和住宅。我們2021年總的簽約面積達到280萬平方米,預估能收取代建費4.7億元,可實現銷售貨值145億元。”

    來源:企業報告

    到了2022年一季度,旭輝建管的擴張速度未減。在業績會上,旭輝透露:“我們更多的是商業代建,3月份已經在江蘇、湖南、河南、甯夏簽約了5個項目,面積超過120萬平方米,相信未來旭輝能成為代建行業重要的一員。”

    作為新人,旭輝建管的擴張速度不慢,而且有進入第一梯隊的目標。

    旭輝董事長林中在業績會上還表示,未來中國最大的物業和城市服務公司一定是地産商背景的,未來中國最大的商業運營公司一定是地産商背景的,未來最大的租賃住宅公司一定是地産商背景,未來最大的建管公司、代建公司也一定是地産商背景的。旭輝希望,未來在這些領域内也能成為一個龍頭企業,能在這個行業的第一方陣。

    至于世茂管理(上海世茂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公開信息顯示,公司在2021年7月成立,9月14日召開品牌宣貫大會,世茂也借此公開亮相自身搭建的專業化代建平台,表示将以項目管理為切入點,輸出品牌及管理標準,以管理創造價值。

    據介紹,為應對快速增長和多元化發展的委托需求,世茂管理充分融合世茂30余年項目運營經驗與世茂“大飛機戰略”多元資源整合優勢,提出“3+9”核心業務模式,即三大商業合作模式和九大業務服務模塊。

    三大商業合作模式包括:全過程項目管理、專業咨詢、專項咨詢,其中專業咨詢是指項目建設通用的技術及管理咨詢服務,專項咨詢則是針對城市更新、鄉村振興、文旅配套等特殊類型、特殊業務提供個性化服務。

    九大業務服務模塊則覆蓋政府代建、商業代建、資本代建、城市更新、鄉村振興、造價咨詢、規劃設計、美居服務、咨詢服務等。

    事實上,世茂最早提及代建要追溯到2020年,在當時並購福晟的新聞發布會上,世茂表示将通過代建、品牌輸出等方式介入福晟運營,包括對項目的債權重組。

    目前,世茂管理全國布局10省市近70盤。據宣傳口徑顯示,世茂管理的優勢在于核心業務模式豐富和體繫化專業管理水平高,以及操盤復雜多元項目的創新基因。

    從自身的表态以及對照同行而言,旭輝建管的長處是“商業代建”,而世茂管理的“核心業務豐富”很明顯,不過前輩們的規模優勢仍然明顯。

    據觀點指數發布的研究成果,2021年房地産代建企業的表現方面,綠城管理拔得頭籌,中原建業和金地管理同樣位居前列,緊随其後的是藍城集團和騰雲摩碼綠建。其余進入前十的還有雅居樂房地産建設管理集團、上海朗詩建築科技有限公司、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華潤置地建設事業部、廈門建發城服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有業内人士這樣總結幾大代建企業的特點:綠城管理-代建行業龍頭、中原建業-深耕大中原的代建黑馬、金地管理-商辦代建行業領軍者、華潤置地-聚焦政府代建、朗詩地産-擅長綠色住宅代建。

    作為港股第一個上市代建企業,綠城管理截至2021年末業務分布中國28個省、直轄市及自治區的101座主要城市,管理項目數量由上年同期的296個增加至345個;合約項目總建築面積847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3%;在建面積440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7%。

    綠城管理2021年度報告還顯示,在全國化布局下,主要經濟區域(含:環渤海經濟圈、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及成渝城市群)保持較大比重:合約項目預估總可售貨值達3845億元,規模占整體可售貨值的74.7%;其中長三角經濟圈項目1414億元占27.5%,環渤海經濟圈、京津冀城市群項目1261億元占24.5%,珠三角經濟圈項目1047億元占20.3%,成渝城市群123億元占2.4%。

