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大講堂丨張誠:田園文旅與城鄉發展

观点网

2021-09-17 17:34

  • 新興的産業需要從比較寬容的環境里面逐步培養起來的過程中,對應的就是人和産業之間的匹配。

    張誠(田園東方創始人兼CEO):我是最後一個發言,因為我這個課題很重要,各位談的都是行業,我談的是國家戰略。

    這兩天博鰲論壇,只有我一個人談到鄉村振興這個話題,這也是博鰲房地産論壇轉型不夠的表現,我是最後一個發言的,我相信明年的博鰲論壇,我肯定不會是最後一個發言,而且這次鄉村振興這個話題還是在文旅新生領域里面提出來的。因為我最後一個發言,我就輕松一點,以講故事為主。

    昨天有同行朋友問我,鄉村振興說了半天,好像沒什麼路子,不知道怎麼做。你要問我們在這個領域里面工作了10年的企業知不知道,我們也不能說知道,我們一直在摸索,在當下市場不成熟、行業不成熟的情況下,有哪些是企業可為的。但是我們有一些基礎的認識如果不具備的話,就會出現鄉村振興不知道怎麼做,或者是為什麼搞成了那樣。

    我這里打了“農村、鄉村、田園”這三個詞,大家覺得有什麼區别?對這三個詞的區别甄别出來以後,我們就可以談了。農村是基于農業産業的那個地方,鄉村就不僅僅是指農業産業這個視角,它是區别于城市的另外一個經濟體、社會體和人在那里生産、生活的地方,如果你這麼理解,鄉村振興就立體了,就全面了,而田園是指那種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我說今天我的話題是事關共同富裕。為什麼放在最後一個?君不見今天諸多的房地産行業在内的問題,都是因為中國的底層邏輯正在發生變化,而共同富裕這個話題,如果我們更多的去思考它的話,在鄉村這個領域里面是有大量的事業可為的。

    我們在2018年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有一個台灣的朋友說,我們台灣跟大陸一樣,我們也提了振興,但是我們叫農村振興戰略。我說這就不如我們,咱們的視角不同,你們叫農村振興戰略,我們叫鄉村振興戰略,我們的視角是在國家要發展鄉村這個經濟體和這個社會體,而不是僅僅着眼于農業産業視角下的那個地方,我們包含它,但是大于它。

    在這個領域里面我們遇到了很多的讨論、争論,我們也做了一批項目,也飽受了一些争議。比如說你的農業成分為什麼這麼少,或者說你的農業做的方式為什麼是這樣的,你為什麼自己不去種地?或者說不種地是不是就不鄉村振興了呢?為什麼鄉村振興的根又必須是搞好農業呢?這些都是要綜合起來考慮的。如果我們只考慮一件事情,我們看見的就是一個點,如果我們考慮當地的經濟發展,我們是只考慮了一根線,如果要談到鄉村振興,我們要考慮未來在這個地方的社會生産,以及在這個領域里面生活的那些人,他形成的那個社會,形成的那些地方,你要營造它,你要推動它,它就是一個體繫,所以這就是點、線、面、體。所以我們讨論這個話題的時候,我們先把視角放開,既要看見樹,也要看見森林。我過去也是在城市里面工作的,做的業務的模式叫城市綜合體,後來我們編了一個概念叫田園綜合體。所以我們這個企業也挺驕傲的,我們編了這個詞,今天在鄉村振興這個領域里面被全行業所用了,我想還能再用好多年。在人生創業的經歷當中,這也是挺難得,很值得自豪的一件事情。

    我們講鄉村振興為什麼找不到商業模式?而且中國在提鄉村振興的時候,是在中國的城市化率還不到60%的時候就提出來了。每個發達國家都鄉村振興過,基本上是城鎮化率到70%的時候提出來,我們提的時候還不到60%,那就是因為今天我們城鄉之間有一個很大的問題要去解決。為什麼鄉村振興一開始是大量的環境整治項目,最後都變成了形象工程?它就是我做鄉村振興了,我就把環境做好,但是因為疏于維護,最後都變成了形象工程,因為沒有人維護,也逐步出現了不好的場面。