    “2021年,公司繼續保持房地産輕資産開發領域第一身位,連續五年保持20%及以上的代建市場份額。”綠城管理目前依然是當之無愧的“老大哥”。

    除了規模最大,業績發布會上李軍還透露,綠城管理目前是中國最大的政府代建服務商,在手訂單量3400萬平方米,在建面積超過2600萬平方米。

    第二家上市代建企業中原建業,自2016年開始正式運作,2021年分拆獨立上市,至2022年已運行約6年。在深耕河南市場同時,也在積極開拓省外代建市場。

    據2021年度報告顯示,該集團年内新簽代建項目87個,同比增長8.8%,新增合約建築面積1002.1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6.7%。其中,在管項目合約銷售金額402.75億元,同比增長17.4%;合約銷售建築面積626.1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9.8%。

    2021年,新簽約省外項目11個,新增合約建築面積130.27萬平方米。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原建業已在119個市縣開展業務,包括河南省内100個市縣、省外19個市縣。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該集團在管項目261個,在管項目建築總面積約3097.44萬平方米。

    與此同時,中原建業也在豐富自身的業務範疇,2021年新簽約政府代建項目6個,合約建築面積79萬平方米;新簽資本代建項目1個,合約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

    擅長商辦代建的金地管理,2006年通過深圳首個由政府委托代建的寫字樓項目“福田科技廣場”進入代建領域,經過十多年發展後,2018年成立金地集團開發管理公司,正式深耕代建領域。

    目前金地管理形成代建共赢G體繫,提供咨詢顧問、開發管理、配資代建、政府代建等多種業務服務。截止到2021年底,該公司累計開發管理面積超過1400萬平米,住宅項目累計貨值超850億元,商辦項目投資總規模超400億元,累計政府公建面積超400萬平米,管理項目近80個,覆蓋30余座城市。

    商辦代建方面優勢明顯的金地管理也在探索新的業務領域,4月12日,2022觀點年度論壇上,金地管理副總經理王英臣表示,公司現在是代建+運營和代建+資本,但也在尋找第二曲線和新賽道,“比如說産業園+運營的代建服務,比如說存量改造市場的代建服務嘗試,以及做村集體或者是集資建房類的代建服務,包括一些城市地標的代建服務”。

    至于雅居樂房管,官網資料介紹,其于2018年正式成立即實現當年盈利。截至2021年6月30日,雅居樂房管已在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成渝等重點城市群打造了一批多方共赢的標杆項目,儲備貨值超過1300億元,為全國近50個項目提供賦能代建服務。

    聚焦政府代建的華潤置地,致力為城市服務設施建設運營提供全流程專業服務,從深圳灣體育中心“春繭”的代建代運營開始,如今業務涵蓋市政、醫院、學校、公園、文體、城中村綜合整治、棚改等業态。

    另外,在目前“碳中和”背景下,綠色、低碳建築越發受到重視,而騰雲摩碼綠建就持續專注于綠色科技代建領域,依托20余年的綠色科技經驗累積,在綠色代建領域走出差異化競争路線。

    至2021年,騰雲摩碼綠建通過品牌代建、無品牌代建、融資代建、小股操盤、咨詢服務模式,已布局陝西、河北、河南、安徽、浙江、貴州、四川、上海、江蘇等省市,項目數量近50個。

    另一家主打綠色地産項目的是朗詩,2022年3月31日,朗詩更是徹底“轉型”為代建公司,上市公司中文名稱由“朗詩綠色地産有限公司”更改為“朗詩綠色管理有限公司”,理由是:自2014年朗詩提出“産品差異化、資産輕型化、收益多樣化”的戰略轉型至今,已超過7年;未來,在中國的房地産市場,公司将繼續聚焦于代建及小股操盤業務。

    根據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31月31日,由朗詩提供開發代建服務及進行小股操盤的項目共計83個,總可售面積約378萬平方米,預計可售貨值約達706.2億元,占中國地區總可售貨值約91%。