    為什麼鄉村振興和特色小鎮大都變成了文旅項目?我們2015年的時候講特色小鎮,這是一個非常美的詞。可是今天很多地産商的項目不願意叫特色小鎮了,因為這個詞已經被社會诟病,自己心中的美好沒有得以實現,最後變成了一個不好的詞,它不是基于那個根上長出來的美好的人的永久聚集地。所以在2019年年底的時候,國家發改委又提出了城鄉融合,我們文旅這個領域里面最大的企業華僑城,為什麼它叫文化+旅遊還要+新型城鎮化?我們試圖用一個理念把它理解下來,就是理解鄉村振興。

    由于時間的關繫,我只寫了這四個詞:産業、人口、空間、生态,我嘗試來叙述一下。我們知道鄉村振興是社會的事,是發生在960萬平方公里上未來的那個圖形,就是城鄉變得更好的那個圖景,來解決今天我們中國發生的問題。我是學城市規劃的,我當時就知道鄉村總有一天是要走向現代化的,所以我要選擇在這個領域里面工作,我可以工作很長時間。過去在城市化我工作了20多年,我在鄉村現代化再工作20多年,我的職業生涯有兩段,都很美好。

    如何變成那個樣子,我要考慮哪些因素,我要考慮未來的圖景是什麼樣子的,我們試着從産業和人口這兩個角度來看,我們的産業和人口未來的圖景會是什麼樣的情況。

    我們先說産業,我們這兩天的會議談了很多的産業,你們有沒有看見,我們的産業正在發生非常大的變化,在座的各位都基本上産業還是在一些疊加的産業,就是服務業。總的産值不會很大,我們更大的産業是工業,可是包含我們疊加的這些服務業,還有延展的所有的産業,我們的産業結構還是有問題的,那些特别高端的能夠參與國際競争,未來能夠真的變成中國夢的那些帶動性的産業還是比較少的,比如說我們的芯片就很少。有很多産業我們是需要去革新的,或者是需要有新的未來産業的。所以今天我們做開發的,或者是做服務的,如果不提産業,好像就跟不上這個時代了,因為國家要重新振興我們國家未來的國民經濟産業結構。可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現在的很多産業怎麼辦?它吸附的是非常多的人,因此我們會發現城市群和産業梯次疏解的情況。

    再說人口,在産業需要在960平方公里里面重構,新興的産業需要從比較寬容的環境里面逐步培養起來的過程中,對應的就是人和産業之間的匹配。現在我在城市里面有9億人,農村里面有5億人,我們就說這9億人里面,至少有三四億人是不适合未來重構後的那些産業,這些人要匹配在适合他的産業,這些人是什麼?我們知道今天在城里的農民工就有3億,還有很多非市民勞動者,包括像我這個年齡人,你讓我再學會面對未來的那個職業,我是很難學會的,還好我現在有一份職業。

    所以我們未來是有非常多的人,我們的新的産業如何和這些人的就業挂鈎,我們的鄉村如何變成像城鎮一樣的地方,所以就存在未來在960萬平方公里里面新興産業、梯次淘汰的産業,以及未來能夠真正帶領中國經濟走向未來的産業,在大衆小城市和鄉村重構,以及我們的人口在現在的勞動技能和他們的未來成長,也要在這960萬平方公里里面,跟這些産業一一配對,形成重新結構化的過程,在這一端我把它叫做在地村鎮化。我們原來有一個詞叫就地城鎮化,我這里因為在研究鄉村,我就起了在地村鎮化這樣一個詞。

    我們這樣理解了之後,我們就很清楚了,人們說你做鄉村振興你得做産業,我就問什麼産業會在那兒,剛才我已經簡單描述了産業,然後我說我做這個鄉村振興是為了什麼?為了人。你得考慮一下人,不是只為一個産業,也不是只為一個環境,你最後是為了人,那就是考慮人口,什麼人口會在那兒,這樣我們就有了一個石膏,重構以後的某時某地,在蘇南地區的鄉村跟海南的田園里面,它未來連接的人口和産業的匹配,形成的未來村鎮是不一樣的,而只有産業和人口結隊形成未來的村鎮,才是未來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繁衍下來的未來村鎮。但是它受兩個制約,一個是空間,一個是生态。今天我們比較多提的是生态文明,就是人跟人是和諧的,人和環境是和諧的,當然我們的常規意義上的生态環境也是美好的。

    生态文明還講社會、人與人、人與環境,所以在地村鎮化就是講,在鄉村振興做事情的時候,我們要理解所謂的鄉村振興,就是産業和人口在空間和生态兩個約束維度之下進行再結構化重構的過程,未來那個地方有什麼樣的土地空間和生态資源,所凝結成的未來的場景和内容,你就去做它,如果不是,我們就會看到,現在無論是很多地方增長,還有以鄉村振興為由頭的地産企業,花了大量的冤枉錢。

    我過去在商業地産企業工作,準确地說我是在萬達集團工作,我們可以看見那個企業曾經非常輝煌,曾經創造了很多第一,就是因為快速城市化的20年它發展起來的,快速城市化是基于快速工業化,工業化又是因為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加入了世貿組織。它的過程是城市要大量新建工業園,大量的人要進城,要利用土地财政。

    利用好了土地财政,我們的金融機構、地方政府都發現有一個重要的人,就是做城市綜合體的人,因為你帶來了土地的升值、配套的完善。市場也是一樣,我們需要很好的一站式生活、娛樂、文化配套設施,這個行業自身也在發生變化。我們當時做的還叫購物中心,那時候的商業業态本身也是很單薄的,那時候還是百貨公司時代,後來變成了連鎖店、體驗式的品牌店等等。你是做這件事情的,無論是政策、經濟,還是市場、行業,你都站在了那個十字路口上,你迎上了這股風,趕上了20年的好時光,這個領域我不多說了。

    在新的這個領域里面,它不像城市綜合體這個領域那麼波瀾壯闊的有大的市場推力,但是它至少是綿長二三十年的。有一個國開行的朋友跟我說,每年投5萬億,30年也有150萬億,共同富裕這樣才能實現。

    最後看看我們做的一些項目。我們通過兩個路徑進行摸索,除了常規的大家理解的帶有鄉村振興邏輯的田園小鎮的那種開發運營以外,我們在全面鄉村振興時代推了一個田園客廳計劃,它是一個城鄉融合的站點,做出了地方政府、企業、消費者、村民共同利益分享的産品模型。

    我們目前實踐了5種田園客廳,我們就想通過這個站點,類似于這樣一種田園綜合體式的産品化的内容,企業來踐行它。

    這是第一個,我們在昆山的項目。第二個是在南通的項目,第三個是在成都的項目,這些都已經建成開業和運營的,第四個是在甯波,第五個是在南京湯山,我們在這里也嘗試做了社區運營的客廳。

    總結一下,文旅行業難做,為什麼難做?因為文旅是産業和城鎮化之後的,它拉動了産業和城鎮化,但是文旅是在它們之上的那朵花,下面的沒有,上面的就運行不了,尤其在今天這個時代,很多大型企業,尤其有地産的企業文旅闆塊都砍掉了,所以我們公司現在很好招人,因為有很多人正在流動。但是如果你把它和城鄉發展的未來圖景結合起來,你就有可能找到文旅+的機遇。而在鄉村振興這個領域里面,你站在未來産業和人口結隊,你用文旅或者是用一些獨特的技術,包括農業産業的技術,能夠去凝結未來的産業和人口,形成一個未來村鎮的視角去做事情,你就不會白投,你在那個領域里面根據你的情況,就可以找到你自己的商業模式。用這個來換取未來二三十年我們需要讓很多人生活在鄉村領域里面,這就是我理解國家戰略的本質,如果理解到了,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些人的下一代,也許一代或者是一代多一點的人,能迎來我們更主力的那些産業、那些科技,那些有競争力的力量,去引領整個世界,使得我們上到一個新的台階上。

    撰文:張誠    

    審校:勞蓉蓉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