    于2021年度,朗詩新增開發代建服務合同額約為9.81億元,同比增長約9%;新增開發代建服務項目可售面積約153萬平方米,可售貨值約258.6億元,同比增幅近18%;開發代建服務業務毛利率保持約40%的水平。

    從各家表現不難看出,旭輝建管、世茂管理高調入局,發展迅猛,但原有的代建老兵各有所長,且已具備一定規模,新兵們要想成為“攪局者”,或還需時日。

    機會與風險

    事實上,代建行業近幾年才逐漸被更多房企重視,與其“抗周期”屬性分不開外,另一方面是這個行業的機會在增多。

    僅目前而言,代建模式主要還是政府代建、商業代建和資本代建(資方代建)。

    商業代建方面,國内房地産行業正在加速整合中,向着更細分、更專業的方向發展,尤其近年來房企降本增效需求強烈,中小房企的代建需求逐步提升。

    畢竟能做管理輸出的企業通常是大型企業,融資成本相對較低,管理到位,開發周期短,集中采購優勢明顯,銷售速度快,品牌加成也使得項目售價、利潤更高,投資回收周期更短。相對而言,中小房企融資成本高、采購規模小、開發慢、銷售速度慢,投資回收時間更長。

    從綠城管理及中原建業的業務結構也可以看出,商業代建仍是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作為中國代建第一股的綠城管理,代建業務最初起步于2005年的政府代建項目,到2010年開始進入商業代建領域。

    根據2021年度報告顯示,綠城管理收入主要來自于商業代建和政府代建兩方面,商業代建收入約14.78億元,占總收入比例66%,政府代建收入約5.72億元,占總收入比例25.5%。

    中原建業則基本是商業代建,2015年11月獲得首個房地産代建協議之後,2018年迅速發展。年報顯示,公司業務專注于房地産商業代建,通常較房地産政府代建享有更高費率。

    正如中原建業所言,商業代建的一大優勢是可以獲得更高費率。

    據了解,最初的代建模式始于上世紀90年代的政府代建,即房企幫政府建保障房及設施,但代建收入一般不超過建安工程的3%,收益微薄。

    後來,随着國内房地産行業的高速發展,品牌房企開始與其他中小房企合作代建項目,所獲得收益越來越大,部分可達銷售收入5%-8%。有分析認為,這個收益不比直接拿地開發低。

    直接對比綠城管理和中原建業的數據,政府代建占比不小的綠城管理,2019-2021年毛利率分别為44.2%、47.8%、46.4%。有數據顯示,2019年,房地産代建行業淨利率平均值為15%,綠城管理淨利率為18.6%。

    而專注于商業代建的中原建業,利潤率一直處于行業高位,2018-2021年淨利率分别達到59.7%、62.3%、59.2%及59.2%。

    來源:企業報告、觀點指數整理

    雖然商業代建回報更高,但随着近兩年出險房企增多以及流動性壓力增大,商業代建的風險也在增加,因而企業在選擇合作項目時也更加謹慎。

    中原建業3月份舉行的業績會上,胡葆森就表示:“因為中小地産商生存環境越來越差,會不會殃及到代建項目,這是我們選擇項目時候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如果這個企業有暴雷風險,如果這個人信用不是太好,如果這個企業是多元化企業,像這一類項目我們選擇的時候都比較謹慎。我們管控風險的第一個門檻,好人好地,地要好,人要好。”

    “第二個門檻,簽約之後我們就監管了這個項目,這一塊地,這一個項目的财務全面管理,财務的U盾都是在我們手里。我們把這個項目跟其他業務建一個防火牆,即使其他項目出了問題,不會讓它殃及到跟我們合作的項目,這是最關鍵的一個防火牆。”

    在甲方有可能出現風險的同時,甲方群體也在發生改變。

    綠城管理透露,商業代建闆塊,現在客戶結構發生了變化,收入結構也發生了變化,“2021年集中供地的三批次拿地企業,一個清晰的數據是,地方國企拿地占比快速提升,針對這樣的比例變化,我們的客群也從民企不斷地轉移到國有企業、央企;這個過程當中,我們需要開拓新的業務。合作模式是不一樣的,與國有企業的合作有很多招拍挂流程,有很多合規性要求,所以我們的商業代建在變化。”

    與商業代建一樣,政府代建同樣是問題與機遇並存。雖說政府代建利潤低,但如今政府正加大力度推進保障類項目建設,為代建企業提供了更多機會。

    數據顯示,于“十三五”規劃期間(2016-2020年),公共住房建設已成為中國住房政策的重要目標,全國棚改累計開工超過2300萬套。截至2020年底,3800多萬困難群衆住進公租房。

    自2019年以來,政府進一步頒發一繫列行政措施,以支持舊城改造和城市更新舉措。據國務院2020年7月發布的統計數據表明,有39000個涉及約700萬個家庭的舊城區社區已于2020年展開更新工程。

    在今年1月初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住建部則透露,“十四五”期間将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40個重點城市初步計劃新增650萬套(間)。今年初召開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也指出,2021年全國40個城市新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94.2萬套,2022年将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以人口淨流入的大城市為重點,全年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240萬套(間)。

    面對中國波瀾壯闊的城鎮化進程,綠城管理表示:“政府代建未來可能是主流的房地産開發模式,是政策支持的業務範疇,所以會繼續加大拓展力度,走出浙江區域,做更多的業務類型,進入到城市服務的範疇,保持政府代建第一身位。”

    中原建業同樣預期,對公共住房和城市更新的需求将繼續成為中國房地産政府代建的增長動力。“為保持領先地位,我們将繼續增強于房地産商業代建方面的專業知識,同時随着地方政府對更具成本及時間效益的房地産代建服務之需求不斷增加,我們計劃将房地産代建服務擴展至涵蓋房地産政府代建及房地産資本代建。”

    為此,2021年,中原建業新簽約政府代建項目6個,合約建築面積79萬平方米;新簽資本代建(為投資機構代建)項目1個,合約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管理咨詢項目增加了2個。表示“業務模式更加豐富多元”。

    事實上,當下代建有兩個熱點,除了上述政府保障類項目外,另一個是資本代建中的不良資産處置。

    今年1月份有消息就指,全國性資産管理公司(AMC)研究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參與風險房地産企業的資産處置、項目並購及相關金融中介服務。

    報道還稱,資産管理公司在上述領域具有豐富經驗,有望加快風險企業資産處置進度,促進風險化解和市場出清。中國目前五家全國性AMC公司包括中國華融、中國信達、中國東方資産管理、中國長城資産和銀河資産。

    中原建業高管指出,不良資産的處置需求日益增加,外部資金和金融機構非常依賴具備知名品牌與專業開發經驗的代建企業,認為這些需求會給代建行業帶來巨大的市場潛力。

    旭輝則透露:“資本代建方面,五大資産管理公司手上有更多的項目,能給代建帶來更多的機會。目前階段,我們要協助資産管理公司提前給予專業的技術支持,增加我們代建的機會。”

    綠城管理也表示,最近一段時間公司接觸了很多不良資産項目,“主要為這些遇困項目提供纾困的方案,整合資方資源。”

    “我們認為,中國房地産會出現一個大的趨勢變化,就是政府主導下的保障類物業建設,這是民生,這是新加坡模式。另外出現金融機構、REITs房地産投資基金、股權基金、CMBS主導下的投資開發相分離的模式,這是歐美模式,是更市場化的模式,所以我們在這個界面上有更長遠的考量。”

    有分析認為,代建市場競争趨嚴,資本代建模式或成為突破行業瓶頸的新方式,原因是金融機構擁有強大的資金能力,而代建企業可提供經營及管理房地産項目的經驗或能力,能形成更好的優勢互補。

    但也有分析指出,資本代建現在糾結的主要是資金募集方式、産品回報率、資本如何退出以及如何控制代建風險等細節問題,這些或是代建方需要與金融機構讨論設計的方案内容。

    “聯盟”的未來

    每種代建模式都有待完善的地方,但也阻止不了越來越多企業參與到這個行業中來,因為代建市場還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而零墊資或小股操盤的合作模式,使代建企業“變輕”成為可能。

    綠城管理就表示,對代建行業充滿信心,但有一些趨勢需要重新判斷:

    一是房地産行業去金融化趨勢非常明顯,而且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這種情況下,代建作為輕資産開發模式是有優勢的,是符合政策方向的。

    第二是中國房地産的玩家發生了一些變化,開發主體慢慢地轉變為政府、國企、金融機構以及資産管理公司,這些開發主體實際上是投資類公司,沒有真正的團隊或者說不是主流的開發力量,所以需要專門的代建為它服務,這對代建管理公司來說迎來了更大的機會點。

    第三,正是因為這些機會點,所以專業的開發能力價值會凸顯出來,而且未來中國房地産在産品品質需求、服務改進上是一個主要方向,這也是供給側改革的主要方向。

    第四,市場存量空間巨大,雖然房地産整體會趨穩,但是在已建成的面積,包括城市的服務、城市的更新,包括未來的租賃用房建設,會成為熱點,也成為新的增長點。

    正是基于對行業的這些判斷,綠城管理及其他代建企業都在思考及推廣代建的創新模式。早在2020年12月17日,由綠城管理牽頭,中原建業、雅居樂房管、金地管理、當代綠建、華潤置地等六家企業的相關高層便聚集到了綠城管理的杭州總部,商議籌建一個代建行業的“輕資産聯盟”。

    2021年5月27日,“輕資産聯盟”正式組建,並抛出一組有關代建未來前景的數據:代建市場規模占比将以年均21.3%的速度高速增長,2021年滲透率僅4.8%;到2025年,代建行業規模預計滲透率将達到12.5%。對照歐美模式下代建業務20%-30%的滲透率占比,中國代建行業的滲透率還有5倍以上的發展空間。

    而據海通證券報告,認為“十四五”期間代建業務的市場容量或将達到2000億元左右,報告還預測了不同代建模式的市場空間。

    來源:海通證券、觀點指數整理

    根據“十四五”期間 650 萬套的規劃標準進行測算,在此期間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工程合同預計将達到1.37萬億元。假設市場滲透率為30%左右,管理費率為1%,“十四五”期間此類代建業務年均收入空間可達 8.2億元左右。

    與此同時,根據住建部全國16萬個老舊小區,40億平方米的數據進行測算,假設此塊業務的代建滲透率為25%,管理費率在1%左右,“十四五”期間城市更新類代建業務的年均收入空間達200億元左右。

    針對中小房企的商業代建上,報告預計未來的銷售規模達6.7萬億元上下,而代建在此塊業務的市場滲透率可達到60%,按照商業代建項目預計貨值的 3%-5%測算,管理費率為4%,中小房企商業代建業務在未來的收入空間可達1600億元左右。

    至于不良資産處置市場,預計未來房地産類不良資産總貨值可達1.88萬億元,此塊業務市場滲透率與管理費率等與商業代建相仿,假設三年不良資産處理完畢的情況下,該類代建業務在未來的年均收入水平可達125.23 億元左右。

    代建市場前景可期,越來越多企業加入了這個領域。

    有感于此,綠城管理在3月份業績發布會上就說,輕資産聯盟六家企業,聚在一起大約占代建行業的半壁江山,“有更多的企業提出申請要加盟這個輕資産聯盟,我們非常歡迎,也樂見其成,今年還會吸收和整合更多的上下遊企業,因為代建聯盟不僅僅是代建企業,我們還需要上下遊的企業、産業鍊的夥伴再加盟進來,我們會構建更大的輕資産平台、生态圈。”

    不知道高調入局的旭輝建管、世茂管理,是不是其中一員呢?

    原報道 | 用事實說話,用客觀、深入的态度記錄和報道。

    撰文:陶木    

    審校:劉滿桃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地産

    代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